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院护士中医辨证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

    孙小丽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结合医院临床护士中医辨证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提高外科临床护士中医护理能力。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2月—2023年4月的38名外科临床护士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名。对照组接受常规能力培训管理措施。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能力针对性培训管理措施。研究人员采用相应的评价调查量表对临床护士的中医辨证能力现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评价临床护士的中医辨证思维情况、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临床护士中医辨证能力一般,按照能力评分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分别为证候诊断、施护方法、证候分析,评分值分别为(8。32± 0。62)分、(8。06±0。59)分、(7。67±0。54)分。观察组的临床护士中医辨证思维中的各项评分值分别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士各项教学满意度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临床护士中医辨证能力当前仍有可以进步的空间,影响中医辨证能力的因素包括临床护士职业态度、学历及毕业院校、工作年限及年龄等,针对性管理措施干预后临床护士的中医辨证思维及教学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和改善。

    医院临床护士中医辨证能力现状调查影响因素

    中医院不同科室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与管理

    任若瑜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中医院不同科室中成药使用情况,并分析管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从2021-2022年某中医院经常使用中成药科室的处方数据中随机抽取共800张中成药处方单纳入研究,从用药频度、中成药名称、分类名称等方面分别对不同科室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00张中成药处方中,中医内科处方数量最多(占比34。00%),康复科最少(占比18。63%);3个科室均有少许不合理处方存在。中医内科DDDs排序前10位的中成药包含板蓝根颗粒、金花清感颗粒及复方芩兰口服液等,以清热解毒剂居多,用药方式均为口服;发生过不良反应的中成药有1种;DUI>1的中成药有2种。小儿科DDDs排序前10位的中成药包含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及小儿消积止咳颗粒等,以表里双解剂、辛凉解表剂及健脾和胃剂居多,用药方式均为口服;发生过不良反应的中成药有2种;DUI>1的中成药有1种。妇产科DDDs排序前10位的中成药包含妇科千金片、阿娜尔妇洁液及鲜益母草胶囊等,以清热剂居多,用药方式基本为口服和外用;用药期间未观察到不良反应;DUI>1的中成药有3种。康复科DDDs排序前10位的中成药包含安神补脑液、脑心通胶囊及金水宝片,有补肾安神剂、益气活血剂、补气养血剂等多种药品功效分类,用药方式基本为口服和外用;发生过不良反应的中成药有4种;DUI>1的中成药有1种。结论:中医院不同科室在使用中成药过程中尚存在少许不合理处方、不良反应及用药不合理情况,应结合本次分析结果针对性实施中成药用药管理,最大程度保障用药安全。

    中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管理对策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策略分析

    曹国枝靳利敏徐成朱寒露霜...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某医院2020-2022年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为传统中医学科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合理的药学监护策略建议。方法:统计2020-2022年期间中药注射剂不同类型的药物销售情况,并选择2020-2022年某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有无加强药学监护的患者中选择6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各自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及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20-2022年销售金额最高的前几类中药注射剂为清热开窍类、活血化瘀类、扶正补益类、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2020-2022年的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逐年升高,对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后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疗效有效率明显提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发生率明显降低。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药学监护策略分析

    追溯性闭环管理对中医内科患者口服药品发放与服务监督质量的影响

    黄小芬宋建英吴欢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追溯性闭环管理对中医内科患者口服药品发放及服务监督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中医内科在2020-2021年之间的数据(护理工作人员14名及患者24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医院自2021年始在中医内科的患者口服药品管理工作中,采取追溯性闭环管理的策略,因此将2020年的2021年两个自然年的数据进行比较。每个自然年均选择120例患者的资料实施统计分析。比较两年中医内科患者口服药品使用安全性的情况、给药差错率情况、用药不良反应情况、药物使用满意度情况。结果:在2021年,中医内科患者人群的安全用药服务情况评分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用药工作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2020年(P<0。05)。在2021年,中医内科患者的给药差错率明显低于2020年(P<0。05)。在2021年,中医内科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率明显低于2020年(P<0。05)。在2021年,中医内科患者的药物使用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2020年(P<0。05)。结论:追溯性闭环管理的模式应用到中医内科患者口服药品的管理过程中,可以改善药物使用的安全性,降低用药差错及用药不良风险的概率,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追溯性闭环管理中医内科口服药品服务满意度

    吉布斯反思循环模式管理在妇幼专科医院中药调剂管理中的应用

    翁黎黎方来来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吉布斯反思循环模式管理在妇幼专科医院中药调剂管理的应用情况。方法:某妇幼专科医院自2021年起在中药调剂管理中应用吉布斯反思循环模式进行管理。从2020年5-11月医院选取中药处方207份(2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从2022年5-11月医院选取中药处方212份(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施后。针对采用吉布斯反思循环模式前后医院的中药调剂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实施后中药处方调配花费的时间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规范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药处方调配差错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用药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吉布斯反思循环模式管理应用于妇幼专科医院中药调剂管理能够缩短中药调配时间,降低调剂操作流程不规范情况发生率,减少中药处方调剂过程出现差错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对药品管理的总体满意度。

