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实践分析

    王伟笑郭汉丁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科技进步、人口增长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资源消耗与建筑能耗问题日益突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降低建筑高能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法律法规体系、绿色金融服务、节能技术创新、宣传教育渗透四个方面对国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实践特征进行分析.从法律法规建设、经济政策激励、融资模式拓展、示范工程带动四个方面探索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实践现状.基于多元主体动力耦合视角,指出现阶段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实践问题及原因,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实践现状多元主体

    基于区块链下装配式建筑全过程质量管理研究

    朱建旭胡宇翔陈云涛王玉博...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装配式建筑规划、施工与追责的过程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文章针对装配式建筑产品供应链、施工安全管理与产品质量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引入区块链技术,结合其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信息共享性等特性,建立工厂预制构件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及大数据质量管理系统,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水平,促使传统质量管理模式升级,实现装配式建筑数据信息透明化+数据共享化管理,改变建筑规划、预制构件生产、施工、追责等各阶段质量追溯方式,增强工程质量预警,保证装配式构件质量的合格率,为装配式建筑提供借鉴.

    装配式建筑区块链质量追溯

    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建造应用研究进展

    刘婧婧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基于BIM技术的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的智慧建造研究逐渐增多.基于此,文章以文献调研为基础,对BIM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BIM与其他相关技术相融合能够充分提高工程数据的采集录入、存储以及分析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同时针对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BIM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建造研究进展

    高校土建类专业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黄向阳王依晴肖桃李
    91-9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绿色建筑、生态城市、智能建造、智慧水务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不断面临新挑战,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已是势在必行.文章以长江大学给排水专业为例,结合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构建了专业思政核心价值指标体系及思政价值链,编制和实施了《课程思政实施细则》,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平台.将专业的育人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一体化设计、分层次实施、整体化推进,培养"专思融合"目标统一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结果表明,专业思政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报国热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专业社会声誉,为高校工科类专业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土建类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培养体系

    基于课程思政的"土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贺敏滕珂吴晶晶徐卓君...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育人与育才有机统一的主阵地."土力学"课程属于半理论半实践课程,相关名人事迹、伟大建筑和实际工程案例中本身蕴含深厚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文章从"土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将思政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并以实际工程案例详细设计了思政教学全过程,以期为"土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

    "土力学"课程思政家国情怀工程伦理科学工匠精神辩证思维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木工程"课程思政新方式分析

    王艺霖闫凯夏风敏王玉镯...
    96-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客观障碍,需在理工与人文内在统一的层次上开辟新思路.为此,面向理工科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内容——土木工程,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内容为抓手,挖掘传统文化经典《红楼梦》中的"土木工程"元素,以文本(文字+图片)、视频(影视+动画)为载体,以课件、网络平台为渠道,建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新方式.研究表明,基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课程思政方式,将专业知识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在提升专业知识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思政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红楼梦"土木工程"

    基于"三建设四融合"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分析

    刘文娟郑宇宏安永林陈秋南...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隧道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境,开展"学生中心-三建设四融合-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新范式的改革与创新,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划教材、课程网站、案例系统,并融合思政元素、工程案例、科学研究、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重构教学内容,注重过程学习,借鉴中华古诗词等传统文化,提高课程立德树人效果;坚持持续改进与跟踪反馈,对毕业生以后遇到隧道相关问题提供在线答疑与科研服务,并反哺教学;相关思政素材放在教师QQ空间/朋友圈/课程网站,让学生可随时浏览,实现时时处处可以进行课程思政学习.

    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系统

    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道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课程思政建设分析

    刘建曾传华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交通强国战略需求,结合西华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建设省级一流学科建设任务,落实思政育人理念,将交通精神等思政教育目标有机融汇在概论、施工组织、概预算等知识的传授过程中,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在掌握道路施工组织概预算技能的同时,铸造交通精神,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交通工程人才.

    课程思政"道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交通精神

    PBL教学模式在"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粟梅张太乐熊灿娟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Barrows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该方法强调从问题入手,以解答问题为导向,通过分组协作学习的手段,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文章从"土力学"教学现状入手,将PBL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教学,并从问题分析、分组协作学习和多维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索PBL教学模式在"土力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为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PBL教学模式"土力学"教学改革

    基于"1+X"证书考试数字创意建模与"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耦合关系研究

    郝家玉托亚何宝明李威坤...
    105-107,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接"1+X"证书制度,"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紧跟国家相关政策需要进行课程改革,思考高职课堂如何对接"1+X"证书制度的理念、塑造新的课堂形态,以及在过程中如何落实这样的课堂形态是文章预期解决的主要目标.基于"1+X"证书考试制度,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已完成校内"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课程并全部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学生取得"1+X"证书数量和考试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从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打造等方面分析数字创意建模与"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课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X"证书数字创意建模"建筑装饰施工图绘制"耦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