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公立医院心血管科中药应用现状与依从性调查

    吴亚楠王文娜陈波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公立医院心血管科中药应用现状与依从性。方法:选择2021-2022年某公立医院心血管科500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导出患者诊治期间的中药处方,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应用中药的情况,问卷了解患者中药应用依从性,对影响中药使用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某公立医院心血管科患者应用的中药以祛瘀药(63。20%)、扶正药(41。20%)为主,口服为主要途径。患者中药应用疗程较长、每日服药频次较密集,联合用药率较高(73。20%)。整体看,药物费用比较低廉,以100~15 0元为主(41。00%),88。00%的处方低于200元。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3。00%)。患者依从率较高的维度为服药方法(93。80%)、服药次数(91。60%)和服药疗程(91。00%)。依从性较低的为药物保存(72。00%)、复诊时间(73。60%)和服药间隔(81。00%)。中药应用的总依从率为81。80%。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中药认知不合格、对中药持不认可态度、用药疗程≥31 d、有不良反应、每日频次≥3次是患者中药应用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某公立医院心血管科中药应用基本符合有效、安全、经济的原则,患者中药应用依从性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可从提升中药认知、改善中药认可度等方面入手,以知信行原理为基础,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用药行为。

    公立医院心血管科中药应用现状依从性

    城乡居民自我药疗的调查研究与建议

    范光忠陈佳林何志龙王娅娟...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贵州省毕节市城乡居民(七星关区、黔西、大方、赫章、纳雍、威宁、织金、金沙城乡)的自我药疗现状,了解影响毕节市城乡居民自我药疗风险的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及有效干预措施。方法:2021年7-8月,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包括调查对象对自我药疗的理解、选择药物的依据、自我药疗失败或终止的相关问题、药物认知、用药态度、用药行为等,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回调查表2 116份,收回率98。41%。公众对自我药疗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对药物购买、合理使用和安全风险存在一定的知识盲点,对疾病的认知表浅,往往根据疾病表现进行判断并擅自服药。结论:城乡居民自我药疗已很普遍,但对药疗知识了解不足,凭经验服药、凭主观意愿停药等问题依然存在,医务人员应加大宣传合理用药力度,多关注特殊群体,确保百姓合理用药。

    自我药疗合理用药问卷调查

    中医适宜技术对心内科患者的应用情况及分析

    沈巧灵毛丽娜鲍晓晓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中医适宜技术等在心内科的使用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法,抽取2021年7-12月和2022年1-6月医嘱各400份,共800份医嘱,了解心内科中医适宜技术等应用情况、费用和副作用等。结果:2021年7-12月和2022年1-6月心内科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等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2021年7-12月的使用率分别为 50。75%、60。25%和 45。50%,低于 2022 年 1-6 月的 58。75%、66。00%和 51。75%。2021 年 7-12 月和 2022 年1-6月中医适宜技术使用占比最高的为穴位贴敷,其次为耳穴压豆。2021年7-12月和2022年1-6月中成药使用占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021年7-12月和2022年1-6月中成药使用占比最高的为麝香保心丸,其次是黄芪生脉饮。2021年7-12月和2022年1-6月中药免煎颗粒使用的占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党参的使用占比最高,其次是麦冬。中医适宜技术等使用费用以100~300元占比较高;2022年1-6月副作用发生率低于2021年7-12月(P>0。05);红疹的发生率较高,其次是恶心和头晕。结论:心内科的中医适宜技术等使用较高,对患者而言,中医药是疗效较好、费用较低、使用便捷的高质量服务,患者家属更能接受。今后心内科仍需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优化收费标准,提高服务水平。

    心内科中医适宜技术副作用费用

    新生儿科护士对中医护理的认知调查与管理建议

    洪思文吴小花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新生儿科护士对中医护理的认知情况,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管理建议。方法:选择2023年4-6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6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自拟《新生儿科护士中医护理认知及行为调查表》,对中医护理认知和中医护理行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中医护理认知方面,了解率最低的3项为中医护理操作规程、中医特色护理操作规程、辨证施护,了解率分别为41。20%、45。60%、51。50%;在中医护理行为方面,了解率最低的3项为主动上报不良反应并积极处理、告知中医特色护理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了解特殊人群的中医护理需求并做好监护,了解率分别为55。90%、57。40%、61。80%。结论:目前新生儿科护士的中医护理认知和行为仍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中医护理操作规程、中医特色护理操作规程和辨证施护方面明显不足,医院应加强对新生儿科护士进行中医护理方面的相关培训,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新生儿科护士的中医护理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

    新生儿科中医护理认知行为调查

    500名职场消费者对药膳的认知与消费意向调查

    严红炜陈秋遐段文艺庄颖茵...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职场消费者对药膳的认知和态度,探讨影响药膳消费意向的因素,为药膳产品开发和营销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设计并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500份,其中76。8%的职场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药膳,但超过半数者缺乏对药膳的认知,倾向听从专家建议、亲友介绍及亲身体验来决定消费意愿。职场消费者更关注药膳的品质,期望达到保健养生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且偏好粥类或汤羹类药膳产品。年龄和工作压力越大者意向越强。结论:职场消费者是药膳的潜在消费群体,但对药膳的认知有待提高,建议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其认知。职场消费者对药膳消费有较强的理性,因此药膳生产企业须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职场消费者药膳认知消费意向问卷调查

