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王宁生

双月刊

1003-9783

tg@zyxy99.com,bjb@zyxy99.com

020-36585483,36585613,36585525

510405

广州市机场路12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90年6月,经卫生部批准,在卫生部药政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出版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1991年4月。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转为正式出版刊物,定名为《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4月,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和广东省科委批准,本刊从1999年改为双月刊出版;1999年4月由于国家机构的调整,转归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2001年起,被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是国内唯一以中药新药和中药临床药理为报道内容的学术性刊物,可供药厂、医药院校、医药研究单位、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科研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麻-丹参药对治疗高血压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

    钟思凡陶源兰松博常嘉昱...
    384-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天麻-丹参药对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TCMSP、BATMAN及TCMIP数据库筛选天麻-丹参药对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Drugbank、Genecard、TTD、Disgenet数据库检索获得高血压疾病相关靶点;对药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高血压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共同靶点),所得交集靶点即为天麻-丹参药对治疗高血压的潜在作用靶点.将天麻-丹参药对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导入Cytoscape 3.9.1 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关键活性成分;构建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潜在核心靶点;使用Metascape平台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择关键活性成分与潜在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将 30 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坎地沙坦酯,0.72 mg·kg-1)及天麻-丹参药对低、中、高剂量组(2.25、4.50、9.00 g·kg-1),另选雄性WKY大鼠为空白组,每组6只,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8周.分别在给药前及药物干预2、4、6、8周后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腹主动脉中GRP78、CHOP、Caspase-12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共得到天麻-丹参药对活性成分 83 个,筛选出天麻-丹参药对治疗高血压的潜在作用靶点(交集靶点)158 个;5 个关键活性成分:对羟基苯甲酸、4-羟基苄胺、丹参酮Ⅰ、丹参酮、γ-谷甾醇;6 个潜在核心靶点:IL6、TNF、CASP3、JUN、PTGS2、IL1B;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 1 826 条生物学过程条目、89 条细胞组分条目、199 条分子功能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 186 条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炎症应答(如TNF和MAPK信号通路)、血管保护(如HIF-1 和cAMP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如PI3K-Akt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丹参酮Ⅰ、丹参酮对 6 个潜在核心靶点均有较强的结合力,γ-谷甾醇对IL6、CASP3、JUN、PTGS2、IL1B具有较强的结合力.(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收缩压显著升高(P<0.01);胸主动脉内皮损伤明显,内皮细胞形态异常,可见肿胀、脱落细胞,组织内膜排序紊乱,内膜结构不完整,出现内膜增厚;腹主动脉中GRP78、CHOP、Caspase-12 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收缩压均显著下降(P<0.01);胸主动脉损伤减轻,内皮细胞形态、内膜结构及厚度等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腹主动脉中GRP78、CHOP、Caspase-12 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天麻-丹参药对可能是通过对羟基苯甲酸、丹参酮、γ-谷甾醇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IL6、TNF、CASP3、JUN、PTGS2、IL1B等核心靶点,调控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PERK信号通路等关键信号通路,发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抑制内质网应激及降血压的作用.

    天麻丹参药对高血压血管内皮网络药理学实验验证大鼠

    慢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趋势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廉坤李鑫胡思远徐月杭...
    394-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可视化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研究情况,探索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研究热点,指导动物实验和科研设计.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从 2001 年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0 月 10 日收录的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相关文献,通过阅读全文得到最终纳入文献后,以VOSviewer与CiteSpace程序软件分析机构、期刊和共被引期刊、作者和共被引作者、关键词等内容.结果 共纳入 961 篇文献,年发文量稳中有升;美国和中国等是主要研究国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哈佛大学等是主要研究机构;出版和被引用次数较多的期刊为AM J PHYSIOL-HEART C和CIRCULATION等;Schultz Harold D和Sabbah Hani N是较有影响力的作者;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cardiac hypertrophy(心脏肥大)和rat(大鼠)等是频数较高的关键词,生成 10 个聚类与 18 个突现词.结论 该领域研究众多、质量较高但分散.常用动物模型为鼠类和犬类;造模方法主要为手术和药物;病理机制以心肌肥厚、氧化应激和心肌纤维化为主.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研究趋势热点VOSviewer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心肌肥厚氧化应激心肌纤维化

