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隐性听力损失中医病机及防治研究进展

    曲中源石磊冷辉孙海波...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性听力损失是以纯音听阈正常,噪声背景下言语识别能力降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噪声暴露、药物损伤、年龄老化是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其发病隐匿,容易忽视,危险因素持续暴露可造成不可逆听力损伤,目前临床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早期预防为主。根据隐性听力损失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探讨隐性听力损失的中医病机,认为脾虚湿滞、清窍蒙蔽、肾元不足、邪聚耳窍为致病的内在因素,毒邪犯耳、内毒留滞、毒瘀经络为病理机制,并对近年来隐性听力损失的预防与治疗研究概况做一总结,为中医药治疗隐性听力损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经验。

    隐性听力损失病机中医疗法研究进展

    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

    汪维曹欣宇李旭盛文博...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创伤骨科门急诊就诊的10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2020年5月—2022年7月)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结合苏筋通络方及"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数据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变化、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变化、血清疼痛物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水平变化、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8。04%(50/51)vs86。27%(44/51)],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IL-6、IL-1β、hs-CRP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踝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受限等)积分、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与背伸活动度、VAS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肽、P物质、IL-6、IL-1β、hs-CRP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 苏筋通络方结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疼痛缓解,踝关节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急性踝关节扭伤苏筋通络方"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效果血清疼痛物质血清炎症因子

    针灸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膀胱功能、尿动力学及盆底功能的回顾研究

    赵曼丹陶莹黄飞麒廖凤儿...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膀胱功能、尿动力学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康复治疗的150例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连续干预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膀胱功能、尿动力学指标、盆底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60/7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00%(69/75),相较于对照组,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干预2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和24 h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的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MUCP)以及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等尿动力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干预2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联合组患者的阴道收缩压(vaginal squeezing pressure,VSP)和阴道静息压(resting pressure,VR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且盆底肌力在0~2级者明显减少,而达到5级水平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旋转角度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表(ICIQ-SF)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ISQ-31)评分水平无明显差异。干预2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ICIQ-SF评分水平明显降低,而PISQ-31评分水平则明显升高40(P<0。01)。结论 针刺配合盆底肌训练能够提高女性SUI的治疗效果,缓解尿失禁症状,有效调整膀胱功能,并改善尿动力学指标、改善盆底功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适宜推广。

    针灸盆底肌康复压力性尿失禁膀胱功能盆底功能

    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研究

    杨小珍林道强李仕妹王春晓...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Th1/Helper T cell 2,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影响。方法 选取琼海市中医院内二科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营养神经、止痛等常规治疗)和汤剂组(常规治疗联合桃红四物汤)。比较治疗前、治疗8周后疼痛介质、Th1/Th2细胞及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的差异。结果 汤剂组总有效率为92。31%(36/39),高于常规组的74。36%(2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介质、Th1/Th2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 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治疗后升高,且汤剂组治疗后更高(P<0。0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下降,且汤剂组治疗后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评分、PSQI评分下降,且汤剂组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调节β-EP、5-HT、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桃红四物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羟色胺疼痛睡眠质量

    基于均匀设计的中药有效单体"IR"方筛选及其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

    王蒙王凌晨王琛
    63-68,后插15-后插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均匀设计法"从"肾衰Ⅱ号方"中筛选抗肾纤维化中药有效单体组方(淫羊藿苷合迷迭香酸配伍,简称IR方),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5/6(Ablation and infarction,A/I)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将肾衰Ⅱ号方中已知的5种抗肾纤维化有效单体(淫羊藿苷、迷迭香酸、阿魏酸、苦杏仁苷、大黄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均匀设计法"5因素8水平"分组,共设8种配比组方。造模后4周,组1~组8给予相应配比的组方药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干预8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纤维化标志蛋白Ⅰ型胶原(Collagen Ⅰ,Col-Ⅰ)、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以各药物组大鼠Scr为筛选指标,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中药单体成分组方并确定特定配比。再用5/6(A/I)大鼠模型,以氯沙坦钾、母方"肾衰Ⅱ号方"和淫羊藿苷(20 mg·kg-1·d-1)作为对照,有效成分组方(淫羊藿苷20 mg·kg-1·d-1+迷迭香酸2。1 mg·kg-1· d-1)作为实验药物,连续干预8周。通过各组大鼠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病理染色(HE和Masson)和FN、Col-Ⅰ蛋白表达比较各组大鼠肾功能和肾纤维化程度。体外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肾小管细胞(NRK-52E)损伤和肾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模型,以有效成分组方和相应单一成分作为干预药物,Western Blot法检测FN、Col-Ⅰ、CTGF蛋白表达。结果 筛选实验结果提示,组1~组8均可不同程度降低5/6(A/I)大鼠Scr水平,结合病理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组8效果最优。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方程为:(y)=88。381-0。539X1-0。473X2+0。01X1X2(X1淫羊藿苷,X2迷迭香酸),提示淫羊藿苷和迷迭香酸配伍为最佳,量比为9。6∶1。验证实验结果提示,IR方可以明显改善5/6(A/I)大鼠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和纤维化,抑制FN和Col-Ⅰ蛋白表达,其表现的肾保护效应与肾衰Ⅱ号方相当,并优于西药对照。体外实验发现,IR方可以明显抑制TGF-β1刺激的NRK-52E细胞和NRK-49F细胞FN、Col-Ⅰ、CTGF蛋白表达,并优于淫羊藿苷或迷迭香酸单独干预。结论 基于均匀设计法筛选的有效单体IR方具有改善慢性肾衰大鼠肾功能和抗肾纤维化的效应。

