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氏乳杆菌对高血脂小鼠降脂功能的研究

    李璐冉邢鑫林张恺欣徐潇怡...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加氏乳杆菌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脂作用,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200 μL生理盐水)、高血脂组(高脂饲料+200 μL生理盐水)和加氏乳杆菌组(高脂肪饲料+1×109 CFU加氏乳杆菌活菌),培养14 d监测小鼠体重和脂肪质量变化,检测小鼠血脂及肝脂水平.结果显示,与高脂组相比,加氏乳杆菌活菌灌胃,可以降低高脂小鼠体重、脂肪质量,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肝脏中TC和TG含量.综上,加氏乳杆菌可有效调节小鼠脂代谢过程,改善高血脂小鼠脂质异常的情况,表现出良好的降脂功效.

    小鼠加氏乳杆菌高脂血症降脂指标

    流速对许氏平鲉幼鱼生长、个性和焦虑行为的影响

    房鼎航魏涛贾彪韩岩珂...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不同水流速度对鱼类生长性能和行为的影响,以许氏平鲉幼鱼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在0(对照组)、1和2 BL/s 3个流速下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等生长性能指标,勇敢性、探索性和活跃性等个性特征,及其焦虑行为,并分析了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长性能指标终体长、终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特征方面,勇敢性和活跃性的各项指标在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探索性指标中,2 BL/s组鱼围绕陌生物体的次数显著大于1 BL/s组和对照组(P<0.05),3组间距离陌生物体的平均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性指标中,试验鱼进入明亮区的次数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BL/s组鱼在明亮区停留的总时间明显大于2 BL/s组(P<0.05),而对照组鱼群在明亮区停留的总时间与其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对照组中试验鱼群的探索性与活跃性呈正相关(P<0.05);1 BL/s组中,探索性与焦虑性呈负相关(P<0.05);2 BL/s组中,勇敢性、探索性和活跃性均呈正相关(P<0.05),探索性与活跃性也呈正相关(P<0.05).综上,水流速度对许氏平鲉幼鱼的生长性能、勇敢性和活跃性无显著影响,但对其探索性和焦虑行为存在一定影响;其个性特征总体呈正相关;高流速(2 BL/s)可能会增加许氏平鲉幼鱼的探索行为,但同时会提高其焦虑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鱼类对水流速度的行为响应特征,为养殖鱼类福利的改善提供参考.

    水流速度许氏平鲉生长性能个性行为焦虑性

    减轻AFB1毒性作用的外源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李亚莉石芸李英杰崔一龙...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黄曲霉素(AFs)的一种,主要存在于霉变的饲料中.为了解减轻AFB1毒性作用的外源性化合物研究进展,本文描述了AFs和AFB1的理化特性,以及AFB1在体内的代谢解毒过程,并梳理了姜黄素、维生素E和酵母硒等8种可以缓解AFB1中毒的外源性化合物及其作用机理.AFs是一类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毒素,以肝脏作为主要靶器官,具有强致癌、致畸形和致突变等毒害作用.其中AFB1的毒性最强,可引起机体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基因突变及免疫系统损伤等,其在动物体内主要通过CYP450s等酶作用进行代谢和解毒.姜黄素等外源性化合物共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或诱导体内代谢酶活性、改变毒素的代谢速率和代谢途径及缓解动物的氧化应激状态等途径,减缓AFB1的毒性作用.本文为筛选新的解毒药物及动物AFB1中毒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黄曲霉毒素B1代谢途径解毒机制外源性化合物

    麻叶绣线菊叶绿体微卫星特征分析

    冉小艳赵芳刘美龙雨欣...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麻叶绣线菊叶绿体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SSR)的特征,本研究基于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麻叶绣线菊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利用REPuter软件和MISA软件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散在重复序列和叶绿体微卫星(cpSSR)特征.结果表明,麻叶绣线菊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5 932 bp,是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共识别出43个散在重复序列,其中回文重复最多,互补重复最少.其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上共识别出57个cpSSR位点,主要分布于大单拷贝区.cpSSR重复碱基组成有4种类型,分别为单碱基、二碱基、四碱基和五碱基,其中单碱基重复序列最多,有45个,占重复序列总数的78.95%;以五碱基最少,仅1个,占重复序列总数的1.75%.cpSSR长度区间为10~19 bp,其中10 bp长度最多,占比43.86%;麻叶绣线菊叶绿体cpSSR的拷贝数在3~19,其中以拷贝数为10的序列最多,有25个,占重复序列总数的43.86%.本试验探究了麻叶绣线菊叶绿体微卫星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为绣线菊属植物的物种鉴定、群体遗传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麻叶绣线菊叶绿体基因组散在重复序列微卫星

    基于CiteSpace的林木种子园研究进展

    张胜利代金玲卢秀琴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林木种子园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62-2023年林木种子园的相关研究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发文量、载文期刊、基金项目、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突现词及被引文献频次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林木种子园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年度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近年论文创新和深度有待加强;核心库载文量较高的期刊包括《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林业科学研究》和《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等;基金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级科研基金和省级项目;张含国、张振和金国庆等作者在林木种子园研究领域发文量较多;机构包括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结合关键词和突现词可知,林木种子园以杉木、马尾松和油松等材用树种居多,研究围绕家系、无性系的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和子代测定等内容展开;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主要研究林木种子园遗传育种及变异等方面.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基因遗传、基因工程等领域进行多样化育种研究,为林木种子园建设提供参考.

