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环保
能源与环保

王春林

月刊

1003-0506

zzmttg@163.com

0371-67575989

450001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17号

能源与环保/Journal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州煤炭》重点刊登介绍煤炭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新产品的文章和信息,兼容经营管理。面向煤炭系统和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为双月刊,彩色封面,国际标准大16开本,112页,月下旬出版,自办发行。每期定价10元,全年6期6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矿生产区周边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分析与治理技术

    李晓艳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体环境受污染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利用物理化学技术与生物治理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治理煤矿生产区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在分析重金属污染情况后,考虑到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出现降解、沉淀、氧化以及吸附反应,根据水体环境实时变化特征,利用物理与化学治理技术实施过滤、物理吸附、土壤淋漓以及化学固化操作.同时,利用水中微生物种群,通过生物治理的方式,消纳、转移重金属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水中的锰、铁以及铬等重金属元素均能高效地治理、去除.

    煤矿生产区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水体环境治理吸附反应评价因子

    沿空留巷工作面新老采空区瓦斯综合抽采技术

    王树军李乾荣
    76-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沿空留巷应用愈加普遍,但在应用中挡矸支架在方便挂模注模的同时,形成抽屉式的半封闭空间,容易积聚瓦斯.此外,由于无煤柱隔离,首采面到末采面会逐渐形成一个大采空区.老采空区瓦斯受到二次甚至多次采动影响,连通新采空区积聚瓦斯一并快速涌出,导致瓦斯超限风险频发,甚至酿成瓦斯事故.为此,进一步优化了长钻孔瓦斯治理技术,一方面,采用走向高位钻孔抽采裂隙带瓦斯;另一方面,施工倾向高位钻孔至老采空区顶板裂隙带,持续抽采新老采空区瓦斯,最大限度降低采空区及其顶板裂隙带瓦斯存量.通过新老采空区瓦斯综合抽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显著.

    沿空留巷高位钻孔上隅角采空区瓦斯

    丰阳煤矿沿空掘巷煤帮瓦斯卸压范围研究

    张钦尹亚辉孟亚周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沿空掘巷技术可以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降低巷道维修成本,减少掘进工作面局部防突工程量,促进矿井安全生产.为保证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做到科学合理,以丰阳煤矿11104回风巷煤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非稳定流场内掘进巷道煤壁内煤体瓦斯含量的变化趋势,计算了卸压带宽度.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排放瓦斯后的瓦斯含量降低区宽度可以用巷道宽度的3~4倍进行估算,11104回风巷沿空条带煤柱卸压带宽度至少13~16 m;沿空条带煤体有效卸压范围只包括破裂区和大部分塑性区,计算出丰阳煤矿11104回风巷沿空条带煤体的理论卸压宽度达20 m;确定11104回风巷沿空掘巷条带煤体有效卸压宽度达30 m,11104回风巷下帮20 m范围内已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沿空掘巷煤体卸压条带煤体丰阳煤矿

    柴达木盆地尕斯地区水下古隆起滩坝成因机制及控藏模式

    唐丽王文卓高明龙国徽...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滩坝是重要的油气藏储集体,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水下古隆起构造上的滩坝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较少,尚待进一步揭示.通过岩心分析、镜下观察、井震解释等手段,重建了柴达木盆地尕斯地区水下古隆起滩坝的古沉积环境,明确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沉积岩石特征,揭示了滩坝的形成机制,建立了滩坝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尕斯地区上干柴沟组(N1)水下古隆起构造主要发育滨浅湖相沉积体系,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②研究区古地貌西北高、东南低,滩坝主要接受来自砂西—红柳泉的阿拉尔物源沉积,同时受到波浪和沿岸流的作用,发育大面积的滩砂体.③尕斯古隆起发育于新生代之前,且产生了大量断层,其滩坝砂体在平面上分布较广,砂体厚度小;在垂向上为旋回叠置分布,呈弯曲的"条带状".④尕斯地区油气藏为古隆起、断层、滩坝砂体共同控制的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古隆起滩坝成因机制控藏模式

    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沉积相研究

    向威王晓飞崔维平欧阳帅玉...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相分析是恢复古地理环境、进行油气储层、烃源岩和盖层预测,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的常用手段之一.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精细解译,结合岩心、录井、常规测井与相关实验等资料,在岩心刻度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理论方法为指导,对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的岩性、岩石序列组合和沉积构造等进行了识别,并以此为相标志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新近系的沉积相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从琼东南盆地新近系高清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共识别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等共5类岩性,岩性较为复杂,整体粒度较细,粒径跨度很大,垂向上岩性呈现明显的旋回性.②根据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高清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中不同形态线条的组合方式,结合倾角矢量模式,共识别出5类层理类型(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块状层理),此外还识别出了钙质结核和生物扰动构造.③琼东南盆地松涛隆起新近系沉积环境总体为滨—浅海相、半深海和深海相沉积,局部层段发育浊流沉积;沉积演化规律表现为在渐新世晚期陵水组沉积时期全区发生海进,接受了滨海三角洲为主的各类沉积作用;到中新世早期的三亚组和梅山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逐步由滨岸沉积环境过渡到浅海和半深海沉积;至黄流组和莺歌海组沉积期海水进一步加深,出现了半深海和深海沉积;而到莺歌海组沉积末期,发生了缓慢的海退,逐步变为半深海沉积.

