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灰单施与生物炭配施对复耕土壤质量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方书琴卜爱爱胡娟欣吴林哲...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探讨石灰类调理剂单施与生物炭配施对复耕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复耕地酸化土壤降酸提质和提升作物产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对酸性土壤(pH 5.35)施用调理剂与CK(未施加调理剂)相比,可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在0.15%~7.93%、2.38%~8.34%和6.68%~21.33%;提高了小麦根鲜重、干重,增幅分别在2.78%~15.63%、1.14%~15.23%.单施石灰石粉的总根长、根系体积和总表面积较CK分别增加了10.75%、13.65%和11.98%.石灰类调理剂与生物炭配施增加了小麦地上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增幅分别在6.47%~12.92%、2.27%~7.70%和5.37%~9.44%;地下部全氮、全磷含量增幅在18.82%~24.27%、12.24%~22.37%.单施生物炭对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有促进作用;石灰类调理剂与生物炭配施能促进土壤有效磷含量、小麦生物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增加.

    土壤酸化石灰生物炭小麦生长土壤质量

    马铃薯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包山敏王崇进向成轶王颖...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马铃薯现阶段的育种工作情况,总结分析了其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现阶段,马铃薯育种主要依据其无性繁殖特性进行,具有简便、有效和确保薯种纯度等优点,同时做好薯种脱毒、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工作;育种过程中,需进一步提升马铃薯品种资源收集、种薯生产能力、种薯生产技术、脱毒种薯质量以及马铃薯产品加工能力.提出马铃薯育种工作发展对策,包括建立良好的育种环境、科学引进马铃薯品种、创新马铃薯育种方式以及更新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为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发展提供参考.

    马铃薯马铃薯育种脱毒种薯马铃薯加工

    种植模式对藜麦生产的影响

    李志光张立媛琦明玉赵敏...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种植模式对藜麦生产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比较藜麦在开沟直播、育苗移栽和覆膜点籽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表现,并分析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藜麦育苗移栽的全生育期较短,株高较高;产量及产量构成方面,单位面积株数以开沟直播最多,覆膜点籽最低;单株穗重以育苗移栽最高,开沟直播最低;千粒重以育苗移栽最高,开沟直播最低;育苗移栽的藜麦产量较其他两种栽培方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的藜麦经济效益存在差异,以育苗移栽最高,覆膜点籽最低.综合评价发现,育苗移栽模式安全且经济效益较高,适宜于藜麦规模化种植生产,开沟直播模式适宜于生产条件一般的山坡丘陵地区藜麦种植生产.

    藜麦种植模式育苗覆膜经济效益

    土壤调理剂对生菜生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李其勇陈德西何忠全卢代娟...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土壤调理剂对生菜生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生菜施加富都一号、土康健1号和土康健2号等4种土壤调理剂,测定其对生菜产量、株高、株幅和叶片数(商品菜)等指标的影响,初步筛选适宜该地区施用的土壤调理剂.结果表明,土康健2号、矿源黄腐酸钾处理的生菜较CK(未施加调理剂)分别增产了2.60%和3.66%;矿源黄腐酸钾处理的株高和株幅较CK分别提高了1.01%和1.04%,4种调理剂均可提高生菜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和叶面湿度,以富都一号处理的促进作用较强;土康健1号处理的叶片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较CK分别提高30.23%、12.26%,矿源黄腐酸钾处理较CK分别提高29.46%、10.38%;矿源黄腐酸钾处理的土壤pH、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2.18%、0.73%和3.77%.综上,矿源黄腐酸钾处理可促进生菜增产,提高生菜叶片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同时对土壤pH、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土壤调理和生菜生产中综合促进效果较好,可在本地推广应用.