    种子园中国知网数据库定量分析文献计量学

    鸡公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周凤娟周道媛王娟胡婷婷...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结合的方法,根据生活型、花色、花期、果色、果实类型、观果季节和叶色,将鸡公山的野生木本观花、观果和观叶植物进行分类,分析其数量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野生木本观花植物157种,以灌木、白色系花朵数量较多,主要在春季观花;观果植物50种,以乔木、红色果实和核果数量较多,多在秋季观果;观叶植物35种,其中槭树科、漆树科树种最多,秋色叶树种较多.关于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开发利用提出了适地适树和强化种质资源保护的策略.本研究为研究区乡土木本观赏植物应用提供参考.

    观赏植物彩叶植物适地适树种质资源

    灌水强还原处理对日光温室连作的影响分析

    孟延李小强许丽婷李明明...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多年连续种植甜瓜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上茬甜瓜收获后于夏闲期分别采用未进行土壤处理(-RSD)、玉米秸秆还田+灌水强还原灭菌(RSD)和玉米秸秆还田+未进行灌水强还原灭菌(CK)方式,对温室土壤进行处理,通过对比3个处理的温室土壤基础指标(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电导率)、根结线虫数量以及下茬甜瓜的单瓜重、含糖量情况,考察灌水强还原处理对日光温室连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RSD处理相比,RSD处理的(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增加,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和电导率则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硝态氮含量在(0,40]cm土层大幅度下降,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RSD和CK处理的土壤pH分别呈升高和降低趋势,这与反硝化作用消耗H+和秸秆分解产生有机酸之间的平衡有关;与-RSD处理相比,RSD处理的土壤中根结线虫得到了有效抑制,消杀率达79.6%;与CK处理相比,RSD处理的单瓜重增加了0.091 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提高了下茬甜瓜的中心含糖量(P<0.05).本研究为大规模示范推广灌水强还原技术,促进设施瓜菜作物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强还原灭菌日光温室连作土壤甜瓜

    生防放线菌BM-25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应用效果探究

    郝浩浩李翔许晓敬唐培培...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由基生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引起的烟草根黑腐病的拮抗菌株,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形态学、生化和分子鉴定,通过盆栽试验考察该拮抗菌株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的菌株BM-25对烟草根黑腐病菌的抑菌率达52.78%,具有广谱抑菌活性.依据形态学、生化和 16S rRNA序列特征,将菌株BM-25 初步鉴定为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菌株,定名为Nocardiopsis sp.BM-25.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BM-25具有解磷、解钾能力及产吲哚乙酸(IAA)、解纤维素酶和解淀粉酶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菌株BM-25处理的烟草株高增加49.72%,茎粗增加44.53%,最大叶面积增加73.58%.以上结果表明,菌株BM-25对烟草具有良好的生防和促生效果,可作为烟草专用菌剂开发的备选遗传资源.

    生物防治放线菌物种鉴定生物学特性防效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速效养分和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邢琳琼赵美微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长期定位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土层常规种植模式菜花(T0)和有机种植模式,依次为辣椒(T1)、大地辣椒(T2)、玉米(T3)和花椰菜(T4)对土壤速效养分和腐殖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种植模式T3土壤平均速效氮含量最高,为110.67 mg/kg,平均含量依次为T3>T2>T1>T0>T4;T2、T3和T4模式土壤平均速效磷含量均低于T0,平均含量依次为T1>T0>T2>T4>T3;T2土壤平均速效钾含量最高,为275.13 mg/kg,平均含量依次为T2>T3>T4>T1>T0;T3土壤平均胡敏酸含量最高,为1.38 g/kg,平均含量依次为T3>T2>T4>T1>T0;4种有机种植模式的土壤平均富里酸含量均低于常规种植模式,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0>T4>T1>T3>T2.有机种植模式下土壤平均速效氮、速效钾和胡敏酸含量较常规种植模式高.土壤胡敏酸与速效钾、速效氮与速效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综上来看,有机种植模式可明显改善土壤速效养分和腐殖质组分,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速效养分腐殖质组分有机种植土壤肥力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普洱生茶有效成分及理化特征分析

    李雪嫣古建兴张利军范源...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普洱生茶中有效成分及理化特征变化情况,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不同贮藏温度(5、20和35℃)条件下普洱生茶中没食子酸(GA)、儿茶素(C)和表儿茶素(EC)等6种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因的含量,并检测茶汤色泽和pH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7种化合物分离度良好,质量浓度范围与其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加样平均回收率99.45%~100.96%,RSD为0.08%~1.99%;温度对茶汤颜色无明显影响;pH呈现波动变化,5和20℃贮藏条件下的茶汤pH变化较平缓,35℃变化较明显;7种化合物含量变化均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综上,HPLC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普洱生茶中GA、C、EC、EGCG、GCG、ECG和咖啡因7种成分的含量,且贮藏在5~20℃条件下更有利于茶汤pH及化合物含量的稳定,本研究为普洱生茶贮藏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普洱生茶多酚类化合物咖啡因贮藏温度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