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装配式建筑方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欧阳愍欧阳慧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但缺乏与相关岗位相匹配的人才,中职学校能够培养装配式建筑人才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调研、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分析了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装配式建筑方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提出了按照能力本位+工作导向+学生主体原则,按照中职学生的能力特点,深入教学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考核的改革策略,通过改革战略构建解决方案,理论、实训和行业的结合,对培养装配式建筑人才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中职装配式建筑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四等水准测量"教学设计分析

    王婷张磊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设计是针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情分析等因素完成的授课前的准备工作,每一讲教学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内容掌握程度的好坏.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认真进行教学分析,完成每一讲的教学设计工作,文章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研究探讨具体的教学设计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四等水准测量"

    复杂深基坑咬合桩支护的工作性能分析

    洪胤檀昆吴黎明耿彦斌...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咬合桩广泛应用在各大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中,但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咬合桩的施工工艺,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支护效果及工作性能却少有研究.文章基于某一实际工程,利用MIDAS/GTS建立实体咬合桩模型,并与冲孔灌注桩支护形式做对比,探究两种支护形式下桩身侧向位移、锚杆轴力、坑底隆起以及周边地表沉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支护形式下四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均相似,咬合桩支护形式下各方面的数值情况均略大于冲孔灌注桩,但差距并不明显;咬合桩支护形式下基坑受施工荷载的影响更大,周边土体的沉降最大值为10.4mm,较冲孔灌注桩支护形式下增大了3.8mm.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咬合桩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咬合桩深基坑工程MIDAS/GTS侧向位移桩锚支护

    基于MATLAB的基坑整体稳定性分析

    周建平李银任勇王明阳...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MATLAB程序对基坑边坡开挖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校核.基于瑞典条分法,通过搜索圆心确定最危险滑移面的位置.考虑土层、地下水、地面荷载、施工、土钉等多种因素,对基坑边坡开挖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瑞典条分法求解的边坡安全系数比其他方法的安全系数更大,具有更高的工程安全性,程序使用方便,计算精度准确、可控、调试方便.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在地下水、地面荷载和支护条件等不同工程条件下,基坑安全状况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基坑整体稳定性MATLAB基坑放坡最危险滑动面

    生石灰桩-黄土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分析

    王休松常杰张石文饶浩...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生石灰桩-黄土复合地基的承载力,首先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了正方形和梅花形布桩,以及挤孔施工和钻孔施工情况下的桩距模型,其次通过分析生石灰和水的化学反应以及桩间土水分蒸发因素,推导出了生石灰桩加固后的含水率公式,最后在考虑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桩间土内摩擦角和黏聚力考虑到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本研究对于生石灰桩处理黄土地区地基的布桩策略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评价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生石灰桩黄土复合地基承载力

    土颗粒破碎机理的研究进展

    程诗芸彭杨旭张紫怡郝晨曦...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体颗粒破碎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颗粒破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试验研究和理论两个方面总结了颗粒破碎的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二维、三维模型、力学模型、边界模型以及离散元模型等.对于土颗粒破碎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颗粒破碎试验研究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动态沉管流场演变全过程分析

    李高攀尚召云
    144-145,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沉管工程建设中,管段的沉放是一项十分关键的环节.在管段沉放的过程中,由于水流流线发生了改变,基槽内的流场会发生变化,进而对基槽边坡的稳定产生影响.文章以引江济淮工程沙颍河沉管工程为例,围绕管段沉放环节,在FLUENT中反演了管段沉放过程中基槽流场的变化,得到了管段沉放对基槽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沉管管道工程管道基槽流场演变明渠

    岩溶地区新建隧道的稳定性分析

    张宏彪
    146-147,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表交通荷载作用下顶部溶洞对隧道的稳定性影响问题,文章建立了溶洞-隧道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荷载形式下隧道的动力响应,并分析了溶洞与隧道边距和溶洞洞径对隧洞拱顶地基中竖向应力响应和地表竖向加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地表交通荷载下顶部溶洞存在对地下隧道应力和位移有显著的影响,当溶洞与隧道边距较小时,溶洞洞径对隧道动力响应有显著的影响,但随着溶洞与隧道边距的增大,这种由溶洞洞径引起的影响随之衰减.地表交通荷载产生的铅垂向Z振级随着边距不断增大而逐渐减小.

    地表交通荷载顶部溶洞隧道动力响应

    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微型钢管桩加固技术分析

    徐志彪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受地基固结沉降、路基填料强度变化、外界水的侵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易发生路基边坡失稳现象.因此,合理解决填方路基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边坡稳定性不足问题,成为工程养护的重点.文章依托某黄土高填方路段既有路基边坡微型注浆钢管桩加固工程,对黄土高填方路基微型注浆钢管桩加固原理及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现场试验及计算,使用微型注浆钢管桩对路基加固后微型抗滑桩及桩间土会形成复合型挡土墙,桩体对荷载重分布以及桩的约束效应、注浆固化土体作用,使路基抗滑移和承载能力大大提高,从而为黄土高填方路堤加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黄土高填方路基微型钢管桩加固技术

    土拱效应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李豪樊文斌袁廷彪沈洪宇...
    150-15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拱效应是桩承式加筋路堤中的重要问题,对充分发挥桩的承载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更好地开展相关的研究,文章介绍了土拱效应部分现有的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以及模型实验,提出了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并讨论了解决方法.

    土拱效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