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韩颖萍

月刊

1001-6910

zgzyyj@yahoo.com.cn,zgzyyj@tom.com

0371-66322705

450004

郑州市城北路7号

中医研究/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夏麻祛痰止晕方联合定眩针刺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浊上蒙证的影响

    张治中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夏麻祛痰止晕方联合定眩针刺法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浊上蒙证的影响.方法:将 110 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55 例.两组均采用 Epley复位法.治疗组给予夏麻祛痰止晕方(药物组成:法半夏、天麻、黄芪、茯苓、川芎、泽泻、钩藤、石菖蒲、炒白术、陈皮、大枣)加减,1 剂/d,水煎,早晚温服;联合定眩针刺法(取穴:百会、风池、申脉)治疗,1 次/d,5 次/周.中药口服与针刺治疗均以 21 d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后休息 7 d再行下 1 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次,3 次/d,21 d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后休息 7 d再行下 1 个疗程.两组持续治疗 2 个疗程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中医症状、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评分、前庭症状指数、Berg平衡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显效 23 例,有效 28 例,无效 4 例,有效率为 92.73%(51/55);对照组显效 17 例,有效 24 例,无效14 例,有效率为 74.55%(41/5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前庭症状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特异性活动平衡信心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基底动脉和推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夏麻祛痰止晕方联合定眩针刺法能够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浊上蒙证的治疗效果,减轻症状,增强平衡能力和平衡信心,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胞血流量.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浊上蒙证夏麻祛痰止晕方定眩针刺法Epley复位法平衡能力血液流变学脑动脉血流速度

    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的研究

    程常福王卫国班高亚石云霄...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cardiac failure,CCF)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的疗效.方法:将 98 例 C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49 例.对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5 mg/次,2 次/d;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 mg/次,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汤(药物组成:西洋参、麦冬、铁皮石斛、葛根、醋五味子、枸杞子、红花、地龙),1 剂/d,水煎,早晚分服.两组均连续治疗 8 周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心悸、气短、喘息、乏力)评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血清氨基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心肌肌钙蛋白、血肌酐水平和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 6 min 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 CCF 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增强运动能力,安全可靠.

    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益气养阴活血汤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心功能生活质量不良反应

    益气养阴汤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期前收缩的研究

    郭相宽牛永义曹占伟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 128 例气阴两虚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 64 例.对照组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次,2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汤(药物组成:炙甘草、生地黄、麦冬、玄参、阿胶、黄连、人参、五味子、大枣、桂枝),1 剂/d,水煎,分早晚温服.两组均以 2 周为 1 个疗程,治疗 2 个疗程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 34 例,有效 25 例,无效 5 例,有效率为 92.19%(59/64);对照组显效 23 例,有效 27 例,无效 14 例,有效率为 78.13%(50/6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及血清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疗效,能减轻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安全可靠.

    室性期前收缩气阴两虚型益气养阴汤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中医症状评分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不良反应

    清热生肌洗剂坐浴对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叶道冰杜荣云张鹏宇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清热生肌洗剂坐浴对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92 例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46 例.两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低位肛瘘切除术,术后24 h内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加入 90 g/L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中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常规清洁和换药,可适当采用红外线照射等.对照组于术后 24 h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5 min/次,2 次/d,坐浴结束后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创面,2 次/d.治疗组于术后 24 h采用清热生肌洗剂(药物组成:苦参、大黄、黄柏、乳香、白及、芒硝、全蝎、黄连、败酱草、紫草、甘草片、血竭、冰片)坐浴,15 min/次,2 次/d;坐浴结束后用湿润烧伤膏外涂创面,2 次/d.两组均于术后2 周判定疗效.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新肉芽生长情况、创面情况、肛门功能、肛肠动力学、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痊愈 21 例,显效 13 例,有效 9 例,无效 3 例,有效率为 93.48%(43/46);对照组痊愈 12 例,显效10 例,有效 13 例,无效 11 例,有效率为 76.09%(35/46).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术后 3 d、1 周、10 d、2 周治疗组新生肉芽生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 2 周治疗组分泌物的量、质地和水肿评分及排粪失禁严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 3 d、1 周、2 周治疗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结论:清热生肌洗剂可提高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患者术后疗效,加快创面愈合,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改善肛肠动力学,减轻疼痛.

    低位肛瘘湿热下注型手术清热生肌洗剂坐浴创面愈合肛门功能肛肠动力学疼痛程度

    可塑性中药颈椎枕联合颈椎康复操对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影响

    罗珊珊袁园辛凯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可塑性中药颈椎枕联合颈椎康复操对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影响.方法:将 60 例颈椎曲度异常的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牵引治疗,15 min/次,2 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可塑性中药颈椎枕联合颈椎康复操治疗.可塑性中药颈椎枕选用具有芳香止痛、活血化瘀、散结通络、祛风除湿、补肾健骨作用的中草药(药物组成:羌活、桂枝、葛根、制乳香、制没药、姜黄、木瓜、鸡血藤、香附、透骨草、伸筋草、丹参、苏木、白芍、酒桑枝、川芎、威灵仙、白芷、炒苍术、防风、秦艽、良姜、菊花、艾叶、薄荷),配伍加工后装入长度 50 cm、直径 15 cm 的圆柱形颈椎枕套中,将颈椎枕加热2~3 min后枕于颈部正下方,20 min/次,1 次/d.颈椎康复操包括十点十分、双相抵抗、回头望月、肩颈回旋 4 组训练,每组做 5 min,组间休息 1 min,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 8 周判定疗效.对比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 11 例,显效 13 例,有效 5 例,无效 1 例,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临床控制 7 例,显效 8 例,有效 11 例,无效 4 例,有效率为 86.67%(26/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 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颈椎生理曲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塑性中药颈椎枕联合颈椎康复操可缓解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的颈部疼痛,改善颈椎生理曲度.

