首页期刊导航|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冯金朝

季刊

1005-8036

zymz2005@yahoo.com.cn

010-6893239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Natural Sciences Edition)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刊登民族院校最新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发表有关数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学术论文和与之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是中央民族大学理科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槐米刺梨的抗敏止痒效果及其在辅食营养素撒剂中的应用

    丁丽丽王文风陈思董福月...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槐米刺梨组合物在抗过敏止痒中的作用效果,并将其应用在辅食营养素撒剂中,旨在为易过敏、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提供其所需的营养方案.本研究设置不同实验组,通过测定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率,给药后各组小鼠耳肿胀度,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小鼠舔体次数,考察槐米刺梨组合物的抗过敏和止痒效果;将槐米刺梨组合物应用在辅食营养素撒剂中,考察该辅食营养素撒剂的混合均匀度及加速过程中各营养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槐米刺梨组合物对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73%,与模型组相比槐米刺梨组合物能显著降低耳肿胀度,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小鼠舔体次数,证明槐米刺梨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过敏和止痒效果;槐米刺梨组合物辅食营养素撒剂中各营养素的RSD值均<5%,各营养素在加速6个月内的衰减情况稳定,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本研究验证了槐米刺梨组合物具有抗过敏止痒效果,并预测了该组合物辅食营养素撒剂中各营养素衰减情况,为抗过敏止痒辅食营养素撒剂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槐米刺梨抗过敏止痒辅食营养素撒剂稳定性

    2005-2020年间哈尼梯田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麻新颖赵扬玲郭泺杨京彪...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尼梯田是我国西南山地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于201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随着生态旅游开发和退耕还林措施,哈尼梯田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了影响.本文选取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两个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2005-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显著变化,其中林地和城镇建设用地迅速增加,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2)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景观连通性增加,并由优势斑块支配;(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增加,其中林地、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提升,而耕地、草地有所下降;除食物生产外,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价值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4)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南部高北部低,西南、西北、东南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明显增加;(5)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林地最为敏感,对水体最不敏感,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研究认为合理的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政策能够改善哈尼梯田的景观格局、提升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哈尼梯田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旅游世界文化遗产

    青藏高原短穗兔耳草氮磷元素化学计量对不同增温条件的响应

    郑朗肖春旺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将对全球各地的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显著,这被认为是最容易受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气温的升高在不同季节中差异较大,不同季节的增温对氮磷化学计量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为了研究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中的氮磷元素化学计量的影响,我们在3年的人工增温研究中使用了开顶箱(OTCs)进行增温,研究了短穗兔耳草叶片氮磷化学计量在全年增温、冬季增温、夏秋冬季增温和春夏秋季增温四种增温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生长季的增温对氮元素吸收有促进作用,冬季的增温对氮元素的吸收有不同的影响,但不同增温条件对磷元素的化学计量影响较小.但增温对氮元素吸收,可能小于植物对氮元素需求的增加.

    氮磷元素重吸收增温高寒草甸短穗兔耳草青藏高原

    融入黏着语特征的蒙古文预训练语言模型

    娜木汗金筱霖王炜华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训练语言模型(PLM)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上应用广泛且表现优异.目前预训练语言模型主要在英语和中文等资源丰富的语言上进行训练,由于缺乏大规模的数据资源及语言特征的复杂性,导致预训练语言模型尚未在低资源语言上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蒙古文等黏着语.为了解决数据稀缺的问题,本研究创建了大规模的蒙古语预训练数据集并建立了三个下游任务的数据集,分别为新闻分类任务、命名实体识别任务(NER)、词性标注任务(POS),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入黏着语特征的蒙古文预训练语言模型IAMC-BERT.该模型将蒙古文黏着语特性融入tokenization阶段和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阶段.具体来说,to-kenization阶段旨在将蒙古文单词序列转换为包括词干和一些后缀的细粒度子词;训练阶段设计了一种基于形态学的掩蔽策略,以增强模型学习黏着语特征的能力.在三个下游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超越了传统的BERT方法,成功地融入了蒙古文黏着语特征.

