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与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与健康
职业与健康

半月刊

1004-1257

zgzyyjk@yahoo.com.cn

022-24333471、24333472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职业与健康/Journal Occupation and HealthCSTPCD
查看更多>>《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十堰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工人肩部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及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

    钱小艺肖春梅吴家兵陈龙...
    4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汽车制造企业工人肩部肌肉骨骼疾患(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影响因素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roportion,PAR%),为筛选重点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10-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择十堰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工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国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工人近1年肩部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类型人群患病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binomial回归模型计算现患比(prevalence ratio,PR)值,进一步计算有统计学意义的职业影响因素的PAR%.结果 该汽车制造企业工人肩部MSDs患病率为 37.3%,多因素log-binomial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PR=1.43,95%CI:1.29~1.58)、30~<40 岁(PR=1.73,95%CI:1.30~2.35)、40~<50 岁(PR=1.92,95%CI:1.48~2.57)、≥50 岁(PR=2.10,95%CI:1.62~2.82)、工作压力大(PR=1.17,95%CI:1.05~1.32)、每周工作>5 d(PR=1.11,95%CI:1.01~1.22)、每周工作时间>40 h(PR=1.10,95%CI:1.00~1.20)、工作环境不满意(PR=1.43,95%CI:1.31~1.57)、工作中涉及手腕弯曲的作业姿势(PR=1.26,95%CI:1.04~1.51)及伏案状态(PR=1.26,95%CI:1.15~1.37)均是汽车制造企业工人肩部MSDs患病的影响因素(均P<0.05).主要职业危险因素的PAR%分别为工作压力大13.18%、工作中涉及手腕弯曲的作业姿势12.04%、伏案工作7.20%.结论 该汽车制造企业工人肩部患病率较高,工作压力大、工作中涉及手腕弯曲的作业姿势、伏案工作均是企业预防和控制工人肩部MSDs的重点干预因素.

    汽车制造肩部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1 097名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现况的横断面调查

    孙静李亚辉邓宇晨胡彤彤...
    438-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6-8月,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马鞍山市、宣城市所辖区域乡镇社区的1 097名≥60岁农村老年人为调研对象,应用一般信息调查表和社会资本量表对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的社会资本总分为(47.83±6.28)分,条目平均分为(3.42±0.45)分;家庭社会资本得分为(3.98±0.72)分,宏观社会资本得分为(3.91±0.65)分,社区社会资本得分为(3.54±0.68)分,个人社会资本得分为(3.27±0.58)分,社团社会资本得分为(2.01±1.05)分.经济来源、子女看望频率、是否锻炼、是否有兴趣爱好、生活自理能力对老年人的社会资本水平均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 乡镇社区应充分发掘对老年人社会资本有积极影响的因素,提升老年人的社会资本水平.

    社会资本老年人农村影响因素心理健康

    持续控制大气PM2.5浓度的人群健康收益评估

    尤安琦肖叶黄雁林陈朝琼...
    44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持续控制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浓度的人群健康收益.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宜宾市大气污染物的日均浓度、气象因素及死亡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分析大气PM2.5浓度与居民非意外死亡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的关系,假设空气质量达到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ir Quality Standards,WHO AQG)和中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时可以避免的YLL,同时根据性别和年龄分组寻找易感人群.结果 大气PM2.5(lag0)浓度每增加10 μg/m3时,居民非意外死亡YLL增加0.72(95%CI:0.68~0.76)年,男性(lag01)和女性(lag03)分别增加 0.61(95%CI:0.55~0.67)年和 0.91(95%CI:0.84~0.99)年,>65 岁(lagO2)和≤65 岁(lag0)分别增加 1.12(95%CI:1.05~1.19)年和 0.45(95%C/:0.39~0.50)年.PM2.5 浓度达到 WHO AQG 的标准时和国家二级标准时的可避免 YLL 分别为 929.23(95%CI:877.02~981.44)年和 124.70(95%CI:117.69~131.71)年.结论 大气PM2.5污染可能增加居民非意外死亡YLL,尤其对女性和老年人群(>65岁)的影响更为明显.当PM2.5浓度达到更低浓度阈值时,可以获得更高的健康收益.

