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遵义医科大学

双月刊

2096-8159

2043579886@qq.com

0851-28643529

563099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新蒲校区)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遵义医学院学报》是经贵州省科技厅及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遵义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创刊于1960年(原刊名《大连医学院学报》),现刊名《遵义医学院学报》,双月刊。主要栏目设有:专家述评、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调查报告、综述、学术动态、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皮肤镜的外阴白斑无创诊断与疗效评估

    肖雁冰苏远华
    741-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阴白斑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症状、体征对该病作出临床诊断,但外阴活组织病理检查(外阴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也是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鉴于外阴活检的有创性和女性外阴的特殊性,无论是基于诊断目的的初次活检还是基于疗效评估目的的再次活检在临床应用的阻力都非常大,同时有违人道精神和微无创的医学发展理念。有鉴于此,团队结合近三十年使用自制中药膏无创治疗该病的经历、经验,率先提出使用皮肤镜对该病进行无创诊断和疗效评估的理念并进行了系列开创性研究,取得相应研究结果。本文即根据外阴白斑研究现状和团队的研究结果撰写的一篇述评,希望借此引起妇产科学界对皮肤镜用于外阴白斑无创诊断与疗效评估的重视,逐渐提高其研究、应用的普及率、准确性,服务临床、造福患者。

    外阴白斑皮肤镜无创诊断疗效评估

    去甲基化酶JMJD6影响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耐药性形成的机制研究

    唐永吉朱智鑫尚艳樊丹...
    749-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去甲基化酶JMJD6影响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耐药性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荷瘤小鼠腹腔给药的方式建立针对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和MEK抑制剂(曲美替尼)具有稳定耐药表型的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体内模型,使用TCGA、Oncomine、OSskcm等数据库分析、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研究JMJD6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情况及预后价值,同时在下调其表达水平后通过TUNEL凋亡试剂盒与体内成瘤实验检测耐药表型在体内外的逆转情况,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shRNA干扰、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验证转录因子E2F2是否为JMJD6潜在靶点。结果 在依次建立3代耐药体内模型后,成功获得具有稳定耐药表型的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体内模型A375-R和SK-Mel-28-R,TCGA、Oncomine、OSskcm等数据库均显示JMJD6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较正常健康者明显升高且具有更差的预后(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JMJD6在耐药型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中出现高表达;利用shRNA下调JMJD6表达水平后,A375-R和SK-Mel-28-R在药物压力下凋亡水平和成瘤能力显著降低(P<0。05),呈现体内外耐药表型逆转现象;通过GeneMANIA、GEPIA数据库分析发现JMJD6与E2F2存在表达相关性(P<0。05),同时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验证下调JMJD6可以抑制E2F2表达以及RNA聚合酶Ⅱ的结合,并在shRNA下调E2F2表达水平的基础上验证其位于JMJD6分子机制下游。结论 JMJD6通过调控E2F2表达进而影响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对BRAF和MEK抑制剂耐药性的形成。

    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耐药性Jumonji结构域蛋白6E2F家族转录因子2

    TCDD通过AHR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交互作用导致腭裂的机制研究

    许斯华舒欣宋庆高
    759-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TCDD)在胚胎腭发育过程中对芳香烃受体(AHR)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怀孕的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TCDD组(n=12)和TCDD+CH223191组(n=12),并在孕7。5 d(GD7。5)至GD10。5分别对不同组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实验分别在GD13。5、14。5、15。5安乐处死小鼠获取胚胎头部和腭突组织。统计各组腭裂率;HE染色观察胎鼠腭部发育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胎鼠腭突组织中蛋白CYP1A1和β-catenin的定位及表达,以及增殖标志物PCNA、Ki67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HR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法检测腭突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对照组的小鼠胚胎未发生腭裂,而TCDD组的小鼠胚胎腭裂率为96。77%,共同暴露于TCDD和CH223191的小鼠胚胎腭裂率为81。82%。(2)HE染色显示对照组胎鼠腭突在GD13。5未发生接触,GD14。5两侧腭突接触并形成中线上皮缝(MES),GD15。5两侧腭突完全融合;而TCDD组胎鼠腭突在GD13。5~15。5均未发生接触;TCDD可导致胎鼠腭部前、中、后段均发生腭裂。(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C-DD 可以激活AHR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TCDD影响,Wnt 3a和β-catenin蛋白在GD13。5和GD14。5中相对表达水平升高,而在GD15。5中降低(P<0。05);磷酸化GSK-3β/总蛋白的比值在GD13。5,GD14。5中相对升高,而在GD15。5中相对下降(P<0。05);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在GD13。5~15。5中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于GD14。4之后低于对照组(P<0。05)。TCDD+CH223191 组 β-catenin 在 GD15。5 的相对表达高于对照组和 TCDD 组(P<0。05);CYP1A1 在GD15。5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另外两组(P<0。05)。(4)TUNEL染色结果显示GD15。5的腭间充质区域凋亡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胚胎腭发育的关键时期,暴露于TCDD的小鼠胚胎会发生腭裂,这可能与AHR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关,这种相互作用会对腭突融合过程细胞的增殖与凋亡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腭裂的发生。