    颈型颈椎病青少年气滞血瘀证可塑性中药颈椎枕颈椎康复操颈椎生理曲度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排透甩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理论基础

    何蕙同周鸿飞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周围性面瘫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通过对经筋理论的深入阐释,结合西医解剖学分析经筋理论与周围性面瘫、面神经及其分布肌肉的联系,探讨周鸿飞教授根据排刺法、透刺法、甩针法所创排透甩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理论基础、操作要点、取穴原则及分期论治,以期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有效思路.

    周围性面瘫经筋理论排透甩针法理论基础

    滋肾阴-泻心火-引火归元三步穴位压豆按摩对孤独症谱系障碍言语功能的影响

    白青云祝智慧马丙祥党伟利...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滋肾阴-泻心火-引火归元三步穴位压豆按摩对孤独症谱系障碍言语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72 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给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音乐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每日 1 次,每个项目 20 min,治疗 6 d休息 1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滋肾阴-泻心火-引火归元三步穴位(取穴神门、内关、太溪、照海、涌泉)压豆按摩,治疗 6 d 休息 1 d.两组均连续治疗 12 周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孤独症疗效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评估(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3,PEP-3)、S-S 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ign-singnificante reations)评估核心症状和语言发育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 13 例,有效 20 例,无效3 例,有效率为 91.67%(33/36);对照组显效 6 例,有效 19 例,无效 11 例,有效率为 69.44%(25/36).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ATEC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PEP-3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阴-泻心火-引火归元三步穴位压豆按摩可有效提高孤独症患儿语言功能,增进社会交往能力.

    孤独症谱系障碍肾精不足证滋肾阴-泻心火-引火归元穴位压豆按摩言语功能

    通督解郁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急性期的研究

    蒋春霞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通督解郁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2 例卒中后抑郁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起始剂量 10 mg/d,服用1 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增至 20 mg/d,连续服用 12 周.若治疗无效可更换为盐酸舍曲林片,起始剂量为 50 mg/次,1 周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督解郁针法(取穴:百会、神庭、内关、通里、三阴交、太冲),1 次/d,治疗 6 d休息 1 d.两组均以 4 周为 1 个疗程,连续治疗 3 个疗程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抑郁程度、S100B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痊愈 5 例,显效 20 例,有效 12 例,无效 4 例,有效率为 90.24%(37/41);对照组痊愈 1 例,显效 15 例,有效 14 例,无效 11 例,有效率为 73.17%(30/4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中国卒中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 S100B蛋白、IGF-1、NSE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5-HT、DA 和 NE 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解郁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卒中后抑郁急性期可改善抑郁症状,可能与修复神经损伤、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卒中后抑郁急性期通督解郁针法西药中医症状评分神经功能抑郁程度

    2003-2023年中医药防治郁病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徐伟毛玉芝葛佳佳钟振雷...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郁病研究的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 2003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中医药防治郁病的相关文献,采用 CiteSpace 6.3.R1 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及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 806 篇.年发文量呈波动趋势,略有上升.研究学者如张丽萍、程发峰和王雪茜在该领域发表的文献较多.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高频关键词包括郁证、情志病、抑郁症等,关键词聚类结果得到 8 个有意义的聚类;针刺、情志护理、数据挖掘、用药规律是目前研究热点.结论:目前中医药防治郁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病因病机、治疗方式和并发症 3 个方面.中医药防治郁病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较为频繁,但机构间的合作稍显不足.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运用、多种方法联合的临床治疗研究将会成为未来中医药防治郁病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郁病中医药防治研究热点发展方向

    基于文献研究针刺治疗智力障碍的临床选穴组方规律

    陈恬恬张雪原张晰郭素真...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针刺治疗智力障碍的选穴组方规律,为提高临床疗效、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PubMed发表的针刺治疗智力障碍的文献,根据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后,编制文献信息提取表,构建"智力障碍针刺处方数据库",数据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熵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 75 篇,最终纳入中文文献 37 篇、英文文献 1 篇,涉及 38 首处方、97 个穴位.97 个穴位总出现频次为343 次,其中频次≥5 次的穴位 22 个,频次排名前五的依次是智三针、四神聪、百会、四神针和颞三针;设定支持度≥7、置信度为≥80%,得到 22 个穴位组合,含有 11 个穴位;关联规则分析得到 29 组穴位组合;进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演化出 2 个核心穴位组合;采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 2 个有效新处方穴位组合.结论:针刺治疗智力障碍选穴以头针和督脉取穴为主,注重局部取穴、远近配穴,从而达到醒脑益智开窍、养心补肾的作用.

    智力障碍针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挖掘选穴组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