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韩颖萍

月刊

1001-6910

zgzyyj@yahoo.com.cn,zgzyyj@tom.com

0371-66322705

450004

郑州市城北路7号

中医研究/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桂枝芍姜甘草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杜骞董茜顿耿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芍姜甘草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开封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9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口服维生素C片,1次4片,1 d 3次;盐酸西替利嗪片,1次10 mg,1 d 1次.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芍姜甘草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防风、荆芥、蜜麻黄、黄芪、白术、蝉蜕、肉桂),1 d 1剂,取汁300 mL,早晚服药;同时联合穴位(血海、曲池、合谷、膈俞、三阴交及大肠俞、风门、肺俞)埋线治疗,2周1次,共治疗2次.两组均于治疗30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1.82%(36/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状积分、免疫球蛋白E水平、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分、不良反应方面对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桂枝芍姜甘草汤合穴埋线联合西药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寒冷性荨麻疹桂枝芍姜甘草汤穴位埋线疗法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疗效观察

    清湿利腰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的疗效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

    薛菲菲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清湿利腰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患者120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首次剂量为0.4 g/次,随后根据病情调整剂量,2次/d,分早晚服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湿利腰汤(薏苡仁、狗脊、萆薢、泽泻、威灵仙、牛膝、豨莶草、黄柏、木香、苍术、甘草),1剂/d,水煎,分早晚服药.两组均于连续治疗1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治愈3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5.00%(51/6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肿胀及功能受限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清湿利腰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腰椎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安全可靠.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清湿利腰汤塞来昔布胶囊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疗效观察

    建中和胃汤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对Hp感染率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高磊李良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建中和胃汤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对Hp感染率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2例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 g/次,3次/d;克拉霉素片,500 mg/次,2次/d;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以上治疗持续进行2周.对于内镜下有糜烂或伴有胆汁反流者,给予枸橼酸铋钾颗粒,1.0 g/次,于饭前30 min和睡前服用,4次/d,连用10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建中和胃汤(黄芪、党参、海螵蛸、白芍、降香、白术、桂枝、干姜、陈皮、姜半夏、丁香、炙甘草),1剂/d,水煎,取药汁400 mL,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4%(37/41);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73.17%(30/4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Hp感染率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Hp感染率、疼痛VAS评分均更低(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1例皮疹、1例头痛、2例恶心呕吐,治疗组发生2例皮疹、1例头痛.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中和胃汤与标准三联疗法联合治疗可改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体征,降低Hp感染率,显著提升疗效,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建中和胃汤三联疗法中医证候积分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疼痛程度疗效观察

    补肝益肾通络方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王春亮吕立桃李赛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补肝益肾通络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柘城中医院骨伤科病区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嘱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保护膝关节,减少久站,避免爬楼、爬山等运动,防止关节受凉受潮;建议肥胖者减轻体质量.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嘱患者仰卧,取髌骨外侧缘穿刺点.常规消毒,外向推髌骨,触及髌骨外侧缘后顺髌骨外侧缘中点下方进针;针尖入关节腔后尽可能吸净关节液,注入2 mL玻璃酸钠注射液;拔针后使用无菌纱布外敷进针部位;注射后膝关节被动屈伸半小时.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肝益肾通络方(茯苓、五爪龙、白芍、牛大力、鸡血藤、桑寄生、党参、山萸肉、丹参、白术、牛膝、川芎、地龙、炙甘草),1 d 1剂,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对比两组疗效、症状(包括关节隐痛、屈伸不利、关节酸困、劳累加重)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关节体征评分,以及血清基质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9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2.34%(34/4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疼痛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体征评分、MMP-3、IL-1和IL-6水平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的上述诸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肝益肾通络方可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MMP-3、IL-1、IL-6水平而实现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补肝益肾通络方玻璃酸钠注射液基质蛋白酶3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

    增液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

    连书现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10 mL/次,3次/d,于三餐后口服.治疗组给予口服增液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增液承气汤(玄参、麦冬、生地黄、大黄、芒硝),1 d 1剂,常规煎煮,取汁400 mL,分2次于早晚餐后30 min温服.取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足三里穴,垂直进针,补法为主,轻刺激,局部得气为宜,隔天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14 d.治疗结束,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排便频率、粪便性状和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67%(23/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有较好疗效.