    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信号通路腭裂凋亡

    石斛碱对过氧化氢诱导的RGC-5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毛黔华许凤青岳芳张玮...
    768-774,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石斛碱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视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RGC-5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模型组、石斛碱1 nmol/L组、石斛碱10 nmol/L组及石斛碱100 nmol/L组。采用细胞技术试剂盒-8(CCK-8)检测RGC-5细胞活力;试剂盒法检测细胞中氧化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细胞中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以及下游靶蛋白表达。结果 石斛碱在1、10、100 nmol/L浓度对RGC-5细胞活力无毒性作用。H2O2从200 µmol/L浓度开始显著降低RGC-5细胞活力。100 nmol/L石斛碱可显著降低H2O2诱导的RGC-5细胞中LDH外漏率、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含量。石斛碱可诱导RGC-5细胞中Nrf2从胞浆向胞核转移,同时正向调控其下游抗氧化蛋白GPx1、GCLC、NQO 1和HO-1的蛋白表达。结论 石斛碱对H2O2诱导的RGC-5细胞氧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石斛碱促进Nrf2核转位,正向调控Nrf2下游抗氧化蛋白表达发挥抗氧化作用。

    石斛碱视神经节细胞过氧化氢氧化损伤

    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的合成及光动力治疗研究

    王丽梁家宁符开奇孙琳...
    775-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COFs)纳米载体;探究纳米载体光动力抗肿瘤性质。方法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OFs,通过调控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优化合成条件,进而调控COFs尺寸;对优化后的COFs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对所合成的纳米颗粒进行细胞相容性和光动力性能等性质研究。结果 所制备纳米粒子对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在655 nm的激光照射下,对癌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在催化剂0。25 mL、反应温度为120 ℃、时间为48 h的条件下,获得的COFs形貌更均一、粒径最小且具有优秀的细胞相容性和光动力抗肿瘤性质。结论 通过调控制备条件成功获得COFs纳米粒子,通过MTT实验与光动力性能实验发现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性质。

    卟啉共价有机框架光动力疗法抗肿瘤

    亚慢性臭氧暴露诱发树鼩多器官损伤的研究

    陈玥苏丹贵文娟孙效容...
    783-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亚慢性臭氧暴露对树鼩各系统器官的损伤情况。方法 8只树鼩分为对照组(n=3)和实验组(n=5)。实验组树鼩暴露于臭氧环境中(1 ppm),每天8 h,连续28 d,制备亚慢性臭氧暴露树鼩模型。HE染色观察臭氧对树鼩多器官损伤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树鼩各组织器官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树鼩呼吸系统中肺实变明显,肺部正常结构基本消失,肺部病变主要集中在肺部中心区域,表现为渗出性和出血性病变,肺泡腔内有较多蛋白质渗出物沉积和出血,肺泡管严重变形。免疫系统中腭扁桃体淋巴结结构相对松散,被膜下窦增宽,髓质区染色浅,组织排列疏松,淋巴细胞大量崩解坏死;脾脏淋巴细胞大量坏死崩解,红白髓结构不清,脾小结不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结构不明显,呈现脾脏出血性坏死和脾萎缩的特征。眼呈现严重的全葡萄膜炎表现,角膜上皮与角膜基质层脱离,角膜明显增厚主要为基质层明显疏松结构紊乱且增厚,睫状肌排列紊乱,玻璃体腔内大量炎性细胞和渗出沉积物,视网膜脱落、断裂,视网膜各层细胞大量减少且排列稀疏,结构不清。结论 亚慢性臭氧暴露对树鼩多系统组织器官产生严重损伤,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和眼。

