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信息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信息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匡海学

双月刊

1002-2406

zyyxxbjb@sina.com

0451-82117809,82195331

150040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中医药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是全国创刊最早,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学术信息综合性刊物之一,为国际连续出版物,国家自然科学Ⅰ类期刊,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本刊着重反映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动态和成就,及时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刊登继承有新意,发挥有深度,创新有依据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论文,反映各学科临床研究进展及科研成果的综合性文章及探讨中医药发展方向的文章。辟有:学术探讨、理论研究进展、临床研究进展、中(方)药研究进展、针灸研究进展、临床报道、名医经验、临证体会、中西医结合、制剂研究、实验研究、学术争鸣等栏目,对从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的人员及中医药学员、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颇有裨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胸痛的临床研究

    贾梦丽娄政驰张蕊马国靖...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苍附导痰汤治疗冠心病胸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痰浊闭阻型冠心病胸痛患者153例,按照抛硬币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苍附导痰汤,早晚各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治疗前后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肌钙蛋白(cTnI)、血压、中医症状评分(胸痛、心悸、气短)、胸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87%,74/78)高于对照组(84%,6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I、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心悸、胸痛、气短中医症状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胸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低于观察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玄府理论采用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胸痛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相关症状及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玄府理论苍附导痰汤冠心病胸痛

    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双补增津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

    周艳阳陈立平郭海霞李阳...
    59-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双补增津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52例STC气阴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电针组(枸橼酸莫沙必利 + 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治疗)、中药组(枸橼酸莫沙必利 + 双补增津汤治疗)和结合组(枸橼酸莫沙必利 + 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双补增津汤治疗),每组各38例,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和总积分、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含量、肠道菌群数量、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CSS)的变化情况,比较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和总积分、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含量和SAS、SDS、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肠道内大肠埃希数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多(P<0.05);结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随访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联合双补增津汤治疗STC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显著,二者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运动功能,改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

    子午流注择时电温针双补增津汤STC气阴两虚证复发

    白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

    刘棣文何莉莉崔娜王秋红...
    6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术为常用的大宗药材,具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效.本文综述白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从植物亲缘性及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药性等角度预测白术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发现白术化学成分多样,包含倍半萜类、黄酮类、多糖类、聚乙炔类、酚酸类、苷类等;有抗炎、抗肿瘤、调节胃肠道、抗菌、抗氧化、保肝、保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免疫调节等作用,可用于胃肠道、神经系统及肝脏等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白术内酯Ⅰ、Ⅱ、Ⅲ等内酯类成分及多糖类成分等作为Q-Marker的备选成分.

    白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白术内酯

    针灸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进展

    韦丽君李善霞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慢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女性的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困扰,已成为现今全球严重的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西医主要采用生活方式管理、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手术等方法对SUI进行干预和治疗,单一的常规方法治疗周期长,疗效不甚理想.诸多研究表明,毫针、电针、浮针、温针灸、雷火灸和热敏灸等针灸疗法在治疗SUI疗效确切,基于此,笔者查阅近年来针灸疗法治疗女性SUI的研究成果,发现该病病位主要涉及肾与膀胱,与脾、肺、肝、三焦多个脏腑相关,病机以脏腑功能失调为本,瘀血、痰湿等为其标;治疗时多选用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任脉经腧穴,以经腹部、腰骶部腧穴为主要施治部位,可明显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

    压力性尿失禁针灸疗法盆底功能盆底肌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和机制研究进展

    牟一凡宋长红谢梁震付杨...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优势,在EMs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针灸治疗EMs的临床及机制研究现状,发现针灸治疗EMs的方法较为丰富,以毫针、电针、火针、温针灸及艾灸方式结合西药或中药治疗为主,常用穴位包括关元、中极、三阴交、气海、子宫穴等,其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血管生成、抑制雌激素及其受体表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缓解疼痛等方面.

    子宫内膜异位症针灸临床研究机制研究

    《中医药信息》稿约(2024年版)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