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造技术与机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造技术与机床
制造技术与机床

梁玉

月刊

1005-2402

edit@mtmt.com.cn

010-64739683/79

100102

北京朝阳区东直门外望京路4号

制造技术与机床/Jour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Machine To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月刊,是中国机床行业及制造技术领域的专业性期刊,创刊于1951年8月。主要栏目有:国内外动态、综述、设计与研究、工艺与检测、改装与维修、管理技术、商务桥梁、企业之窗、数控专栏等。本刊是境内外厂商了解中国机械制造业市场、向用户介绍产品的好平台,欢迎广大读者或厂商踊跃订阅、投稿或刊发产品宣传广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插铣钛合金整体叶轮流道切削力的研究

    高绪寅姜增辉王书利张莹...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合金整体叶轮是通道类复杂零件,在传统铣削粗加工流道过程中铣刀由于悬伸较长,容易发生变形和振动,切削效率较低.采用插铣加工整体叶轮流道,铣刀沿刀具轴向进给,铣刀变形和振动较小,因此可采用较大的铣削宽度和进给量,切削效率较高.建立了插铣加工钛合金整体叶轮流道的仿真模型,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铣削速度、铣削宽度和每齿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回归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铣削宽度对铣削力的影响最为显著,铣削参数对插铣三向切削力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均为ae>fz>vc.可通过适当增加每齿进给量提高切削加工的效率.

    插铣整体叶轮钛合金铣削参数铣削力

    框类薄壁件装夹布局与加工参数研究

    张新运董建曹岩王泽箫...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空隔框类薄壁件在铣削加工中极易产生变形等问题,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研究了铣削过程中装夹布局和铣削参数对薄壁件加工变形量的影响.首先根据装夹有限元模型,分析装夹位置和夹紧顺序对薄壁件变形量的影响,并在装夹仿真的基础上建立了铣削加工模型,设计正交试验得到不同铣削加工参数下薄壁件的变形量;其次以仿真数据为样本,使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装夹布局和铣削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仿真与实验数据比较符合,最小偏差为 4.38%,最大偏差为 9.3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仿真试验辅助选取薄壁件的铣削加工参数,能充分地提高航空薄壁件的加工质量.

    薄壁件ABAQUS铣削遗传算法

    激光工艺参数对H13钢表面淬火层组织及性能影响

    明智姚芳萍姜传熹王起来...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激光工艺参数组合对H13 钢激光淬火改性层的影响,文章设置了 7 组对照实验,对改性层的截面宏观形貌、物相组成、微观组织结构、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具体对比了过烧熔凝与淬火后的组织及性能区别.结果表明,增大激光功率或减小扫描速度均能有效提高淬火区的深度和宽度,但当参数组合达到一定的界限时,会产生过烧熔凝现象,影响工件表面平整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长或扫描速度的降低,改性层组织由不完全相变组织转变为完全相变组织;当达到一定的界限时析出的部分碳化物呈结节状特征;过烧熔凝会产生铸态枝晶组织.截面硬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或扫描速度的降低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最高硬度出现在次表层区域;铸态枝晶组织相较于淬火组织使硬度显著增加.随着磨损时间的增加,激光淬火试样的磨损失重递增范围减小,磨损方式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激光淬火过烧熔凝淬火区铸态枝晶

    TC4钛合金短电弧钻孔工艺性能研究

    付斐胡国玉张晟晟王家豪...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小孔钻削的加工效率和尺寸精度,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高效的管电极短电弧钻孔方法.然而,由于电弧放电能量过大与进给速度不匹配,使得高效、高尺寸精度的小孔加工困难重重.文章揭示了基于脉冲电源的短电弧钻孔的工作原理,分析了SEAD的电压电流波形和截面形貌.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电极极性、电压、脉冲频率、占空比和电极进给速率对材料去除率(MRR)、电极相对磨损比(REWR)、平均直径和锥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实验,得到了小孔SEAD参数的最优组合,验证了小孔SEAD的加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加工参数下,小孔SEAD的材料去除率最高,为 84.51 μm/s,电极相对磨损比较低,为 29.34%.加工小孔的最小平均直径和锥度分别为 698.49 μm和 0.001 1°.

