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病管理采用中医药干预的意义

    曹燕富佳薇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在慢性病管理中采用中医药干预的意义,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慢性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5月-2023年10月的117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粗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神经内科慢性疾病患者给予常规措施进行慢性病管理.观察组59例神经内科慢性疾病患者给予中医药干预模式进行疾病管理和干预.依据不同分组给予神经内科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医护人员结合相应的评价量表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管理模式认可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值的差别.结果:观察组神经内科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内科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认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慢性病中采用中医药干预模式具有突出的临床实践意义,慢性病患者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经过中医药干预后科室管理质量及患者的管理模式认可度有所提高,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有了较大的提升.

    慢性病管理中医药干预模式实践效果神经内科

    中医药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厉佳佳蒋园芳胡笑笑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院2022年5月-2023年11月在职的急诊科医务人员30名及急诊科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2022年5月-2023年2月急诊科医务人员(15名)进行常规中医人才培养,并对患者(30例)进行常规管理,设为实施前.2023年3-11月急诊科医务人员(15名)基于中医药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中医人才培养,并对患者(30例)进行中医药管理,设为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急诊科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评分以及中医药传统文化认知水平评分,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急诊管理质量差异.结果:实施后辨证施治能力、综合医疗能力、预防调节能力、关系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基本理论认知、人文精神认知、养生保健认知、针灸推拿认知、中草药应用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症干预、风险控制、纠纷处理、康复指导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中医药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中医人才培养对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中医药传统文化认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为临床管理质量带来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中医药传统文化现代中医人才培养职业素养中医药传统文化认知管理质量

    中成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风险管理动态

    顾彩翠张红芹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总结中成药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基于风险管理的主要过程,研究中成药风险管理的最新动态,在控制中成药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提出中成药风险管理的建议.

    中成药临床不良反应风险管理

    精细化管理在中药仓库中的应用

    朱文远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中药仓库中,对于中药仓库内部整体管理方面的价值.方法:将医院中药仓库2021年9月-2022年9月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前的500例中药品作为实施前,将医院中药仓库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的500例中药品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情况等指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精细化管理,能让中药仓库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中药仓库精细化管理不良事件质量评价药品质量管理

    中西医价值共创理念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科室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方海燕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价值共创理念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科室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3年2-10月医院呼吸科入科诊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中西医价值共创理念下的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综合诊疗和护理管理质量,统计患者诊疗管理期间差错和缺陷事件发生率,评估科室管理工作安全性,离院前调查所有患者对科室诊疗和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诊疗和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诊疗管理期间差错和缺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科室诊疗和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价值共创理念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科效果显著,能提升科室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临床患者综合诊疗和护理管理质量,减少诊疗期间差错和缺陷事件发生率,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中西医价值共创理念精细化管理综合管理应用

    新发展格局下基层入院服务中心实现中医药优质服务的路径

    徐珊珊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发展格局下基层入院服务中心实现中医药优质服务的路径方法.方法:将医院入院服务中心2023年8月-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提供常规管理干预服务,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提供中医药优质管理干预服务,观察两组医疗服务干预管理质量、生活质量及中医药康复保健能力变化.结果:管理前,两组医疗服务干预管理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观察、治疗操作、用药指导、康复转归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价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生理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中医药康复保健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病症自我监测能力、运动功法锻炼能力、适宜技术应用能力、中医药膳调理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发展格局下基层入院服务中心从个性化中医诊断与评估、中医药知识宣教、中医药综合应用及中医预防保健管理方面为患者提供中医药优质服务对临床医疗服务干预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能够为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更为显著的改善效果,可进一步增强其中医药康复保健能力.

    新发展格局基层入院服务中心中医药优质服务管理质量生活质量

    PDCA循环法在持续改进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中的作用

    周俊伟叶梦茜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持续改进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药房从2023年开始对高危药品管理工作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将2022年3-10月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3-10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院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对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相关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药剂科中运用PDCA循环法来进行高危药品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高危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质量,降低了用药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对促进临床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有积极作用,管理实施满意度高.

    PDCA循环法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中医药集中管理在骨科病区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张迪袁凤临薛婷王敏...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病区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引入中医药集中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医院2022-2023年骨科收治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观察组在基础管理上接受中医药集中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和术后舒适度自评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功能恢复、疼痛缓解、管理及时性与有效性、心理支持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消化功能、心理状态、伤口愈合及总体舒适度的自评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病区全面质量管理中引入中医药集中管理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术后舒适状况,是一种有效的全面管理途径.

    中医药全面质量管理骨科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

    中医辨识理念联合个体化思路对消化内科综合服务质量的影响

    何敏谷淑静余杨好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识理念联合个体化思路对消化内科综合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消化内科于2023年8月实施中医辨识理念联合个体化思路管理,将2023年2-7月的62例患者作为实施前,将2023年8月-2024年1月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服务质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负性情绪.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服务、医嘱查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治疗行为、躯体活动、饮食行为与社会心理活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抑郁、焦虑、压力各项评分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管理中,实施中医辨识理念联合个体化思路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综合服务质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中医辨识理念个体化负性情绪常规管理

    基于门诊药房投诉记录提升门诊药房窗口服务质量的实践

    徐亚洁运乃茹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基于门诊药房投诉记录,以提高门诊药房窗口服务质量的实践效果.方法:收集天津市某三甲医院2021年1月-2024年2月于门诊药房发生的投诉事件.将2021-2022年设为对照组,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对照组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并针对各个原因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于2023年1月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措施相关内容纳入该部门的《风险排查表》.将2023年1月-2024年2月设为观察组.通过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投诉事件的发生率,以评估采取整改措施的有效性.结果:经整理归类分析,门诊药房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涉及医院/药房管理、取药流程、药品质量及服务态度四个方面.针对各个原因实施相应整改措施后,有关取药流程、药品质量及服务态度方面的投诉事件已降至零,有关医院/药房管理方面的投诉亦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相似原因的投诉事件发生.结论:经分析门诊药房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并针对各个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可提升门诊药房窗口的服务质量,优化取药流程、保证药品质量及改善服务态度.

    门诊药房投诉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