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张伟林

双月刊

2095-8382

xuebao@aiai.edu.cn

0551-3513091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镏金寨南路856号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主办的以建筑类为主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本刊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报道建筑工程中科研、设计、施工、教学、生产和管理方面具有创造性和实用价值的论文。为广大师生、校友和同行开辟发表新思想、新成果的园地、促进学术交流,为教学科研和经济建设服务,欢迎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论文投寄本刊。开辟的栏目包括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规划、应用研究、工程设计、施工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科学等。内容涉及建筑、土木、交通、水电、机电、环保、规划、抗震等工程的理论和应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加固方式对RC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研究

    李大华周恒潘锐张雪凤...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的影响,建立钢筋混凝土框架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用五种不同加固方式分别加固,并模拟结构中柱遭遇偶然荷载后失效情况,对其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ABAQUS模拟结果表明:加腋梁有利于节点区塑性铰的转移,使得框架在梁机制阶段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粘贴碳纤维加固法、粘贴玻璃纤维加固法和增大梁截面加固法在悬索阶段对承载能力有所提升;增大柱截面加固法对抗连续倒塌能力提升很小.考虑材料成本及实际施工情况,各加固方式综合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加腋梁加固法、粘贴玻璃纤维布加固法、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增大梁截面法加固法、增大柱截面法加固法.

    抗连续倒塌RC框架非线性静力分析加腋梁玻璃纤维加固碳纤维加固

    新型装配式建筑免拆模壳板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陈东李浩然邵晨玥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块化集成建筑(MiC)由预制混凝土模块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组成.为了实现模块之间剪力墙的免支模浇筑,同时减少材料用量,设置了厚度仅3 cm的预制免拆模壳板,但其板型较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尚不明确.故针对免拆模壳板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同时设计了一种新型加载钢架,对3组预制钢筋混凝土免拆模壳板(不开洞、侧边开洞、中间开洞)进行静力梯形堆载试验,得出其开裂荷载、挠度曲线以及荷载-应变曲线等.结果表明:三组试件均在桁架钢筋处发生混凝土开裂且承载力始终保持增长趋势,说明模壳板承载能力良好;由三组试件裂缝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裂缝出现的位置和试件破坏的趋势基本相同.

    装配式建筑模壳板梯形堆载有限元分析开裂荷载

    基于BIM-遗传算法装配式施工重调度优化研究

    戴成元陈阳梁邦勋刘其舟...
    20-2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装配式施工调度问题,建立了BIM-遗传算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调度框架,并进行施工构件基本活动分解,计算装配式构件工序时间,提出了装配式施工重调度优化流程.通过案例验证所提框架在施工班组的调度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初始调度方案,传统右移调度方案作业时间为67.2 h,利用本文所提方法,将作业时间缩短至41.4 h,提升率约38%,显著减少了施工作业时间,实现高效的队伍组织和资源分配.

    BIM遗传算法装配式施工调度

    引江济淮沿线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演化与模拟

    包善驹支俊俊龙兆云陆林...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的协同是现阶段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研究方向.以引江济淮安徽段沿线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分析该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空间)演化过程和特征,综合研判上、中、下游"三生"空间的功能定位,并运用土地利用模拟技术对沿线地区土地利用进行降尺度分段模拟.结果表明:过去30年的快速城镇化时期,引江济淮安徽段沿线地区"三生"空间演化剧烈,演化趋势不合理;模拟至2030年,该地区"三生"空间整体数量结构稳定,比例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下游生产空间比例、中游生活空间比例和上游生态空间比例增长明显.

    引江济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演化土地利用模拟

    宁合都市圈老龄人口与养老服务设施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肖铁桥李融融马瑾美杨婷...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分析不同地区的老龄人口与养老服务设施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合肥都市圈(宁合都市圈)为例,从区县尺度出发,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20年宁合都市圈老龄人口与养老服务设施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发现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呈现南京与合肥两极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老龄化基数;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叠加效应,而是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效应.

    老龄人口养老服务设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

    具有Allee效应的加性随机捕食模型的动力学研究

    刘彪余蕾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受到群聚生活的影响,Allee效应充分反映种群大小、密度及其增长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生态系统会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具有Allee效应的加性随机捕食模型的动力学行为.通过构造恰当随机Lyapunov函数,得到了种群灭绝的充分条件,以及建立了遍历稳态分布的充分条件.此外,给出相关数值仿真验证的结果.

    随机捕食食饵模型Allee效应灭绝性遍历性

    矢量波场法计算金属板与附近载流线圈的电磁推力

    张燕程翔宇
    50-5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板接近交流载流线圈时会产生排斥力,但是产生排斥力的原因以及如何计算力的大小尚有待研究.本文提出一种理论推导与工程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案,既可以解释电磁驱动系统在空间中产生力的原因,也可以计算出低频和高频波载流线圈与附近金属板的推力.推导和求解公式时使用了多次循环迭代以及累加变换消元的运算步骤,之后通过实验成功地确定了未知参数,结合Matlab程序求出了不同情况下积分的解.最后,经实践验证,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交流电磁驱动线圈的复杂推力计算问题.

    交流载流线圈电磁驱动力计算建模测定系数积分

    基于有限元法的半桥IGBT混合模块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栾庆磊屈紫浩郭继智史艳琼...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避免过高的温度和热应力使IGBT模块内部材料疲劳失效,建立了硅基IGBT与碳化硅基JBS组成的半桥IGBT混合模块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改变芯片排列位置、各层结构的厚度,以及焊料和陶瓷基板的材质,研究模块结温及最大热应力变化规律,并对模块封装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后模块的结温与最大热应力分别下降18℃和80.2 MPa,提高了模块的可靠性.

    IGBT混合模块结温热应力有限元封装可靠性

    基于MIKE FLOOD耦合模型的深圳黄沙河片区内涝风险评估和改造分析

    刘嵩杨志赵强马志恒...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以深圳市黄沙河片区排水分区为例,基于MIKE FLOOD平台,耦合城市雨水管网、水系及地形地物,建立城市内涝模型,模拟分析研究区2年一遇、10年一遇、50年一遇等不同重现期的排涝情景.结果表明:耦合模型能直观反映受涝区积水深度与积水时间,并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溢流点和充满的管道会增多;建立MIKE FLOOD耦合模型,发现黄沙河片区高风险区域面积1.6 km2,主要集中在坑塘立交桥、龙岗大道;中风险区域面积3.2 km2,主要集中在同富裕工业区、新联北路;低风险区域面积2.8 km2,主要集中在坑塘立交桥、坪梓路,并分析易涝点的成因,提出改造建议.

    城市内涝MIKE模型耦合模拟风险分析

    基于RFID和LSTM的固定资产智能感知方法

    王萍程红梅丁伟张红艳...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基于射频识别的固定资产感知方法存在射频信号易受环境影响、多个标签互干扰、感知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固定资产状态智能感知方法.为克服RFID信号接收时间非连续性导致的识别精度低问题,引入序列分析思想,使用LSTM对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RFID信号序列进行模式学习,构建基于RFID和LSTM的固定资产感知模型,实现固定资产位置的二分类辨识.所提方法在高校实验室条件下开展实测实验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序列分析的固定资产状态感知模型辨识准确率可达99.26%,比传统基于离散时刻点的RFID感知模型辨识准确率高11.05%,且对多标签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3.0%.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射频识别感知识别时间序列固定资产实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