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信息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信息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匡海学

双月刊

1002-2406

zyyxxbjb@sina.com

0451-82117809,82195331

150040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中医药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是全国创刊最早,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学术信息综合性刊物之一,为国际连续出版物,国家自然科学Ⅰ类期刊,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本刊着重反映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动态和成就,及时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刊登继承有新意,发挥有深度,创新有依据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论文,反映各学科临床研究进展及科研成果的综合性文章及探讨中医药发展方向的文章。辟有:学术探讨、理论研究进展、临床研究进展、中(方)药研究进展、针灸研究进展、临床报道、名医经验、临证体会、中西医结合、制剂研究、实验研究、学术争鸣等栏目,对从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的人员及中医药学员、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颇有裨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胃喜润恶燥"理论探讨胃酸分泌减少对胃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

    杜鹏飞赵鲲鹏张秋菊张铭...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认为,胃是阳明燥土之腑,易阳亢而生燥热,需胃中津液的不断滋养濡润,才能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若胃中津液不足,失于润养就易引发胃的病变,故言胃有"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笔者基于该理论,通过深入探讨人体胃酸分泌对胃内微生态系统的影响后发现,胃酸分泌减少不仅能引起胃内大量致病菌的滋生,破坏胃内微生态环境,造成胃部感染,还可抑制胃蛋白酶的产生,导致消化不良.进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揭示了"胃喜润恶燥"理论的科学内涵,使中医辨证更趋微观化,临床论治更加精准化,选方用药更为高效化.

    胃喜润恶燥胃酸分泌减少胃内微生态

    淫羊藿活性成分抗卵巢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李敏刘芳媛丁丹妮韩凤娟...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癌症之一,其病死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淫羊藿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临床常用于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淫羊藿素和淫羊藿次苷Ⅱ,主要从促进细胞凋亡、影响细胞的侵袭和转移、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自噬、促进细胞焦亡等5个方面发挥抗卵巢癌作用,可见淫羊藿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卵巢癌.

    淫羊藿苷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Ⅱ卵巢癌作用机制

    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探讨中医药防治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路晓培丁康谭妍妍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以慢性肠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线粒体是细胞中的重要器官,研究发现,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产生减少、氧化应激加剧等现象可能促使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引起肠道黏膜屏障的受损,导致IBD的发生,并加速炎症进展.中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修复线粒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潜力.因此本文基于线粒体功能对中医药防治炎症性肠病进行总结梳理,发现中医药对线粒体具有缓解氧化应激、调控线粒体自噬等作用,从而发挥抗炎、抗氧化、减轻肠黏膜损伤、延缓病情的作用,且中医药调控线粒体DNA(mtDNA)突变涉及到的炎-癌转化机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火麻仁中水溶性活性蛋白质与糖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关枫任欠欠付起凤刘磊...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麻仁为药食同源中药,应用历史久远,含有丰富的火麻油、大麻素类、木脂素酰胺类、火麻蛋白、多糖等成分,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在食品和医药领域都表现出较好的开发前景.笔者通过查阅近10年火麻仁的相关文献报道,对其主要水溶性活性蛋白质与糖类的最新研究进行了分析整理,发现火麻仁蛋白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主要由天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构成,具有通便、抗疲劳、抗衰老、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可通过碱提(酸沉)法、盐析法、酶解法等方法提取纯化,毒理学研究证实其应用较为安全;火麻仁中水溶性总糖含量约为3%~6%,主要具有免疫调节及抗氧化作用,可通过微波辅助提取进行制备,但相关单糖组成、糖链连接等结构研究还未深入开展.

    火麻仁活性蛋白质水溶性总糖制备工艺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