    吉布斯反思循环模式妇幼专科医院中药调剂管理

    中成药整体质量状况评价与相关问题分析的重要性探析

    何超芹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整体管理质量状况的评价方法和相关问题,比较接受中成药整体管理优化模式与常规中药学管理模式的患者在中成药质量状况方面的差异,为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质量保障。方法:收集2022年1-10月期间接受医院药剂科药学管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接受常规中药学管理模式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接受中成药整体管理优化模式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设置中成药各管理项目评价与评分方法,比较两组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中成药管理在临床应用指导、质量控制与评价、中成药使用监测、不良反应、药品事件处理、储存与保管方面的执行质量评分。设置药物不良反应管理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两组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中成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不良反应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关联性确认、不良反应处理和预防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应用指导、质量控制与评价、中成药使用监测、不良反应、药品事件处理、储存与保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不良反应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关联性确认、不良反应处理和预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成药整体管理优化模式能够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执行质量,且在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方面也表现出更高的质量评分。这些结果表明中成药整体管理优化模式可以提高中成药的质量状况和临床应用水平。

    中成药整体管理质量控制药学服务

    123例儿科中成药不良反应文献的回顾分析

    陈玉凤唐志华李晶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123例儿科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以期对儿科中成药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检索2006-2020年发表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VIP)等文献数据库中儿科中成药临床用药时发生ADR的病例,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共筛选出文献95篇,病例123个,涉及中成药品种29个;在儿科中成药ADR患儿中,男74例,女49例;学龄期(7~14岁)的患儿最多(49例,占39。84%);原疾病以呼吸道疾病为主(107例,占86。99%);给药途径和剂型以静脉给药的注射剂为主(104例,占84。55%);涉及的药物以复方制剂为主(83例,占67。48%);ADR发生集中在含有毒性和潜在毒性成分的中成药(66例,占53。66%);排名前5的药物分别是双黄连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ADR主要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38例,占30。90%)、全身系统损害(31例,占25。20%)、呼吸系统损害(19例,占15。45%)为主;ADR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患儿用药30 min内(88例,占71。55%);ADR的报告类型以严重ADR类型为主;ADR预后有3例是死亡,其余是良好;预后时间≤30 min的例数最多(88例,占71。54%),有91。87%的患儿能够在1 d内恢复。结论:临床上应重点关注学龄期呼吸道疾病患儿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做好注射剂、复方制剂、含有毒性和潜在毒性成分药物的用药监护及使用儿科中成药后30 min内患儿的反应,避免和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儿科中成药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处方点评模块在药剂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周霞青尉慕奇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处方点评模块在药剂科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2022年。2021年全年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2022年则调整管理方案,应用处方点评模块,成立处方点评小组,由该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的相关内容,包括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方案等,采用整体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2021年共统计患者482例,2022年共统计患者501例,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2022年不合理用药率明显低于2021年(P<0。05);2022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021年(P<0。05);2022年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2021年(P<0。05)。结论:应用处方点评模块对药剂科管理方案进行调整优化,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合理用药率,控制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

    药剂科管理处方点评模块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提高基层中医院现代化中药房建设的措施

    鲍雯雯黄云娟周国儿张瑜...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基层中医院现代化中药房建设是中医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现代化中药房能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针对传统中药房存在的较多问题,作者结合基层中医院实际情况做针对性分析,探索如何提高基层中医院现代化中药房的建设,提出推广中药饮片小包装和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加强中药房信息化建设、构建快递配送和自助药柜相结合的取药模式、搭建共享中药房等改善举措,促进基层中医院中药房管理质量的提升。

    现代化中药房中药饮片小包装免煎颗粒中药房信息化共享中药房

    中医药文化融合现代理念在神经外科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卢斌华何花女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文化融合现代理念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2022年10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对象均在医院神经外科治疗,且病情稳定。按照随机方式以采集先后顺利方式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管理。观察组不仅开展对照组已开展的常规方法,另采用中医药文化融合现代理念加强护理管理。对两组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比较,同时评价两组患者对管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书书写和护理制度落实及病情观察、护理工作执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期间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比管理前,两组均取得明显成效,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但相比对照组管理后评分(88。69±3。81)分,观察组管理后评分为(94。75±3。26)分更具有优势(P<0。05)。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和基本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文化融合现代护理理念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最大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全方位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

    神经外科中医药文化现代护理理念护理管理护理质量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