    预训练语言模型蒙古文黏着语特征

    Bi-LSTM和CRF结合的藏文分词方法研究

    格桑加措阿卜杜热西提·热合曼尼玛扎西面加...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和条件随机场(CRF)的藏语分词方法.研究评估了 Bi-LSTM和Bi-LSTM结合CRF模型在藏文分词任务中的性能,针对未登录音节词进行了模型优化.研究还将分词系统应用到CCMT2023藏汉机器翻译任务中,并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词系统在藏语分词任务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在藏汉机器翻译任务上有效提升了性能.

    藏语分词LSTMCRF未登录音节字

    一类Kirchhoff型方程边值问题多重解的存在性研究

    蒲洁李成岳芦丽霞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讨论了一类Kirchhoff型方程{-(a+b ‖u ‖2)Δu=bμu3+f(x,u),x∈Ωu=0,x∈∂Ω多重解的存在性,其中:Ω⊂RN是有界区域(N=1,2,3),a,b>0,μ∈R为参数,μ小于非线性特征值问题{-‖u ‖2Δu=μu3,x∈Ωu=0,x∈∂Ω的主特征值,即μ<µ1,f∈C(Ω×R,R)在无穷远处满足次四次条件.利用临界点理论及Clark定理可以证明上述Kirchhoff型方程多重解的存在性.

    Kirchhoff型方程临界点Clark定理次四次条件

    凸子格格的数量研究

    黄端张昆龙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经过序和、三角和运算后形成的新格的凸子格格数目同原来的有限格凸子格格数目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将其进行了推广.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有限格凸子格格数目同格自身结构的一些特殊关系.

    有限格凸子格凸子格格序和三角和

    基于深度对比学习的文本聚类

    胥桂仙李晓荣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监督聚类的目的是根据表示空间中的距离将数据划分为有意义或有用的簇,但往往不同类别在表示空间中是相互重叠的,为了实现不同类别的良好分离,使用实例对比学习模型,修改模型的激活函数为Tanh,并将单层感知机修改为多层感知机,提出了深度对比学习聚类模型.模型首先将原始中文长文本数据集输入神经网络特征提取层BERT中,然后将提取到的全部特征输入实例对比学习层中,对特征进行优化,最终使用K-means进行聚类.深度对比学习聚类模型在中文长文本聚类方面的性能相比于无监督聚类,在THUCNews数据集上的准确度提高了 10%~25%.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类别相互重叠的数据的有效分离,实验效果显著优于现有的其他相关模型.

    实例对比学习模型深度对比学习聚类模型长文本聚类K-means实例对比学习层

    基于改进AF法的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测度研究

    张英杰苏宇楠蔺子航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变异系数修正AHP的改进AF法,基于CFPS数据库运用"双阈值法",对我国相对贫困问题进行识别和分解,并利用分位数回归讨论高低分位水平下各指标对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多维相对贫困的发生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多维相对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第二,多维相对贫困群体在生活水平、人均家庭收入和儿童失学率遭受的相对剥夺最突出,前两者对相对贫困呈负向影响,儿童失学率对相对贫困呈正向影响;第三,各指标对不同相对贫困水平下的人群影响是不同的.债务对于贫困指标数最多的群体影响最大,文娱支出更能反映小康小富群体的相对贫困情况,人均纯收入、人均住房价值和金融产品更能体现生活条件较好家庭的相对贫困状态.

    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修正AHP改进AF法

    《消渴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中糖尿病组方规律研究

    吴春兴孟梅刘海亮秦后响...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古今名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本文摘录了《消渴病古今名家验案全析》中糖尿病的治疗方剂,运用配伍密度分析、关联规则、因子分析、决策树模型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糖尿病治疗的组方规律.共纳入311首中药处方,涉及226味中药,累计使用3 315次.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以补虚类最多,清热类次之;药性以寒为主,药味多见苦、甘,且多入脾经、肾经、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2项中药组合;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以山药为自变量,最佳识别中药为黄芪.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发现了糖尿病治疗的高频中药,揭示了糖尿病治疗的组方规律,明确了糖尿病治疗的遣方用药模式,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古今名家验案全析糖尿病数据挖掘山药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