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林业科技
安徽林业科技

程 鹏

季刊

2095-0152

ahlykjbjb@163.com

0551-5313000

230031

合肥市长江西路820号

安徽林业科技/Journal Anhu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齐新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是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发展现代林业是实现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对于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木材供应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和区域协同共富,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从解读202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林业工作的重要部署安排入手,客观论证林业产业所具有的基础性和公益性,深刻剖析传统林业的弱质性,系统论述现代林业发展所呈现的适度规模经营、区域特色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发展等基本特点,聚焦安徽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就重点林业产业发展分别研究提出了油茶产业发展主攻高端食用油和分层开发、多效利用,竹产业发展主推重点领域"以竹代塑"和分区突破,林下经济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等具体的现实路径.

    现代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区域特色发展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发展

    安徽六安举办果树新品种观摩展示会

    木木
    10页

    安徽省秋冬季雁鸭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调查研究

    凌化矾许莉刘嵩周立志...
    11-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重要迁徙通道,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众多雁鸭生存繁衍的栖息地.为掌握安徽省雁鸭类资源状况,于2023年10月、2023年12月、2024年2月,采用定点观测法对安徽省内92处湿地的雁鸭类进行越冬期前中后3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2023-2024年秋冬季雁鸭类2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占全国雁鸭物种的51.85%;单次雁鸭种群数量达到10 000只以上的调查单元有11个,单次雁鸭种群数量达到5 000只以上的调查单元有9个;雁类多分布在沿江流域湿地单元,鸭类多分布于沿江、淮河流域湿地单元;雁鸭类的种群数量及分布动态在越冬期前中后3个时期有所波动,与候鸟迁徙特性相符合.本研究对安徽省内越冬雁鸭类种群保护及其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安徽省雁鸭类群落组成分布格局

    沿江典型区域杨树大径材人工林复合经营技术研究

    刘俊龙吴中能苗婷婷丁昌俊...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杨树大径材培育周期内的5个典型复合经营模式生长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选择出适宜长江沿江典型区域种植的杨树大径材复合经营模式.结果表明:参试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杨树的胸径、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比纯林增加 15.31%(YM)~20.92%(YYD)、9.52%(YM)~11.31%(YY)、45.66%(YM)~61.38%(YYD).采用间作模式的6年生杨树复合经营总收益均大于杨树纯林,杨树间作模式的总产值为杨树纯林的2.78(YM)~4.47倍(YYD)o采用多作物间作模式总收益及总产值明显高于单作物间作模式.其中套种6年杨树-油菜-黄豆(YYD)模式累计总收益(11 905元/667m2)最高,杨树-小麦-黄豆(YMD)累计总收益(11 599元/667m2)次之.5个模式下6年生杨树木材收益由高到低依次为:YYD(7 244 元/667m2)>YMD(7 197 元/667m2)>YY(7 106.5 元/667m2)>YM(6 539.6元/667m2)>YC(4 408.48元/667 m2).杨树-油菜-黄豆(YYD)是促进大径材杨树生长、材积和经济效益最高的优选模式.此研究旨在为长江沿江典型区域杨树的大径材培育和复合经营策略提供参考.

    沿江地区杨树大径材林农复合经营产投比收支平衡

    黄山市10种散生竹维管束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胡宋其何伟汪佑宏何国强...
    25-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研究我国主要散生竹类植物构造特征,为散生竹种质资源基础数据收集和合理种植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黄山市10种散生竹种为研究对象,对维管束的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分布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种竹材中,从竹青-竹中-竹黄,维管束径向直径大多数符合逐渐变大的变化趋势,弦向直径绝大多数符合逐渐变小的变化趋势,而维管束分布密度均符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维管束径向直径中,长叶苦竹最大,为434.991μm;筇竹最小,仅为216.426 µm.维管束弦向直径中,四季竹最大,为396.240 µm;筇竹最小,仅有205.102 μm.维管束分布密度中,筇竹最大,为6.63个/mm2;粉酸竹最小,仅为2.47个/mm2.从力学角度综合分析可得出:10种散生竹种中,四季竹、长叶苦竹、粉酸竹为优良竹种,摆竹、筇竹和桂竹为较差竹种,短穗竹、近实心茶竿竹、小叶唐竹、巴山木竹居中.

    散生竹维管束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分布密度

    大花绣球'史欧尼'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汪耀许早时侯金艳杨海波...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大花绣球'史欧尼'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接种于初代完全培养基MS+0.5 mg/L 6-BA+0.02 mg/L NAA+0.1 mg/L GA3+25 g/L蔗糖+6.5~7.5 g/L琼脂中,腋芽萌发时间为 6 d,诱导率高达82%;将不定芽转接至壮苗增殖培养基MS+1.0 mg/L 6-BA+0.02 mg/L NAA+25 g/L蔗糖+6.5~7.5 g/L琼脂中,丛生芽增殖系数可达12.1,且不定芽大多数为健壮芽;在1/2 MS+0.05~0.1 mg/L NAA+0.2~0.3 g/L活性炭培养基上可以很快生根并形成完整植株.

    大花绣球'史欧尼'外植体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古树特征分析及修复技术——以芜湖市湾沚区为例

    潘雪雷
    36-3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芜湖市湾沚区古树资源现状,分析了古树资源特征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湾沚区古树保护性修复实践,提出了树体防腐修补、改善生境、有害生物防治、土壤改良、树体支撑、围栏保护等技术,以期为沿江地区古树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古树保护修复技术

    油茶蛀茎类害虫及绿色防控技术

    金胜利李源马载勤陈勇...
    40-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茶梢尖蛾、油茶蛀茎虫、茶木蛾、黑跗眼天牛、茶天牛、闽鸠辐蛾和咖啡木蠹蛾7种常见的蛀茎类油茶害虫,以及蛀茎类害虫的识别特征和生活习性,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油茶蛀茎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即以营林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在虫害达到成灾标准时,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从而有效提高茶油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木本油料产品安全,助力油茶林产业高质量发展.

    油茶蛀茎类害虫绿色防控

    毛竹伐桩储水防旱技术

    黄志强胡洪海黄良根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休宁县2022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毛竹大径材节水培育技术推广"的实施及其拓展研究,从竹林条件、竹林管理、雨水收集、伐桩节隔处理、伐桩储水等环节详细介绍了毛竹伐桩储水防旱技术,以期为营竹者在应用竹林防旱技术时提供借鉴参考.

    毛竹伐桩储水防旱

    '锦绣'黄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赵守国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根据'锦绣'黄桃生长规律,从规划与建园、苗木选择与栽植、水肥管理、松土除草、整形修剪、控花控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采收贮藏等方面详细介绍'锦绣'黄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助力黄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锦绣'黄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