    细颗粒物寿命损失年广义相加模型健康收益评估

    高海拔地区某露天煤矿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

    张海云李晓红沈磊
    447-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高海拔地区某露天煤矿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评价高海拔地区露天煤矿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及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的防护效果,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方法 2022年10月,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工程分析法和检验检测等方法对青海省海西州某露天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调查.结果 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煤尘、矽尘和电焊烟尘)、化学有害因素(硫化氢、氨)和物理因素(噪声、高原低氧、低气压、低温),其中巡检位矽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ime-weighted average concentration,CTWA)为1.22 mg/m3,判定结果为超标.结论 通过检测数据分析,提出了超标岗位有针对性的防尘、防噪声工程防护设施和制度管理要求,对高海拔地区露天煤矿开采中的职业卫生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海拔地区露天煤矿职业病危害

    2016-2021年长沙市新发职业病特征分析

    杨凤李娟萍陈秀兵谢果红...
    45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6-2021年长沙市新诊断的职业病,确定主要的职业病病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高发行业,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长沙市职业病新病例信息,对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2021年长沙市新诊断职业病231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为117例,占50.6%、职业性噪声聋为63例,占27.3%、职业中毒为33例,占14.3%;2016-2018年诊断病例数相当,分别为43(18.6%)、46(19.9%)和42例(18.2%),2019-2020年诊断病例数下降,分别为30(13.0%)和28例(18.2%),2021年诊断病例数上升至42例(18.2%),变化趋势为U字形;男性为224,占70%,女性为7例,占30%;以40~<50、50~<60岁病例最多,分别为77(33.3%)和101例(43.7%);职业性尘肺病、噪声聋发病高峰为接害工龄5~<10年,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皮肤病发病高峰为接害工龄0~<5年,苯所致白血病发病高峰为接害T龄≥20年.病例较多的地区是岳麓区、浏阳市、宁乡市、天心区和长沙县,分别为62、45、33、30、31例,较少的地区是芙蓉区、开福区、望城区和雨花区,分别为3、5、14、8例.病例较多的企业规模是小型企业,其次是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较少的企业规模是微型企业,分别为119(51.5%)、57(24.7%)、45(19.5%)和10例(4.3%);尘肺行业分布前3位是工矿工程建筑、烟花鞭炮产品制造和人力资源服务,噪声聋行业分布前3位是专用设备制造、水泥制造和人力资源服务,职业中毒行业分布前3位是烟花鞭炮产品制造、涂料制造和人力资源服务.不同年份、性别、地区、企业规模的职业病病种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职业病病种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16-2021年长沙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噪声、高温、甲醇、硫化氢、铅、砷和苯.应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工矿工程建筑、专用设备制造、烟花鞭炮产品制造、水泥制造、涂料制造和电池制造等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管.

    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征分析

    征稿启事

    456,576页

    陕西省某铅锌选矿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梁凯张宁宁石瀚文张明珠...
    457-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陕西省某铅锌选矿厂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职业病的防护和维护劳动者健康提供对策.方法 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相关工作规范,应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法于2021年9月对陕西省某铅锌选矿厂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采样和检测分析.结果 陕西省某铅锌选矿厂工作场所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矽尘、铅尘、其他粉尘)、生产性毒物(氯化氢、盐酸、硫酸、三氧化硫)、物理性因素(噪声、工频电场).其工作场所破碎工矽尘(总尘)、矽尘(呼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分别为1.40和0.84 mg/m3,超出职业接触限值;氯化氢、盐酸、硫酸、三氧化硫等生产性毒物接触水平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破碎工、球磨工、浮选工、加药工和脱水机操作工接触噪声40 h等效声级强度分别为91.3、94.5、91.3、89.4、86.5 dB(A),超出职业接触限值;配电室巡检位工频电场强度的测量结果为0.053 16 kV/m,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陕西省某铅锌选矿厂粉尘和噪声均有超标,职业危害严重,建议采取职业卫生防护补救措施,保障劳动者健康.