    便秘混合痔术后增液承气汤针刺临床症状评分

    祛风通脉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型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伟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祛风通脉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安阳市中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型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20 mg/次,1次/d;双氯芬酸钠缓释片0.1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风通脉汤(党参、黄芪、茯苓、红花、当归、白芍、防风、川芎、赤芍、独活、豨莶草、牛膝、熟地黄、骨碎补、桑寄生、鸡血藤、甘草),1剂/d,2次/d,早晚温服.两组均于连续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0.00%(21/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β、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通脉汤联合来氟米特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型有较好疗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型祛风通脉汤来氟米特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炎症因子症状体征评分不良反应疗效观察

    清热除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

    党全伟钟鑫郭晓燕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清热除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质量分数30 g/L的硫酸葡聚糖钠盐(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自由饮用7 d制备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清热除湿方低、高剂量组.造模同时给予灌胃给药,美沙拉嗪组给予质量分数0.9 g/mL美沙拉嗪溶液,清热除湿方低、高剂量组依次给予质量分数2.0,4.0 g/mL的清热除湿方溶液,正常组和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体积均为10μL/g,1 d 1次,连续给药7 d.其间每天测量小鼠体质量,观察粪便性状及出血情况.末次给药后1 h,采集小鼠血清,留取结肠组织用于指标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6、IL-1β、TNF-α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结果:模型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疾病活动指数升高,血清IL-6、IL-1β、TNF-α 含量升高.与模型组对比,各给药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疾病活动指数降低,血清IL-6、IL-1β、TNF-α 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可见结肠组织有明显溃疡,大片黏膜脱落,腺体结构破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给予药物治疗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得到改善.结论:清热除湿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炎发挥作用的.

    溃疡性结肠炎清热除湿方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血清炎性因子小鼠

    基于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探讨三补一活方治疗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

    孟东方李慧英杜晨阳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iod-induc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rd,SANFH)的分子机制及三补一活方治疗SANFH的物质基础和生物效应靶点.方法:采用改进的马血清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方法制备兔SANFH动物模型,造模5周后随机选取造模兔、正常兔各2只,进行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造模成功后将动物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三补一活方组3组,每组8只;于分组后第1天,三补一活方组给予三补一活方颗粒剂混悬药液10 mL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每组随机选取6只动物,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并取标本待检.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骨保护素(orthopantomgraphy,OPG)/核因子 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 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OPG、RANKL、RANK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OPG、RANKL、RANK 3种蛋白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含量.结果:①光镜下造模兔与正常兔股骨头组织切片对比证实,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造模成功;②三补一活方组与正常组兔股骨头组织中OPG mRNA、RANKL mRNA和RANK mR-NA表达水平相当,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补一活方组与正常组兔股骨头组织中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OPG、RANKL、RANK的表达水平相当,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PCR定量检测数据趋势相同.结论:三补一活方可以通过调控OPG/RANKL/RANK通路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激素所诱导的骨质疏松,达到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三补一活方信号通路OPG/RANKL/RANK动物模型

    五行香草软膏的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闫红敏于兰兰郭子燕张玮...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五行香草软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五行香草软膏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5.0 mmoL/L KH2 PO4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7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建立升麻素苷、阿魏酸、欧前胡素、细辛脂素4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升麻素苷、阿魏酸、欧前胡素、细辛脂素分别在5.19~25.95 mg/L(R2=0.9999)、6.34~31.7 mg/L(R2=0.9998)、4.38~21.9 mg/L(R2=0.9999)、5.35~26.75 mg/L(R2=0.9998)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所用仪器精密度良好,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重复性良好,供试品溶液所含的4种成分在24 h内稳定,回收率符合要求.3批次五行香草软膏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为25.2~25.6μg/g、阿魏酸30.1~30.8μg/g、升麻素苷25.2~25.8μg/g、细辛脂素11.2~11.8μg/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五行香草软膏多成分含量检测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为其质量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五行香草软膏含量测定欧前胡素升麻素苷细辛脂素阿魏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驱痛散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作用机制

    王君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驱痛散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得到药物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得与药物有关疾病的靶点信息,结合该信息利用在线韦恩图获得药物-疾病的韦恩图和共同基因,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和靶点基因网络,利用Bisogenet和CytoNCA插件以度值(DC)>61和介度中心数(BC)>600为筛选条件筛选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取核心靶标,运用ClueGO插件,显著性筛选P<0.01对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和通路富集分析.经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共探索出驱痛散的有效活性成分145种,潜在靶点238个,急性腰扭伤疾病靶点10866个,得到共同靶点230个.核心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芦荟大黄素等.这些共同作用靶点主要富集于894个生物过程和131条信号通路上,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FoxO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提示成分与靶点之间活性结合度较高.结论:驱痛散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治疗急性腰扭伤,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急性腰扭伤驱痛散网络药理学成分-靶点-疾病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