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中医健康宣教管理对提升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水平的影响

    朱绿怡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加强中医健康宣教管理对提升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0月-2024年1月医院门诊输液室接受服务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自阅式门诊健康教育策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中医健康特色宣教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满意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健康知识知晓各个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各个维度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的常规患者健康教育过程中,采取中医健康宣教的管理策略,有助于提升患者人群的中医健康知识水平及对门诊输液室的满意程度.

    中医健康宣教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健康知识

    CICARE沟通模式在提高中医院肿瘤科管理质量中的应用

    俞静霞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CICARE沟通模式在提高中医院肿瘤科患者管理质量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某中医院2020年1月 2023年1月的82例肿瘤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临床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CICARE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科患者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院肿瘤科患者中应用CICARE沟通模式,能够较为有效促进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提高,并且在改善肿瘤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CICARE沟通模式中医院肿瘤科管理质量实践

    中医小组指导下质量改进在老年科的应用

    叶珍俊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小组指导下质量改进在老年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老年科于2022年3月开始实施持续的质量改进,2021年3月-2022年2月为实施前,2022年3月-2023年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随机选择2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18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水平、专科护理水平、中医护理病历书写、护理安全、中医护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在膳食指导、心理疏导、用药监护、保健指导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小组模式运用于老年科中医护理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有效提高专科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也更加满意.

    中医质量改进老年科应用

    中药质量规范化对提升中药房管理与服务质量的影响

    蒋文文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质量规范化对提升中药房管理与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为提高中药房管理及服务质量,医院从2022年8月开始在中药房开展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2022年8月-2023年5月为实施后,2021年10月-2022年7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中药房接待服务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院中药房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药学服务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中药房管理及服务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能提升中药房整体中药管理水平及药学服务质量,进一步保障临床中药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患者对中药房管理和服务的总满意率较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中药质量规范化中药房服务质量影响

    医患中医文化响应程度对内科管理质量的影响

    张灵雅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患中医文化响应程度对内科管理质量的影响,以探讨将中医管理项目纳入专科服务对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内科病区2021-2022年收治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所有研究对象接受一般综合管理项目,观察组的患者还接受中医管理项目.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中医理论、治疗方法、预防疾病、养生保健、作用机理、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中医文化响应程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疾病诊断、治疗效果、满意度、安全政策、医疗风险评估、质量改进、投诉和反馈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中医文化响应程度评分与科室综合管理质量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6,P<0.001).结论:提升科室管理中的中医药文化响应程度,将中医管理项目纳入专科服务,对提高内科管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医患的中医文化响应程度与科室综合管理质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强调了中医文化在内科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中医文化内科管理质量

    基于中医理论全流程精细管理对口腔科诊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

    傅燕萍周小婷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中医理论全流程精细管理在持续改进口腔科诊疗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融入中医理论的全流程精细管理开展诊疗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对诊疗质量的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SF-36评分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基于中医理论的全流程精细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口腔科诊疗质量持续改进,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中医理论全流程精细管理口腔科诊疗质量科

    基于中医特色的精益管理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

    周东晶金吴佳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医特色的精益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医院肿瘤科病房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服务体系,观察组护理管理中则基于中医特色应用精益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程度等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程度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基础管理、专科操作质量、病情防范质量、病房管理等管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科病房应用基于中医特色的精益管理模式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与其疼痛程度,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科室管理质量水平.

    中医特色精益管理肿瘤科病房应用

    隐性知识视角下制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与对策

    张新星章倩影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隐性知识视角下分析制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内在因素与对策.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6月 2023年6月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患者及在职的12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7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中医药技术应用情况,同时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神经外科患者中医药技术应用需求,对影响神经外科患者中医药技术应用需求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统计神经外科医护人员认为影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相关因素,总结干预对策.结果:70例神经外科患者中草药外敷、穴位按摩、中医药膳调理、中医针灸疗法、中医穴位注射、耳穴埋豆疗法的总应用率分别为60.00%、62.86%、71.43%、64.29%、68.57%、70.00%.70例神经外科患者中,有中医药技术应用需求者共计59例,无需求者11例,其中年龄≥60岁、收入>5 000元/月及3 000~5 000元/月、中医认知水平高、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患者的中医药技术应用需求明显高于年龄<60岁、收入<3 000元/月、中医认知水平低、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收入<3 000元/月、中医认知水平低、小学初中文化水平是影响神经外科患者中医药技术应用需求的独立因素(OR>1,P<0.05).12名神经外科医护人员认为影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没有完全掌握中医药技术操作,其次分别为没有完全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护理体系不完善、中医药技术应用适应症不清、缺乏中医药理论及技术培训、患者中医药技术应用依从性差、缺少中医药相关护理设施.结论:在患者临床管理中,中医药技术应用率相对较低,患者中医药技术应用需求容易受年龄、收入、中医认知水平及文化水平影响,医护人员没有完全掌握中医药技术操作及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中医药文化自信及中医护理体系不完善等均是影响制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临床需要根据上述原因结合影响患者中医药技术应用需求因素等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以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满足不同患者中医药技术应用需求.

    隐性知识视角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内在因素对策

    内分泌科慢性疾病档案利用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现况分析

    周骁哲段星宇朱斌剑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内分泌科慢性疾病档案利用及中医药健康服务现况.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内分泌科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慢性疾病档案,观察120例内分泌科患者的慢性疾病档案利用情况,同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120例内分泌科患者的慢性疾病认知水平、慢性疾病档案认知情况、中医药健康服务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0例内分泌科患者档案个人信息记录总完整率90.83%;服务信息记录总规范率86.67%;以最近1次慢性病档案记录作为判断,随访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构成比为84.17%;随访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中,有中医药健康服务记录的档案构成比为32.67%,同时存在随访记录漏项的档案构成比为54.46%,存在随访记录漏项的档案中,以症状缺漏项最高为63.64%,其次为用药缺漏项21.82%和辅助检查缺漏项14.55%.120例内分泌科患者对慢性病发病机制认知、预防治疗认知、风险因素认知、自我管理认知方面的总了解率分别为75.00%、73.33%、70.83%、75.83%.120例内分泌科患者的慢性疾病档案认知情况调查显示其认知水平整体偏差,仅有60.00%的患者认为慢性疾病档案对慢性病康复有利,对慢性疾病档案有利于管理和监测慢性病状况、可以实现个性化治疗和管理等方面的认知构成比均在60.00%以下,其余调查项目的认知构成比均在50.00%以下.中医药健康服务应用情况调查显示应用中医养生指导服务>3次/月的构成比最高,其次为中医情志调摄服务,中医穴位按摩服务,中医四诊服务、中药调理服务、中医针灸服务.结论:内分泌科慢性疾病档案利用程度较好,同时档案个人信息记录完整性及规范性水平也较高,但是中医药健康服务记录较低,且存在症状以及用药等缺漏项情况,患者的慢性疾病认知水平及慢性疾病档案认知水平均较低,中医药健康服务现状有欠理想,需要加强内分泌科慢性病患者的认知干预及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以进一步发挥慢性疾病档案价值,满足患者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内分泌科慢性疾病档案利用认知水平中医药健康服务

    基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案例式教材建设探讨

    常征辉许二平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潮流,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培养具有传承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临床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形式,组织编写了国内中医药教育发展趋势的案例版教材.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案例式教材的编写对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PBL案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