    新养生观念下0~3岁患儿中医保健服务问题分析

    吴胜矫金玲薛倩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养生观念下0~3岁患儿中医保健服务问题及管理策略。方法:选取医院儿科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10例0~3岁患儿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家属对0~3岁患儿的中医保健服务问题,了解家属的中医保健服务需求,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管理策略,比较干预前后中医保健服务开展情况、家属的中医保健认知和患儿的中医保健依从性情况。结果:医务人员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中医保健技术操作不规范(32。73%),其次为中医诊断不准确(29。09%)、中医专业素养低(27。27%)、中医保健技术应用无效(21。82%)、中医保健服务态度差(18。18%);患儿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中医保健服务开展配合度差(52。73%),其次为中医保健服务舒适性不足(36。36%);家属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中医保健认知不足(59。09%),其次为中医保健意识差(46。36%)、中医医疗负担高(22。73%)。患儿家属对中医保健服务的需求较高,以食疗调养的需求率最高,为90。91%;其他依次为推拿按摩、中医宣教、情志调摄、起居调摄等。采取管理策略后,患儿临床中药调理、食疗调养、情志调摄、推拿按摩、健身气功、起居调摄、中医宣教开展率均明显提高(P<0。05),家属对中医保健的认知优良率和患儿依从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新养生观念下0~3岁患儿中医保健服务问题较多,涉及医务人员、患童和家属多个方面,采取相应管理干预策略,不仅有助于临床中医保健服务的开展,还可提高家属对中医保健的认知和患儿的依从性,对保证0~3岁患儿中医保健服务质量、减少中医保健服务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新养生观念0~3岁患儿中医保健服务管理干预

    基层医院内科基于Kano模型开展中医专项服务的需求研究

    许海琼陈丽美金凌燕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基于Kano模型的中医专项服务,评估内科住院患者对中医治疗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以提供更符合患者期望的医疗服务。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2月在医院内科病房住院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基础的专科服务,观察组接受基于Kano模型的中医专项服务。评估采用定量指标,包括患者对中医专项服务的了解和需求程度,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的SERVQUAL模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知识、中医治疗方法、中医保健和预防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药需求、中医适宜技术需求和中医康复需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有形性、可靠性、保障性、移情性和沟通性等医疗服务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Kano模型的中医专项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中医治疗的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同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其能为内科患者提供更符合其期望的医疗服务,促进中医治疗的应用。

    Kano模型中医专项服务医疗服务质量内科患者SERVQUAL模型

    基于社会生态理论的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

    王静文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社会生态理论的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方法:于2021年5月-2023年5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本地区194名65周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接受基于社会生态理论的中医药服务的95名居家老年人作为观察组,将接受常规居家养老服务的99名居家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服务满意度和养老服务依从度。结果: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需求与利用程度较高的项目为中药口服、药膳调理、中药外治、中医体质辨识。观察组的各项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服务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将单因素分析存在显著差异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是否利用中医药服务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行为方面的定期体检情况和人际层次方面的居住情况是影响居家养老群体参加中医药服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基于社会生态理论的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需求与利用程度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定期体检和人际层次居住情况是影响居家养老群体参加中医药服务的独立影响因素。

    社会生态理论居家养老群体中医药服务需求利用情况

    某院儿科常用中成药用药信息标注调查与管理建议

    王爱萍陈芳刘莹莹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儿科常用中成药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以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2年某院儿科350份常用中成药说明书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信息标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50份儿科常用中成药说明书中,276份(78。86%)为颗粒剂,39份(11。14%)为喷雾剂,35份(10。00%)为口服剂。其中,有345份(98。57%)说明书标注了用法用量,343份(98。00%)标注了不良反应,341份(97。43%)标注了主要成分。在343份标注不良反应的说明书中,有340份(99。13%)标注完整、规范;在345份标注用法用量的说明书中,有341份(98。84%)标注完整、规范;在341份标注主要成分的说明书中,有336份(98。53%)标注完整、规范。结论:该院常用中成药说明书存在部分标注不规范的情况,建议通过专业知识培训、建立标注规范、完善审核制度等管理对策,提高药物管理水平,减少用药纠纷的发生。

    儿科中成药用药信息说明书标注情况管理建议

    三甲中医医院医共体单位内医师对常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吉科杰戴运康姚宇栋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三甲中医医院医共体单位内医师对常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中医肺病科在职的35名中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同时期100例应用中药饮片的中医肺病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中药饮片应用情况,并将应用排名前五的中药饮片列出,分析不同职称、年龄及工作年限中医师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认知情况。结果:100例中医肺病科患者中药饮片应用情况排名前五的分别为贝母、甘草、黄柏、款冬花、大枣,应用率分别为 95。00%、90。00%、88。00%、84。00%和 82。00%,其他依次为半夏(79。00%)、当归(71。00%)、杜仲(67。00%)、陈皮(62。00%)、桔梗(60。00%)。中药饮片应用情况排名前五的贝母、甘草、黄柏、款冬花、大枣处方应付的认知错误率分别为17。57%、11。43%、10。29%、20。86%和12。86%,上述常用中药饮片处方中,初级及中级职称中医师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认知错误率高于副主任中医师和主任中医师。不同年龄段的中医师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认知错误率也不同,30~39岁者的错误率高于40~49岁和50岁以上者,以50岁以上者的错误率最低。不同工作年限者的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认知错误率也不同,其中以黄柏认知错误率最高,且工作1~5年及6~10年者认知错误率高于11~15年及16~20年者,以工作16~20年者的错误率最低。结论:贝母、甘草、黄柏、款冬花及大枣等是三甲中医医院医共体单位内常用中药饮片,以黄柏认知情况最不理想,不同职称、年龄及工作年限的中医师对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认知情况不同,职称越低、年龄越小、工作年限越短者认知错误率相对越高,对此医院需高度重视,采取相关管理措施,提高其对常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的认知水平。

    三甲中医医院医共体医师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