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

张伯礼

半月刊

1001-1668

jtcmcn@188.com

010-64013162,64014411-304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医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建国以后我国中医药学术界创刊较早、发行量最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的学术刊物之一。本刊始终坚持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同时推动和关注中医现代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的正确办刊方针。本刊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家级核心期刊,并多次在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当代价值、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

    张思芊胡峰朱华旭张宗明...
    1417-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中医药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是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贸易强国建设,以及全球医疗体系融合发展、实现国际科技对话的需要.中医药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医药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亦存在发声渠道受阻、话语主体缺失、话语语境制约、叙事信息流逆差的现实困境.基于此,从四个维度提出构建中医药对外话语体系的现实路径,即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提高中医药在海外的认可度;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中医药海外影响力;加强中医药国际贸易,增强中医药海外话语权;提升中医药国际化传播效能,增强中医药在海外的美誉度.

    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国际化对外话语体系国际传播

    案例推理框架下的方证辨证探析

    原文静赵进喜孟庆刚
    1423-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推理是认知科学领域中的一种从经验中推理从而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具有知识获取容易、操作步骤简单、推理效率可随经验累积提高等优势.方证辨证是以方剂的适应病证范围、病机、治法、禁忌证等为依据为当前病证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辨证施治方法.从概念、适用领域、实施步骤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方证辨证的概念属于案例推理的范畴,中医临床诊疗属于案例推理的适用领域,方证辨证的步骤与案例推理的步骤一致.基于案例推理方法的特点分析方证辨证的优势、局限性及辨证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提升方证辨证能力的四个策略,包括积累方证经验、培养抓主症能力、积累规则库以提升随症加减的能力、提升评估治疗方案效果并获取对应反馈的能力,以期推动方证辨证的临床应用.

    案例推理方证辨证主症辨证论治

    珍贵文献 临床科研必备《中医杂志》光盘合订本

    1427页

    张之文"调气津、开玄府、透窠囊、防癌毒"治疗肺结节经验

    陈敏刘文平余阳冯全生...
    1428-1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张之文教授治疗肺结节的临证经验.认为肺结节病机为气津不布、玄府郁闭、痰瘀互结、蕴久化毒,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为本,痰、瘀、毒为标.根据病机演变,提出"调气津、开玄府、透窠囊、防癌毒"的动态诊疗思路,包括调气津、安五脏,治以自拟方调气化痰汤加减;开玄府、通气血,治以自拟方开玄通郁汤加减;透窠囊、散结滞,治以自拟方透囊散结汤加减;扶正气、防癌毒,治以自拟方参芪扶正解毒汤加减.以上四法既可单独使用,亦可多法联用,或序贯使用,为肺结节中医辨治提供了思路.

    肺结节玄府窠囊名医经验张之文

    朱宗元运用通治方合剂治疗颈胃综合征经验

    奥晓静朱宗元
    1434-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朱宗元教授运用通治方合剂治疗颈胃综合征的临证经验.颈胃综合征同时具有颈椎病症状及胃肠道症状,其病位在颈、胃,病机以颈项经络痹阻为本,胃失和降为标.临证主张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循经论治颈椎病颈肩疼痛及活动受限、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自拟颈椎通痹方以通络解痉;胃肠道症状多见胃失和降兼寒热错杂之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常用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寒热并调、和胃降逆.在此基础上,强调颈胃综合征应标本兼顾、颈胃合治,将颈椎通痹方、半夏泻心汤合方化裁而成通治方合剂,并提倡小剂量用药、活用药组以发挥协同增效或减毒之用.

    颈胃综合征经络痹阻胃失和降名医经验朱宗元

    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疗效评价领域的应用与思考

    王思成田佳星张颖张博荀...
    1438-1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系统分析目前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疗效评价研究结果及其推广困境,认为队列研究作为观察性研究方法,更适用于评价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这类复杂且个体化的干预措施.结合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特点与相关实践,针对性地提出将以"态靶辨治"为核心、"分类-分期-分证"为框架的糖尿病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作为顶层设计,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围绕重视个体化防治、长周期多维度评价疗效,深入探讨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于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疗效评价的优势与价值,以期为糖尿病中医药防治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队列研究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药疗效评价

    象思维视域下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缺血性中风的病机与治疗

    王柳丁梁晓陈一帆刘悦...
    1443-1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思维是构建中医学人体生命模型的关键思维方式,气机升降理论是象思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体现.基于气机升降理论,从"土衰-木郁-火亢"的象思维视域下诠释缺血性中风病机,认为气机升降失调导致的"中央土衰,湿聚成痰""东方木郁,风动血瘀""南方火亢,火毒炎上"是缺血性中风的发病基础.结合"药类法象"探讨缺血性中风的治法及方药,以风药升己土、乙木,使痰瘀行,以寒药降甲木、戊土,使火毒清,以期恢复缺血性中风的气机升降,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诊疗提供思路.

