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教育科研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教育科研
安徽教育科研
安徽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岳西县茶文化研学旅游市场调查与产品开发研究

    方润霞
    96-9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国家大力推动研学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已经将研学旅游活动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安徽省岳西县是一个古老的茶区,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岳西县发展茶文化研学旅游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本地茶文化研学旅游存在岳西县茶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较小;景区相关设施设备不够完善;市场同质化严重,缺乏当地特色;旅游活动形式单一,产品类型不够丰富等问题.提出优化策略:第一,要提高景区宣传力度;第二,要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第三,要丰富内涵,树立研学旅游品牌;第四,要创新形式,丰富研学活动种类.

    岳西县茶文化研学旅游旅游产品

    县域中职学校食育开展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

    夏友稳邱昌坤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育是指通过教育和宣传,培养人们关注食品安全、营养健康、食物文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加强食育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五育并举"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健康合格公民的需要.而中国虽然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但是食育仍处于长风浩荡启新程的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就县域中职学校食育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初步的改善方案,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县域中职学校食育的蓬勃发展,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县域学校食育现状策略初探

    利用"巢文化"进行中学生国防教育的实践

    王良胜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学生国防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利用乡土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实践,对于实现国防教育目标,完善学校国防教育的课程体系、实践活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挖掘"巢文化"中的国防教育基因,并将其运用到学校"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实践中,是提高学校育人效果的路径之一.

    巢文化中学生国防教育实践

    GeoGebra融入智慧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为例

    秦丽左华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发展与学科教学融合下的新产物,区别于传统课堂,具有情境性、功能性、互动性特点.GeoGebra(动态几何画板)是结合几何、代数与微积分的动态数学软件,具有兼容性强、关联性强的特点,借助这一优势,将GeoGebra融入智慧课堂,动态演示图象,收到"化静为动"的效果.本文以《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为例,介绍GeoGebra融入智慧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

    GeoGebra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案例研究——以"环境与发展"教学为例

    陆平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大单元教学策略,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笔者以"环境与发展"为例,探讨了如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提升高中生的实践能力,介绍了创设相关场景、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基于项目驱动学习方式、组织合作学习以及构建评价体系等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策略探究

    中师的办学困境及转型发展策略

    李彬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中师)百年发展历程中对社会发展、基础教育普及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其发展面临生源减少、生源质量差、专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为优化区域高校布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修补地区幼儿教师缺口、延续中师师范性传承,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优质中师应采取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强化科研投入、注重文化建设、积极对外宣传的措施促进学校升格为高等院校.

    中师办学困境升格转型发展

    "五育融合"理念下公办寄宿高中的德育工作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

    刘洪涛汪义洋汪德宝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公办寄宿高中在"五育融合"理念下的德育工作一体化建设实践.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笔者对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研究发现,目前公办寄宿高中的德育工作存在着师资不足、与其他学科和活动融合不够紧密、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系列策略.通过整合资源,改进教育模式,将德育与其他学科和活动相互融合,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这项工作仍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并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五育融合寄宿高中德育一体化

    红色经典 浸润红心——论红色经典作品的"立德树人"理念及落实途径

    梁福美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经典作品经过岁月的淘洗,历久弥新.作品中记录的革命英雄人物,身上无不闪耀着勇往直前、敢于挑战、越挫越勇等光辉品质.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高尚情操的培养、爱国情感的加强、坚强意志的锻造,是教育的时代使命.本文就红色经典作品的"立德树人"理念及落实途径进行细致探究,促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红色经典作品青少年学生立德树人

    包拯家训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镜鉴作用

    张步根吴寿刚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拯家训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优良家风家教、涵养良好社会风气、厚植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本文围绕包拯廉政家风家训对现代家庭教育的镜鉴作用,梳理包拯廉政家风的核心要素和文化构成,通过探析这一传统家风文化特性在新时代的继承和表达,揭示建设好家风、传承好家风对执政兴国的重要意义,对新时代党风、家风、社会风气的塑造和涵育作用,以此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表达形式和路径.

    包拯廉政家训现代家庭教育镜鉴作用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四史"学习与课程思政

    王航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改后,"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成为新课标重中之重的要求,给每位教师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特别是非思政学科教师,对此认识不够深刻,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欠缺这方面的知识素材和理论素养,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是无助.本文从"四史"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入手,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四史"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理论修养水平,增强教师信念信仰的坚定性,增强教师立德树人、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和自觉性,使其积极投身于新课改大潮,主动自觉地开展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努力完成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教育使命.

    "四史"学习立德树人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