    短电弧钻孔电弧放电材料去除率电极相对磨损比平均直径锥度

    基于改进A*算法的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

    蒋承杰朱华谢瑶汪红星...
    33-3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为传统A*算法规划移动机器人的行驶路径,存在寻路时间较长、算法遍历节点数和路径转折次数较多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A*算法.首先,计算移动机器人周围环境中障碍物所占比例,利用环境障碍率来改变启发函数在不同环境下的权重;其次,通过关键点选择策略,删除路径中冗余节点和转折点;然后,优化open表中节点数目,删除表中早期加入的节点和估值较大的节点;最后,在Matlab中的仿真实验显示,2 种不同实验环境下,与传统A*算法相比,改进A*算法的路径规划时间分别缩短了 57.14%和 55.56%,转折次数分别减少了 37.5%和50%,遍历节点数分别减少了 57.46%和 76.19%,路径长度分别减少了 0.003%和 0.04%.实验证明,改进的A*算法可有效缩短路径规划的时间、路径的转折次数和算法遍历节点数.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A*算法栅格地图

    基于Matlab的8R机械臂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任建华王键冯泽民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凿岩机械臂快速精确到达预定姿态,文章以 8R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D-H方法建立其关节坐标系并推导出凿岩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在Matlab中利用工具箱函数通过编程建立其运动学模型,通过代入位姿角度验证求解的正逆运动学的准确性.利用蒙特卡洛算法模拟机械臂实际工作空间并对机械臂不同位形间的关节角度进行轨迹规划仿真,仿真出的工作空间图形和路径点位形处的关节位置、速度、加速度曲线结果都能满足机械臂进行凿岩的工作需求,为后面机械臂的孔序规划和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凿岩机械臂运动学分析Matlab工作空间轨迹规划

    超大规格GH4169高温合金螺栓成形工艺及模具结构优化

    刘乐殷银银金宏关悦...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规格GH4169高温合金螺栓成形难度大、模具易开裂寿命低等问题,研究其成形工艺及模具结构.结合金属塑性成形理论,提出其成形工艺方案.采用Deform-3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提出的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中的载荷-行程曲线、金属流动规律等,根据成形工艺,设计并优化相应模具结构,最后进行了工艺试验.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成形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揭示了GH4169高温合金螺栓成形过程的变形机理.采用双层预应力组合凹模时,模具出现开裂,模具结构优化后采用三层预应力组合凹模满足成形要求,模具寿命较高,小批量试制的GH4169高温合金螺栓锻件充填饱满,所获数据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提出的GH4169高温合金螺栓成形工艺和模具结构是可行的,成形出的高温合金螺栓符合航天领域实使用要求,为大规格GH4169高温合金螺栓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实际生产及其他相似零件具有指导意义.

    GH4169高温合金数值模拟模具结构工艺试验

    基于深度学习的装配零部件识别与定位方法

    盛彬王晨升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 4.0 和中国制造强调智能化生产与装配,而在机床加工装配过程中存在装配零部件识别与定位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基于轻量化网络、注意力和信息融合机制,提出一种零部件识别与定位算法LAI YOLOv5.首先,在YOLOv5 网络结构中通过对卷积层进行轻量操作,有效解决神经网络参数量多、浮点运算量大、显存占用高和实时检测速度慢的问题;然后在主干网络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增加特征提取的倾向性,提升被检测物体的显著度;最后在特征融合网络中增加跨通道信息融合机制,增强特征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算法相比,在模型结构方面,改进后的LAI YOLOv5 算法参数量和网络层数分别减少了约 45.98%和 28.46%,浮点运算量减少了约 55.82%,显存占用降低了 15.51%,训练时间缩短约 32.27%.同时,训练精确度达到 96.80%,训练覆盖率达到 95.01%,实时检测效率提升至 100.739 fps,检测准确率高达 98.62%.

    零部件装配深度学习识别与定位轻量化YOLOv5

    基于残差网络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樊立萍张晗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在面临复杂工况时出现的特征提取不足、分类器选取困难、诊断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神经元网络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并用于电机轴承的故障诊断.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将轴承振动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作为输入数据集;然后,在残差网络中构建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提取故障样本不同尺度下的特征;最后,将轴承数据集输入到网络中,实现特征提取及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残差网络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可以有效提取信号特征,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小波变换残差网络多尺度特征融合

    自适应加权Savitzky-Golay滤波的轴承早期故障特征提取

    丁艺刘韬王振亚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轴承早期故障特征通常不明显,且受复杂工况和外源振动等因素影响,易被外部噪声干扰.Savitzky-Golay滤波器的高计算效率和固有特征保留能力,非常适用于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故障特征提取,但目前参数选取标准鲁棒性不高限制了其工程应用.针对轴承早期故障特征提取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加权Savitzky-Golay滤波的故障提取方法.首先,给出了S-G滤波的参数自适应选择顺序.其次,结合S-G滤波器结构特点,确定了基于窗长的进行自适应权重分配框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验证了自适应参数优选和加权处理后的S-G滤波能准确高效地获取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轴承早期故障特征.

    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Savitzky-Golay滤波参数优化自适应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