    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安全性评价及其5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林婷婷李小翠邱华伟刘中秋...
    402-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淫羊藿低糖苷组分的安全性并研究其中 5 种低糖苷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4 组KM小鼠分别灌胃玉米油溶媒以及 1 968、2 625、3 500 mg·kg-1 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后,连续 7d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观察结束后解剖.计算各组小鼠的脏体比和脏脑比,ELISA法测定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C57BL/6J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或灌胃宝藿苷Ⅰ、宝藿苷Ⅱ、箭藿苷A、箭藿苷B和箭藿苷C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测定 5 种低糖苷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灌胃不同剂量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后体质量、脏体比、脏脑比及血浆中ALT和AST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肝脏病理切片也无显著变化.静脉注射后,5 种低糖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 4.82、82.54、276.64、88.77、178.02 min·μg·mL-1,半衰期(t1/2)分别为 60.42、115.27、67.63、131.61、129.87 min.灌胃后,5 种低糖苷的AUC0-t分别为 31.64、18.59、3.48、2.41、2.42 min·μg·mL-1,峰浓度(Cmax)分别为 147.23、86.76、15.58、24.34、26.12 ng·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 21.00、78.00、78.00、30.00、28.00 min.宝藿苷Ⅰ、宝藿苷Ⅱ、箭藿苷A、箭藿苷B、箭藿苷C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1.91%、0.51%、0.05%、0.06%、0.04%.结论 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安全性高,在 3 500 mg·kg-1 剂量下仍没有观察到肝毒性,其中 5 种低糖苷成分在小鼠体内吸收快、消除快,生物利用度低.

    淫羊藿低糖苷药代动力学口服生物利用度安全性小鼠

    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11种核苷与碱基类成分分析及产地差异研究

    梅春梅陈富贵赵雨薇王丹...
    41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 10 批采自重庆、云南、陕西等 5 个省(市)的太白贝母样品中 11 种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法比较太白贝母中的核苷和碱基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规范化种植和产地优选提供参考.方法 水超声提取太白贝母中的核苷和碱基类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测定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产地进行划分,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确定太白贝母中差异性的指标成分,比较指标性成分在不同产地样品间的含量差异.结果 11 种核苷和碱基类成分在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可将样品聚为 4 类;PLS-DA鉴定出 5 个指标性成分,分别为尿嘧啶、胞嘧啶、尿苷、肌苷、腺苷,以重庆、湖北产地样品所含核苷和碱基成分相对较高,质量相对较优.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筛选出了鉴定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的特征性核苷和碱基类成分,可用于初步阐明不同产地样品的差异性,并能够较好地反映太白贝母的品质,为太白贝母药材采购产地选择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太白贝母产地核苷类碱基类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白术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李春沁凌海燕开拓杨安东...
    419-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白术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多波长切换法建立白术指纹图谱,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进行化学计量学研究,对其差异性成分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和苍术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建立了白术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 9 个共有峰,并鉴定出其中 4 个成分;37 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相似度为 0.539~0.996;不同产地、不同批次样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和未知成分峰 9 是影响白术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简便、稳定、准确、可靠,可为白术的整体质量评价和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参考,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相关复方研究等奠定基础.

    白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波长切换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含量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蒿水提浸膏中青蒿素、青蒿乙素、猫眼草黄素和猫眼草酚D的含量

    袁诗佳郑绍琴杜岵骏邱翠雯...
    427-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蒿水提浸膏中青蒿素、青蒿乙素、猫眼草黄素、猫眼草酚D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纯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青蒿素、青蒿乙素、猫眼草黄素和猫眼草酚D进样量分别在 1.608 8~16.088 μg(r=0.999 9)、0.014 1~0.141 4 μg(r=1)、0.185 1~1.850 9 μg(r=0.999 9)、0.144 1~1.441 4 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 102.44%、97.82%、95.07%、95.55%,RSD分别为 1.12%、1.44%、1.29%、1.5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黄花蒿水提浸膏中青蒿素、青蒿乙素、猫眼草酚D、猫眼草黄素的含量.

