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造业自动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造业自动化
制造业自动化

黎晓东

半月刊

1009-0134

ma@riamb.ac.cn

010-82285780

100011

北京德胜门外教场口1号

制造业自动化/Journal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主办,国家机械工业局主管,1979年创刊。主要刊载制造业自动化领域所取得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新方法以及自动化技术应用成果、科技动态与信息等。常设栏目有:专家论坛、先进制造技术、CAD/CAM/CIMS、生产自动化、自动化技术与装置、控制与检测、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产业动态等。读者对象为从事制造业自动化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企业技工、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多机械臂系统协同避障路径规划的无序关系优化方法

    王清珍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机械臂路径规划时受到障碍物影响,导致避障路径协同规划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人工势场法的多机械臂系统协同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在分析多机械臂运动性能基础上,为确定各机械臂末端位置与姿态之间的无序对应关系,运用随机函数,并结合人工势场法原理,通过增大目标位置使引力大于斥力,修正斥力势场函数,实现对多机械臂系统协同避障路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路径规划效果.

    多机械臂协同避障路径规划人工势场法修正

    六自由度机器人工具端力学参数校准试验设计

    牛南南李本旺甘雷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六自由度机器人工具端的力学参数校准难、精度低和操作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跟踪技术与力学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工具端力学参数校准方法,研制了一种六自由度机器人多功能简易校准试验用工装夹具,基于DH参数法构建了机器人工具端力学参数校准模型.在KUKA 公司的KR 210-R2700产品上进行了方法验证,并进行了不确定度研究分析,试验结果数据验证了校准方法的可行性和一致性.

    六自由度机器人机器人工具端力学参数校准试验

    复杂产品离散型柔性生产线建模与优化方法

    丁朝臣卫青延闫华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产线效率低、生产等待时间长、资源利用不均衡等实际问题,围绕柔性产线、资源赋权、动态执行、实时监控等协调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将订单、工艺、产能、节拍、配送、生产单元和缓冲区等生产要素有效地集成起来.以数据为抓手,将生产单元抽象一个可递归的排队系统,提出了"产线排队理论"、启发式算法和缓冲区"buffer"设置,以生产线本或交付周期为目标,给出了离散型生产线建模流程和优化方法,实现产线作业的精准管控.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某柔性生产线中进行了实际验证.

    离散型生产线事件排队缓冲区仿真优化

    搅拌摩擦焊接机床轨迹时间优化及其拐点切向跟随方法研究

    周虎付祖超酆兆辰朱志雄...
    89-9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搅拌摩擦焊接机床在加工过程中路径变化较剧烈部位存在机械振动和路径偏移问题,考虑运动学的约束,使之以指定的进给速度加工高质量无飞边焊接件,通过对搅拌摩擦焊接机床机电系统架构进行分析,以实现焊接过程的多轴联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搅拌头倾角变化对焊接精度影响规律,给出拐点切向跟随运动的控制方法;最后,对基于粒子群算法(PSO)高阶插值函数轨迹规划器进行了研究,以实现多轴系统的协调运动控制.利用MATLAB软件做了仿真实验,并将其运用于搅拌摩擦焊接机床的焊接实验中,研究表明:应用该优化控制方法,在确保最终轨迹的同时,明显提高了搅拌摩擦焊接机床的加工效率,搅拌头末端的稳定性.

    搅拌摩擦焊接运动控制切向跟随粒子群算法轨迹规划

    基于FEM-DEM的压气机叶片喷丸强化数值模拟研究

    张洪伟高师曹钢闫锡超...
    95-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有限元与离散元(FEM-DEM)相耦合的方法,建立了喷丸强化过程仿真模型,获得了表面覆盖率与丸粒数目之间的关系曲线,基于规则钛合金局部模型,研究了喷丸强化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丸粒直径、喷丸速度和表面覆盖率)对残余应力场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针对实际叶片结构,根据不同特征区域和局部表面曲率特征,分析了残余应力场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大工艺参数可以获得更好的残余应力分布.然而,当工艺参数过大时,喷丸强化效果会被削弱,表面粗糙度增加,导致残余应力松弛现象出现.此外,在相同喷丸工艺参数下,不同压气机叶片区域的表面曲率特征对喷丸效果影响较大,曲率较大时产生的残余应力场分布较浅,而曲率较为平滑的区域可以获得更佳的喷丸强化效果.

    压气机叶片喷丸FEM-DEM耦合残余应力表面粗糙度

    多孔特性下的烟叶烘烤热质流输运建模与仿真

    郭泽华曹阳刘典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探究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随热流场变化的影响规律,提高该数学模型的可用性,以烘烤中的烟叶为研究对象,基于烟叶多孔特征建立烟叶时-空域物理特性变化的烘烤热质流输运模型,利用CFD技术对变黄期、定色期和干筋期三个时期密集烤房装烟室压力场、气流场、温度场以及烟叶水分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开展烘烤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数值模拟和烘烤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的温湿度数值曲线拟合程度较好,温度的试验值与仿真值相对误差在0~2.95%,相对湿度的相对误差在0~7.26%,试验值与模拟值基本吻合,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烘烤过程中温度和水分分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烤房内部环境是可行的.

    烟叶烘烤数值模拟孔隙率CFD热质流输运

    基于协同优化的电力物资智能仓储系统

    王曼胡欢曹祖亮郭胜辉...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设施直接服务于国计民生,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对电力物资储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在对堆垛机和自动导引小车运行路径进行协同优化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协同优化的电力物资智能仓储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设计系统的有效性和任务完成时间上的优势.

    堆垛机自动导引小车路径规划协同

    共享充电桩交易管理平台中的区块链技术应用

    周奕冯庆燎余飞鸥庞建军...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动汽车共享充电桩的共享交易以及充电管理等需求,在对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共享充电桩交易中的适用性分析基础上,提出并设计基于区块链的充电桩共享交易平台.构建了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和共识机制,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和交易流程,搭建了基于区块链的共享充电桩交易管理系统.以电动汽车用户、综合楼宇和光伏用户、其他充电桩用户为共享主体构建应用场景开展实例分析,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

    区块链充电交易共享充电桩交易平台

    计及可靠性提升的含多微能网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

    任勇史敏杰陈宝华王伟...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户侧电/热/气等能源和负荷以微能网形式接入配电网已成为发展趋势,微能网的接入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针对含多微能网配电网,提出一种面向供电可靠性提升的故障恢复策略.结合微能网模型及辐射状配电网模型,分析了含多微能网配电网典型结构;考虑故障影响分区以及微能网优化调度,提出了面向可靠性提升的含多微能网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以停电损失与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多微能网孤岛运行优化调度模型.算例分析表明,微能网并网对配电网可靠性有提升作用,故障期间通过微能网的优化调度能够有效减小停电损失.

    微能网配电网可靠性提升故障恢复

    依托报文识别的变电站告警信息提取方法

    吴英
    127-13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变电站告警信息已无法满足智能化电网的需求,为提高告警信息的处理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报文识别算法的变电站告警信息处理方法.首先,通过图像预处理技术,将告警信息窗口进行降噪处理,减少噪声干扰,提高信息识别效率;其次,通过边缘检测技术,对告警信息窗口的文字信息进行定位,提取主要文字信息窗口,提高识别速度;接着,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提取的文字信息窗口中的内容进行识别,提取告警信息;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进行变电站告警信息处理,实现智能化告警信息处理.实验结果证明,对于告警信息处理效率满足实际要求,具有一定实用性.

    告警信息报文识别算法图像预处理技术边缘检测技术卷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