    缺血性中风象思维气机升降一气周流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的研制

    黎创徐鹏田瑞敏曹肇睿...
    1449-1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为中医湿证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明确中医湿证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涉及的概念及其内涵,构建理论框架,建立中医湿证动物模型评价的维度.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纳入的动物实验类文献,构建湿证动物模型评价宏观条目池,筛选并提取核心条目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基于文献研究结果形成专家重要性评分问卷,分析各条目得分的重要程度分布、重要性均值、变异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综合文献分析、专家重要性评分及专家具体意见,删除不能满足"重要性评分均值≥2.04""变异系数≤30%""文献评价中出现频率≥2%"三个条件中至少一个的条目,初步构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结果 以神态形态、自主活动状态、体表特征、饮食、二便、舌象、运动行为学评估作为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的7个维度.经过筛选共纳入文献348篇,形成包含72个条目的饱和条目池,筛选优化后获得38个核心条目,因子分析抽取16个公因子,进一步聚类分析成2类,分别命名为"湿从热化证"和"湿从寒化证".专家重要性评分结果表明,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59(P<0.05),提示专家整体意见趋于一致,协调程度高,结果可靠.其中,至少50%专家认为"非常重要"的条目为舌苔厚腻、肛周污秽、大便溏薄、懒动、大便不成形、神态萎靡6条,所有条目重要性评分均值的中位数为2.04(1.73,2.37)分.变异系数范围为19.73%~53.38%.经过专家评价,最终形成了包含33个条目的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及相应的评判湿证成模标准.结论 中医湿证动物模型宏观评价工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信度及可操作性,经实测数据考评其特性后可供湿证动物实验过程中评估使用.

    湿证动物模型模型评价工具专家重要性评分

    电针结合点刺放血、拔罐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40例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秦懿囡杨丽红白杨徐天宇...
    1458-1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点刺放血及拔罐辅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急性期对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IFP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病程≤10天的急性期予以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病程>10天的恢复期予以电针及闪罐治疗,每周5次.治疗组急性期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针刺患侧的星状神经节、耳甲腔迷走神经刺激点、翳风、听会,翳风、听会连接电针仪,每日1次;翳风点刺放血后拔罐,每周2次;恢复期治法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至发病45天.主要结局指标为多伦多面部评分系统(SFG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House-Brackmann(H-B)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H-B分级Ⅰ级病例数,并记录两组的不良事件.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第10天、第30天、第45天SFGS评分升高(P<0.05),发病后第30天、第45天H-B分级降低(P<0.05),发病后第30天、第45天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心理(FDIS)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SFGS评分在发病后第30天、第45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分级在发病后第30天、第45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45天FDIP评分,发病后第30天、第45天FD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组H-B分级Ⅰ级者77.50%(31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22例)(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IFP急性期采用电针结合点刺放血拔罐疗法能改善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面神经功能电针刺络放血拔罐随机对照试验

    基于复杂网络与线性回归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见躯体症状与五态人格、情绪症状的相关性

    李自艳刘鑫子尹冬青朱虹...
    1464-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躯体症状、五态人格、情绪症状之间的关系,为B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纳入BD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自制躯体症状调查表调查出现频次>20%的躯体症状,将其得分作为躯体症状评分,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症状,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价患者躁狂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患者焦虑症状,五态人格测验量表评价患者五态人格,包括太阳人格、少阳人格、阴阳和平人格、少阴人格、太阴人格得分.采用复杂网络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躯体症状得分与五态人格得分、HAMD评分、YMRS评分、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BD患者269例,出现频次>20%的躯体症状有19个,前3位是乏力(152例,56.51%)、口舌干燥(137例,50.93%)、喜冷饮(112例,41.64%),躯体症状评分为[7.0(0,10.0)]分;YMRS评分为[3.0(0,7.5)]分;HAMD评分为[11.0(5.0,18.0)]分;HAMA评分为[6.0(2.0,10.0)]分.五态人格中,太阳人格[10.0(7.0,13.0)]分;少阳人格[10.0(7.5,13.0)]分;阴阳平和人格[5.0(3.0,7.0)]分;少阴人格[13.0(10.0,16.0)]分;太阴人格[14.0(9.0,18.0)]分.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显示,BD患者躯体症状与太阴人格得分(r=0.23)、HAMD评分(r=0.21)、YMRS评分(r=0.13)呈正相关;太阴人格得分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17),与YMRS评分呈负相关(r=-0.03).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躯体症状得分与HAMD评分(β=0.138,P=0.003)、YMRS评分(β=0.128,P=0.006)、太阴人格得分(β=0.182,P<0.001)呈正相关.结论 抑郁、躁狂、太阴人格是BD患者躯体症状的独立风险因素,五态人格中太阴人格与BD患者的躯体症状关系密切.

    双相情感障碍躯体症状五态人格抑郁躁狂太阴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