    沉积环境沉积相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松涛隆起琼东南盆地

    油井选择性堵水剂研究进展及作用机理

    刘江海钟立国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油田水驱开发的进行,油井高含水是油田后期普遍面临的问题,针对油井高含水的治理难题,分析调研了目前研究与应用较广泛的油井选择性堵水剂,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聚合物类堵水剂、泡沫与稠化油堵水剂、体膨类堵水剂、乳化沥青堵水剂以及纳米乳液堵水剂,介绍了 5类选择性堵剂的构成,总结了堵水剂的室内研究情况与油田的实际应用效果,详细分析了 5类选择性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吸附、捕集和堵塞机理、贾敏效应、膨胀以及架桥和黏连封堵,对比了每种堵水剂适用的油藏条件,展望了堵水剂的发展趋势,以对油田的选择性堵水研究理论与应用提供参考.

    堵水选择性堵水剂作用机理

    南川地区陶粒页岩地质特征及煅烧制度研究

    郭宇牟佳佳李勇周琴...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粒产量不足是这一多功能矿物材料大规模、持续性应用于绿色建材领域的瓶颈.以重庆南川地区富页岩层位为对象,研究区龙马溪组(S1l)中下部页岩在煅烧试验后膨胀系数N平均=4.1(边界品位N>2).基于XRF、岩矿鉴定、SEM扫描电镜显示具膨胀性页岩特征,w(SiO2)约为62%、w(Al2O3)约为 19%、w(Fe2O3)约为 7%、w(CaO+MgO+K2O+Na2O)约为 8.5%、TOC 约为 0.86%,矿物组合特征为石英+绿泥石+伊利石+斜长石,制备的页岩陶粒矿物组合为石英+赤铁矿+变质矿物.页岩矿物颗粒的定向排列和特殊结构对膨胀性具有促进作用.根据正交试验、单因素变量控制试验优化研究区煅烧制度为:粒径12~15 mm、升温速率12℃/min、煅烧温度1 200 ℃、保温时间20 min.研究可为区内陶粒用页岩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陶粒页岩矿产资源龙马溪组正交试验煅烧制度

    自密实固化土基坑回填影响因素研究

    王怀勇陈春雷高磊
    119-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密实固化土是将建筑废土与固化剂拌合后形成的一种土体,固化前土体由于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能较好地控制回填质量,固化后土体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可用于基坑肥槽回填.这种技术节省了建筑材料,又能废物利用,应用前景广阔.以南京河西某基坑工程为依托,对现场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掌握土体以及其固化后物理力学参数,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基坑回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自密实固化土相关参数对周围环境以及回填土体表面沉降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对回填土表面沉降影响最大的土体力学参数,并提出可以减小回填地表沉降的工程建议,可为实际基坑肥槽回填施工提供参考.

    自密实固化土基坑回填数值模拟土体沉降水平位移

    济宁煤田鹿洼煤矿上组煤层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张立川许光泉陈洪年孙洪乐...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鹿洼煤矿已开采上组煤20余年,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变化,为了总结影响鹿洼煤矿上组煤开采的水害因素,在研究济宁煤田和鹿洼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上组煤层开采的充水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多年监测数据,利用"大井法"公式反演求解了导水裂隙带含水层渗透系数,采用解析法和比拟法预测了矿井涌水量.研究结果表明,鹿洼煤矿开采上组煤的主要充水水源为第四系下组下段孔隙水、老空水、侏罗系砂砾岩水、3煤顶底板砂岩水、三灰水和奥灰水,主要充水通道为断层、采动裂隙、封闭不良钻孔、岩溶陷落柱等;采用解析法预测的上组煤层正常涌水量为158.5 m3/h,符合矿井实际,但建议采用比拟法预测的上组煤层正常涌水量219.23 m3/h,最大涌水量328.85 m3/h,提出了矿井水害防治建议.

    济宁煤田鹿洼煤矿上组煤水文地质水害防治

    煤矿精细地层模型反演技术研究

    任永强杨歌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三维地质建模中煤层厚度及顶底板岩性准确刻画的难题,提出在传统"点"和"线"数据插值为主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基础上,加入三维地震数据作为约束,基于全局插值方法的径向基函数,用"点"和"线"数据对"体"数据精细解释层位进行校正,以校正后的精细地层框架为基础,基于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对煤系地层进行了岩性及厚度预测,分析了校正前与校正后地层框架为约束的反演结果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校正后的反演结果与实际资料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相较于未校正的反演结果,校正后的反演结果相对误差降低10%,校正后的结果与真实值之间误差控制在0.1 m以内,说明校正后的反演结果与实际水平钻孔结果吻合较好,能够精确刻画各岩性厚度及其空间展布情况.通过分析校正后的反演数据结果发现,地质岩性模型的精度得到极大提高,提高了钻孔间地层信息的准确度,在锦界煤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地层框架地质统计学反演岩性模型锦界煤矿三维地质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