    臭氧树鼩呼吸系统葡萄膜炎免疫系统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朱翔宇俞匀唐伟
    789-794,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脏病(DKD)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2005年11月至2022年6月期间的T2DM患者的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根据是否发生DKD分为DKD组和Non-DKD组,对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并验证DKD风险预测模型。采用SPSS 26。0和R 4。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图。结果 共纳入600例T2DM患者,其中203例(33。8%)发生DKD。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女性、低eGFR、高UACR、低HDL-C和高PPG是DKD的独立风险因素。结合高血压病史构建了包含6项因素的DKD风险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75和0。73,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 T2DM发生DKD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了较为可靠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参考。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脏病风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

    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骆图南刘洋朱浩轩景少巍...
    795-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本院确诊的急性CO中毒患者135例为本研究对象,根据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n=28)和无障碍组(n=107)。采用ELISA法检血清UCH-L1水平,APACHE Ⅱ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S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UCH-L1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CO中毒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UCH-L1、A-PACHEⅡ评分及UCH-L1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急性CO中毒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认知功能障碍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白细胞计数和UCH-L1水平明显高于无障碍组(P<0。05)。UCH-L1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血乳酸和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 0。565、0。428、0。403,P<0。05)。高 APACHE Ⅱ 评分(OR=2。512,95%CI:1。582~3。989),高血乳酸(OR=2。145,95%CI:1。311~3。508),高白细胞计数(OR=1。835,95%CI:1。054~3。195),高 UCH-L1 水平(OR=2。898,95%CI:1。727~4。862)是急性CO中毒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UCH-L1、APACHE Ⅱ评分预测急性CO中毒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798(95%CI:0。712~0。836)、0。749(95%CI:0。632~0。798),UCH-L1 联合 APACHE Ⅱ评分预测的 AUC 为 0。844(95%CI:0。775~0。873)。结论 UCH-L1、APACHE Ⅱ 评分在急性 CO 中毒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均呈高表达,可作为预测急性CO中毒患者有无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且联合检测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预测效能更佳。

    一氧化碳中毒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认知功能障碍

    肾上腺静脉采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黄翔苗向阳田德美梁国标...
    801-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治疗方案决策与疗效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术前检查方式的不同,研究对象被分为仅接受CT检查的A组(40例)和接受CT检查及AVS的B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钾、皮质醇、醛固酮、血压、住院费用等相关资料。结果 B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高于A组(P<0。01)。A组患者肾上腺CT结果显示以单侧病变为主,B组患者则以双侧病变为主,且A组患者单侧病变手术瘤体体积、双侧病变手术侧瘤体体积均大于B组患者(P<0。01)。A组和B组患者术后外周血皮质醇、醛固酮、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 术前是否行AVS对肾上腺手术疗效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但AVS可用于指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肾上腺切除手术侧别决策,特别是对于单侧小腺瘤和双侧肾上腺病变的患者提供了手术依据。

    肾上腺静脉采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疗方案疗效

    遵义地区单中心尿路结石成分分析

    李本根朱焓李成付梓峰...
    806-810,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遵义地区尿路结石成分的特征,探讨这些特征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结石部位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遵义地区13个县市1 119例具有本地籍贯并长期居住的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样本,通过红外光谱法对其成分进行了检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共收集1 119例结石,患者男女比例为1。59∶1,其中41~60岁患者年龄构成比例最高,男性58。87%(405/688)、女性58。47%(252/431)。结石成分研究表明,混合成分结石在总样本中的比例为67。82%(759/1 119),其中,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的复合结石最常见,占混合成分结石的32。54%(247/759);紧随其后的是一水草酸钙与二水草酸钙的组合,占比25。82%(196/759)。单一成分结石占据了 32。17%(360/1 119),主要为一水草酸钙结石,占单一成分结石的77。22%(278/360),尿酸结石则占14。72%(53/360)。六水磷酸铵镁结石在男性中的构成比(2。91%)显著低于女性(11。14%,P<0。01)。下尿路结石的男性患病率(7。05%)显著高于女性(0。89%,P<0。01)。结论 在遵义地区,尿路结石多以成分为草酸钙和尿酸为主的混合型结石,41~60岁为高发年龄段,感染性结石女性高于男性,下尿路结石女性低于男性。

    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