    土壤调理剂生菜土壤养分生菜品质

    脱水胁迫下花生根系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变化分析

    李丽梅龙泊熹王菲梁嘉茵...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脱水胁迫下花生根系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变化,本试验对花生幼苗进行脱水处理,观察其根系状态,测定其根系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等形态指标,对根尖细胞进行染色,测定根尖ATP(Adenosine 5'-triphosphate)含量和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脱水胁迫后根系状态较为萎蔫,总长度、体积、表面积和平均直径均明显降低,根尖细胞大量死亡,根系ATP含量明显降低,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受到干扰,可能是线粒体能量生产功能障碍,ATP合成减少,导致根系细胞死亡和根系生长受阻.研究为进一步分析脱水胁迫对花生根系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脱水胁迫花生根系ATP含量基因表达

    鲁西南花椒种植管理技术

    翟兰勤陈宪信陈西高秋荣...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鲁西南花椒种植实践为基础,总结分析了该地区花椒高产种植管理技术.选择6-10年生、进入盛果期的花椒母树种子,进行晾晒、消毒处理,随后以苗圃育苗或扦插育苗等方法进行花椒树育苗.冬春季气温、土壤条件适宜时,选择长势良好的嫁接壮苗带土移栽;移栽后视树苗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定杆、浇水等苗期管理.生长过程中,注意幼树、盛产树和老树的修剪;适时进行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合理间作套种经济作物以提高土地及肥料利用效率.相关种植经验及技术为进一步提升花椒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花椒育种修剪病虫害防治间作套种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对虾肝肠胞虫(EHP)步骤优化

    李慰欣陈政思黄瑜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虾肝肠胞虫(EHP)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程,目的是更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虾苗,饵料,亲虾体内携带的EHP.本研究采用酚/氯仿抽提法与水生动物病原体核酸提取试剂盒两种DNA提取方法,对等量的病原组织样本进行了对比提取.此外,还设置不同浓度的裂解液以探究其对病原组织裂解效果的影响,并设定不同裂解时间以优化裂解步骤.最后,通过调整qPCR反应的循环数,确定最佳的检测条件.结果显示,水生动物病原体试剂盒提取的DNA检出率高于酚/氯仿抽提法提取,裂解液浓度90%时检测出的EHP含量最高;裂解时间30 min时检测出的EHP含量较高;循环数在40次时足以检测出EHP.综上,优化后的检测流程为用水生动物病原体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病原组织DNA,裂解液浓度90%,裂解时间30 min及qPCR检测条件的循环数控制在40次.

    虾肝肠胞虫DNA提取条件优化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果树授粉常用蜂种及其影响因素

    唐立阎雄飞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果树授粉中的常用蜂种,以及影响其授粉效果的主要因素.果树常用的授粉蜂种包括蜜蜂、熊蜂和壁蜂,影响蜂授粉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其自身的特性(不同蜂种的形态特征及行为特性)、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蜜粉资源的丰富度和化学药剂使用等).蜂授粉在果树上的应用前景广阔,为进一步优化授粉效果,需综合考虑蜂种及其生物特性,合理管控环境条件,从而有效提升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

    果树蜂授粉授粉蜂种环境因素授粉效果

    基于AHP的野牡丹科植物的园林应用综合评价

    窦锁柱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野牡丹科植物在深圳地区的园林应用能力,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观赏性、适应性和园林种植表现3个方面,观测统计棱果花、粉苞美丁花等10种野牡丹科植物的花期、花朵颜色等12个性状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该综合性评价体系较为完善,3个方面对野牡丹科植物在研究区的园林应用能力评价影响存在差异,影响力从小到大依次为观赏性、适应性和园林种植表现.综合评分可得,Ⅰ级野牡丹科植物有地稔和野牡丹,推荐在研究区园林中优先使用;Ⅱ级植物共5个,分别是粉苞美丁花、白花野牡丹、巴西光荣树、银毛野牡丹和蜂斗草,建议在研究区园林中可以推广应用.研究结果为野牡丹科植物在研究区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野牡丹科园林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八角林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袁仕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研究区生产实践,从嫁接育苗(接穗采集、砧木选择和准备、嫁接方法和嫁接苗管理)、造林(林地选择、整地、密度选择和栽植)、幼林管护、成林管理(除草、施肥、复垦、林地间作和密度调控)、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加工等方面探讨总结了八角林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目的在于提高八角林的产量,为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八角嫁接育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