    黄花蒿水提浸膏青蒿素青蒿乙素猫眼草黄素猫眼草酚D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劳绍贤辨治胃痞的数据挖掘分析和经验总结

    王姝烨杨泽虹陈彦彤段文韬...
    43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劳绍贤教授辨治胃痞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劳绍贤教授于 2017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治疗胃痞患者的有效处方,提取患者一般资料、主诉、诊断、辨证分型、处方等.采用Excel软件和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7)工具,构建处方数据库,利用其数据挖掘功能对处方进行证型分析、中药使用频次和属性分析,以及药物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 272 首处方,涉及 164 味药物.中医证型以湿热证、气滞证为主;使用频次≥30 次的中药有 25 味,代表性药物为法半夏、甘草、陈皮、紫苏梗、木香;药性主要是温性、平性;药味主要为辛、苦、甘;药物主要归脾、胃、肺三经,其次是肝经;关联规则获得木香-紫苏梗、陈皮-紫苏梗、法半夏-陈皮等 23 个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 3 个组合,有理气除痞、祛湿化滞、清热解毒等功效.结论 劳绍贤教授治疗胃痞的核心处方为木香、紫苏梗、陈皮、法半夏、甘草、柿蒂、枳实、大腹皮;重在调畅中焦气机,脾胃同治,以理气除痞为主要治法,同时重视祛湿化滞、清热解毒类药物的应用,临床疗效显著,可供诊疗参考.

    胃痞中医药诊疗湿热证气滞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名医经验劳绍贤

    中医药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中欧洲五维健康量表的应用现状分析

    周莉刘冰清温泽淮
    438-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目前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在中医药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状况和存在问题.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纳入包含EQ-5D分析内容的"中药""推拿""针刺"等中医药领域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事先制订的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据提取,提取信息包括:题目、发表年份、作者、单位、国家、利益冲突(有无声明或者有无企业参与)、研究类型、研究对象、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研究角度及测量方法等信息.采用卫生经济学研究质量评价量表(Quality of health economic studies,QHES)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PSS 18.0 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 52 篇文献,研究设计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EQ-5D-5L的应用少于EQ-5D-3L,大部分文献共同使用了效用值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进行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CUA).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研究使用EQ-5D较多,中成药和针刺是最常研究的干预手段;中成药在大部分系统疾病中均有应用,但主要应用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与推拿应用的比例相当.针刺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干预措施,其次是对疼痛类疾病的应用.根据QHES评价标准,可获取全文的 37 篇文献的平均得分为 73.49 分,其中有 20 篇文献属于高质量研究,14 篇为一般质量,3 篇为低质量.研究质量总体尚可,但存在研究时限选择、研究结果解释、利益冲突、研究角度、效用值及QALYs的评价存在不合理或未报告等问题.所有企业参与的研究均未进行利益冲突声明.结论 中医药领域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对EQ-5D的应用偏少,文献质量仍有待提高,该领域研究应用EQ-5D仍有较大的空间.

    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卫生经济学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研究质量评价量表

    山柰酚抗肿瘤作用的药理研究进展

    朱志明王娟娟王苏美周绮纯...
    445-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柰酚是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从多种中药材及水果蔬菜中提取,具有药理活性广泛、毒副作用少的特点.研究表明,山柰酚对多种常见癌症如结肠癌、乳腺癌、白血病等有明显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其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抑制有氧糖酵解等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山柰酚与许多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抗肿瘤、增敏的作用,其纳米制剂治疗肿瘤具有更好的疗效,表明山柰酚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综述近年来山柰酚抗肿瘤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山柰酚抗肿瘤作用机制凋亡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