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首届岳麓论坛"在湘举办

    黄蓓
    22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祖先鹏沈云亨王金鑫田赛赛...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有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中医药学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中医药学人才的需求.本文从教学管理、导师队伍等方面探讨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措施.

    "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

    药物分析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探索——以过期药品回收为例

    张莉安叡曹姣仙唐莹...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分析实践是将理论知识有机融入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旨在塑造学生对医药品质的社会责任感.在疫情常态化管理的大背景下,过期药品的回收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过期药品回收的社会实践中,将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药德、药规、药技为本,培养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的药学专业人才.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信念,使其深刻认识到医学素质对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也为构建更加健康、安全的社会体系作出药学人应有的贡献.

    课程思政药物分析社会实践过期药品回收

    提高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效果的若干思考与实践

    杨春艳陈钏刘文虎曹忠诚...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教研室通过分析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成绩,同时结合授课实际,提出了一些提高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措施:一是实施PBL教学,加强过程考核,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等;二是继续构建优质教学资源,比如视频、PPT、知识图谱或者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理解知识点;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四是把握期末考试难度系数,可以自己建立题库等.

    药物化学教学效果临床药学专业

    学生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培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万玉凯张志辉秦冬杰邱俊琛...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文化课是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中医学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中医药文化课的认知,分析中医药文化课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医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对策.结果超过99.00%的学生认为中医药文化素养培养对中医学习具有积极作用,但超过95.00%的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课现状不满,期待对其进行优化.有超过95.00%的医务人员希望医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教育,并多途径提高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中医药文化课程中医药文化素养现状与发展对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

    国文
    32页

    西部地区某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专业素质现状调查

    闫玉慧李士明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西部某市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现状,提出促进其素质提升的有效策略.方法:实地调研访谈配合线上问卷调查.结果:西部某市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偏少,专业技术职称获得率较低,执业(助理)资格证书持有率较低,在职素质提升需求强烈.结论:西部某市现有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执业资格持有率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制约了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和服务质量提升,必须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才能不断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

    2023年我院急诊科药学管理中中成药应用情况调查

    时慧黄小英胡旭琴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医院2023年急诊科的中成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强化急诊科中成药药学管理.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23年急诊科中成药处方,以月份分层,每月抽取150张,共抽取1 800张.回顾性分析处方中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类型,以及中成药剂型、名称、使用频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统计不合理处方比例,分析主要不合理问题.结果:患者年龄以60岁以上为主(占45.28%),疾病类型以发热(33.00%)、外伤(17.06%)、呼吸系统疾病(27.00%)、心脑血管疾病(27.72%)、消化系统疾病(18.67%)为主.中成药剂型主要为胶囊(42.89%)、颗粒(23.89%)、口服液(20.28%)、片剂(13.72%)和丸剂(9.78%).使用频率排在前10位的中成药依次为连花清瘟颗粒(15.83%)、百令胶囊(13.94%)、祛痰止咳胶囊(12.00%)、抗病毒口服液(11.06%)、蓝芩口服液(8.11%)、云南白药胶囊(8.06%)、安宫牛黄丸(7.78%)、伤科接骨片(5.50%)、护肝片(5.17%)、祖卡木颗粒(4.89%).其他药物有稳心颗粒、麝香保心丸、神州跌打丸、银杏叶片、银杏露口服液、寒喘祖帕颗粒、天保宁、肿节风分散片、胆舒胶囊、通滞苏润江胶囊、季德胜蛇药等.共有2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主要涉及胃肠系统(0.50%)、皮肤及皮下组织(0.39%)、神经系统(0.33%)和全身性不良反应(0.11%).共发现不合理处方33张(1.83%),不合理问题依次为用法用量不当(0.50%)、超说明书范围用药(0.39%)、病证与用药不相适宜(0.28%)、慎用或禁忌证人群用药(0.28%)、联用不当(0.28%)和处方不规范(0.11%)等.结论:我院2023年急诊科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在发热、呼吸、心脑血管及外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连花清瘟颗粒、百令胶囊、祛痰止咳胶囊等,但仍需加强中成药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急诊科中成药频次合理性安全性

    2022-2023年我院儿科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分析与管理

    陈辉军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医院儿科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提出使用管理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22-2023年医院儿科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统计处方功能主治、中医证候、用药种类、使用频率,统计使用频率排名前20位的中药配方颗粒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出安全使用管理对策.结果:医院儿科中药配方颗粒主治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咳嗽最多见,分别占30.91%、23.39%和15.59%,其他依次为哮喘、手足口病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别占8.87%、6.45%、5.11%.使用排前20位的中药配方颗粒是金银花、防风、黄芪、麻黄、桔梗、柴胡、黄芩、甘草、连翘、芦根、荆芥、薄荷、玄参、厚朴、淡竹叶、射干、陈皮、辛夷、百部、前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0%,其中以恶心反胃(2.15%)、腹泻(1.08%)发生率较高.结论:医院儿科中药配方颗粒以止咳化痰平喘药、补气药、清热解毒药、解表药和化湿药多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仍存在用药风险,需加强使用管理.

    儿科中药配方颗粒不良反应安全用药用药管理

    产科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与利用情况调查

    戴婵娟周依梦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及利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产科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自制中医适宜技术认知和利用情况问卷,对中医适宜技术认知情况、中医适宜技术利用情况、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意愿和中医适宜技术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产科患者中医适宜技术认知率排名前3位的为中药汤剂(97.50%)、经穴推拿(87.50%)、艾灸(82.50%),其他依次为中药贴敷、穴位贴敷及耳穴压豆.中医适宜技术利用率排前3位的为中药汤剂(58.75%)、经穴推拿(55.00%)、艾灸(51.25%),其中中医适宜技术保健方面的应用率为80.00%(64/80),调理方面的应用率为82.50%(66/80).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总满意度为91.25%(73/80).结论:医院产科患者对中药汤剂、经穴推拿、艾灸等相关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水平较高,利用意愿较强,满意度较高,但对某些中医适宜技术仍存在认知水平偏低的情况.对此医院应加大对患者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促进中医适宜技术在产科的应用.

    产科中医适宜技术认知利用情况应用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