    肾纤维化均匀设计法有效单体肾衰Ⅱ号方IR方

    基于BDNF/CREB信号通路探讨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王钦刁丽梅蔡萧君
    69-74,后插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其中10只为正常组,对其余大鼠构建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后,再将其分为3组,即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3。17 mg·kg-1),巴戟天组(3。17 g·kg-1)。持续灌胃后给药8周,1次/d,并先后在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后开展了行为学实验,以判断大鼠的抑郁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研究大鼠海马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测定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用HE染色研究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并评分,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 mRNA相对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减少(P<0。05)。HE染色结果中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受到破坏,病理损伤评分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海马BDNF表现显著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盐酸氟西汀组和巴戟天组大鼠活动的总里程明显提高(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明显复原,病理损伤评分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BDNF表现显著增加(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经慢性应激刺激后,巴戟天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其抑郁样行为。

    巴戟天抑郁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机制研究

    小儿消食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相关因子影响及效果研究

    白飏李海平李恒张杰...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消食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对患儿血清微量元素、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7月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儋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厌食症患儿,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小儿消食颗粒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多酶片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消食颗粒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小儿消食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体质量变化,比较干预前、后血清中胃肠激素、微量元素和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 常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3。33%(22/30),小儿消食颗粒组的有效率为93。33%(28/30),小儿消食颗粒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给药完成后,小儿消食颗粒组的食欲不振、腹胀以及恶心等主要症候积分水平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P<0。05);与给药前比较,小儿消食颗粒组给药后的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口臭、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臭秽、倦怠、口渴的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给药完成后,小儿消食颗粒组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水平相较于常规治疗组均明显升高,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水平明显降低(P<0。01)。给药完成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小儿消食颗粒组的血清Zn2+、Ca2+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给药前两组的血红蛋白和体质量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完成后,相较于常规治疗组,小儿消食颗粒组的HGB和体质量指数(BMI)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小儿消食颗粒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提高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减轻中医症候,提升体质量和血清中血红蛋白、微量元素含量,并对患儿的胃肠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厌食症小儿消食颗粒临床疗效微量元素血红蛋白

    基于TLR-2/MyD88/NF-κB通路探讨养阴清肺汤加味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炎症的影响

    齐兆东吴振起王慧婧张心放...
    79-83,后插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养阴清肺汤加味(Yangyin Qingfei decoction plus,YQDP)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小鼠炎症反应及 Toll 样受体 2(Toll-like receptor 2,TLR-2)/髓样分化因子 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YQDP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建立MP感染小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开始给药治疗并于第7天取材。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的肺部病理改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Interleukin-8)、IL-17(Interleukin-17)水平,RT-PCR 法、Western blot 法检测 TLR-2、MyD88、NF-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大部分肺泡结构破坏严重,完整肺泡较少,肺泡间隔明显增厚并可见大量炎性细胞,血清中IL-6、IL-8、IL-17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中TLR-2、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予阿奇霉素、YQDP治疗后,小鼠肺组织病理显示肺泡结构有明显恢复,肺泡周围存在的炎性细胞浸润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血清中IL-6、IL-8、IL-17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中TLR-2、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并且YQDP治疗组的降低趋势与其低、中、高剂量呈现依赖性。结论 YQDP可能通过调控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起到减轻MP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作用。

    养阴清肺汤加味肺炎支原体炎症信号通路小鼠

    中药单体调控宫颈癌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李闪闪魏丹丹王红玲孙宏新...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现代医学常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肿瘤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宫颈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中药复方、中成药、中药注射液等在肿瘤治疗中疗效显著。中药单体是源自于中药的有效提取物,在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黄芩素、茯苓酸等可以通过抑制分泌型糖蛋白/β-链蛋白(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紫草素、青蒿素等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与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 K/Akt/mTOR)相关;姜黄素、人参皂苷等可以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κB(p-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牡荆素、白藜芦醇等可以上调p53蛋白表达发挥其抑癌作用;常春藤皂苷元、五味子乙素等可以抑制转录激活因子3(Recombinant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活性;柚皮素、半枝莲多糖可以上调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表达;而神经源性位点缺口同源蛋白(Notch)信号通路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具有争议。斑蝥素、黄芩素等中药单体可以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土槿皮乙酸、去氢骆驼蓬碱可以抑制磷脂酰肌醇 3-激酶/蛋白激酶 B/糖原合酶激酶-3β(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虫草素、桔梗皂苷-D具有调控Hippo信号的作用;黄芩素、白藜芦醇抗宫颈癌作用机制则与Hedgehog信号有关。目前,关于中药单体调控宫颈癌信号通路的研究众多,但缺乏系统总结。本研究通过总结中药单体调控宫颈癌相关信号通路,以期为中药单体在宫颈癌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指导,为中医药防治宫颈癌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中药单体宫颈癌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赵娜隋国媛王杰曹慧敏...
    93-97,后插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探讨化瘀祛痰方防治血脂异常的机制。方法 32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于第13周开始,化瘀祛痰方组给予化瘀祛痰方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灌胃4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肝脏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水平;Real time RT-PCR 检测肝脏组织细胞色素 P450 表氧化酶 2J3(Cytochrome P450 oxidase 2J3,CYP2J3)、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 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mRNA 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肝脏组织 CYP2J3、腺苷酸 活化蛋 白激酶(AMP-activ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CPT-1蛋白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脂质沉积显著,可见大量脂滴;肝脏组织内14,15-EET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 CYP2J3、CPT-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AMPK/AMPK、p-ACC/ACC 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化瘀祛痰方及辛伐他汀干预后,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质沉积情况明显改善,脂滴数明显减少;肝脏组织内14,15-EET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脏CYP2J3、CP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p-AMPK/AMPK、p-ACC/ACC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化瘀祛痰方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异常,减轻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其机制可能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密切相关。

    血脂异常环氧二十碳三烯酸脂肪酸代谢化瘀祛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