    铅锌矿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水产动物源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研究

    李雪王伟杰孙婷婷魏彤竹...
    46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辽宁省水产动物源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情况,探讨耐药基因型与表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揭示耐药机制,为科学防控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肉汤稀释法对168株水产动物源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耐药谱研究,测定菌株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和其中4种抗生素的最小杀菌浓度.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菌株进行7种常见耐药基因及Ⅰ类整合子inT1基因的检测.结果 168株辽宁省水产动物源副溶血性弧菌对14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G 98.21%、磺胺甲噁唑70.24%和氨苄西林67.85%.菌株对恩诺沙星的敏感率最高,为97.62%,且出现不同耐药程度的多重耐药株,AMP/PG/SMX和PG/SMX为优势耐药菌谱.菌株主要耐药基因型有blaCARB(29.55%)、blaCARB-Sul Ⅱ(15.26%)、blaCARB-blaTEM(15.26%).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符合率不高.结论 水产动物源副溶血性弧菌对磺胺甲噁唑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恩诺沙星的敏感率最高,恩诺沙星的杀菌和抑菌效果显著,提示可将恩诺沙星用于预防和治疗副溶血性弧菌病的首选药.水产动物源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株数量日益增多.众多因素可影响副溶血性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表型,而且大多数耐药基因可在副溶血性弧菌间水平传播,从而增加了对水产动物源副溶血性弧菌病的防治难度.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对副溶血性弧菌耐药基因型及表型的监测,进一步揭示其耐药机制,为科学防控水产动物源副溶血性弧菌病提供理论依据.

    辽宁省水产动物源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耐药基因耐药表型

    2020-2021年镇江市吸毒人群高危行为及HIV、TP、HCV感染情况

    刘晓霞叶鲁胡成锋刘超...
    46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镇江市吸毒人群高危行为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感染状况,为开展吸毒人群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由强制戒毒所管理人员中抽取858人,其中愿意参加调查的805人,在告知检测知情同意后,收集人口学和高危行为信息,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TP、HCV检测.结果 共调查805人,回收有效问卷785份,应答率为97.52%.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使用率分别为82.0%和18.0%.HIV、TP、HCV感染率分别为2.3%、13.0%、7.7%.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学生或无业(OR=3.836,95%CI:2.044~7.497)、收入>6 000 元/月(OR=2.856,95%CI:1.316~6.469)人群更倾向使用新型毒品;使用新型毒品TP感染率较高(OR=3.477,95%CI:1.239~12.840),而传统毒品使用者 HIV(OR=0.086,95%CI:0.018~0.357)、HCV(OR=0.082,95%CI:0.035~0.188)感染率较高(均 P<0.05).结论 近年来镇江市吸毒人群新型毒品使用远超过传统毒品,其中吸食摇头丸和/或K粉等新型毒品的人群感染梅毒的危险高于传统毒品,必须加大新型毒品危害性的宣传,针对年龄小、文化低、性伴多的吸毒人群应进行重点监测和综合干预.

    新型毒品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率横断面研究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10所高职院校教师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分析

    段端李旻媛许然
    470-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职院校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为提高高职教师工作质量和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1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随机抽取10所高职院校2 200名高职教师,采用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投入问卷对高职教师的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投入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组织支持感对高职教师的工作投入及其3个维度的影响.结果 高职教师工作投入总分为(4.21±1.46)分,其中活力、奉献和专注得分平均为(4.18±1.52)、(4.34±1.56)和(4.24±1.44)分.高职教师活力、奉献、工作投入水平以中高水平为主,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工作和健康状况的协变量影响后,组织支持感与活力、奉献、专注和工作投入均有正向关联关系(β=0.482、0.413、0.440、1.335,均P<0.01),对各自的解释量分别增加了 21.2%、21.9%、20.0%和22.7%.结论 组织支持感对高职教师的工作投入具有积极作用,高职院校管理者应以改善组织支持感为重点,提高高职教师的工作投入和工作质量,以促进高职院校快速发展.

    组织支持感工作投入高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