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先锋树种自然化和均质化混交经营技术的次生林自然度评价

    常慧娟付立华程顺张菲...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次生林经营技术对其演替趋势的影响,本研究在天然次生林中实施先锋树种自然化混交技术和先锋树种均质化混交技术,包括伐除质量较差的白桦、山杨等先锋树种,调整树种结构,增加林下更新等措施,对其次生林自然度进行评价.使用演替趋势、结构与格局、物种多样性和干扰程度4个方面的自然构成系数、直径结构和灌木盖度等11个指标建立自然度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样地经营前后的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实施经营技术后,样地顶级树种的相对显著度和相对多度均得到了提高,林下更新良好,垂直结构较经营前完善,灌木盖度增加,减少了破坏性干扰,增加了增益性干扰;自然度得分较经营前有了较大提高,自然度等级提高了2~3个级别.综合结果表明,先锋树种自然化和均质化混交技术促进了次生林的正向演替.

    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顶级树种先锋树种自然度评价

    木兰科植物种苗及种子繁殖研究进展

    何艳丽肖亚琼张志兰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述了木兰科植物的种苗无性繁殖和种子繁殖相关研究.种苗无性繁殖有利于植物快速、大量繁殖以及保持品种优良特性;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技术手段常被应用于木兰科植物的工厂化育苗和辅助性研究,其中以嫁接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种子繁殖具有遗传多样性丰富、经济适用和携带方便等诸多优势,针对木兰科植物种子在贮藏和萌发过程中可能出现霉烂现象,可采取浸种消毒和土壤消毒等方式避免种子霉烂;该科种子具有形态休眠和生理休眠特性,可采用赤霉素、强氧化剂浸种处理或低温层积等方式来打破其休眠状态,提高萌发率.研究结果为木兰科植物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木兰科资源保护无性繁殖种子繁殖

    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种类调查及防治

    施剑勇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方法,对上海崇明区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进行调查,了解害虫种类、寄主植物、为害程度及群落组成,为该地区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防治提供参考.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共18科67种,其中半翅目17科65种,优势种8种;缨翅目1科2种,优势种1种.为害程度方面,轻度(+)41种,占比61.20%;中度(++)17种,占比25.37%;重度(+++)9种,占比13.43%.该地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种类较多,但群落组成结构较简单,能够造成严重为害的种类不多,主要集中在少数科内.针对该地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为害,提出综合应用害虫监测、农业措施与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

    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为害程度综合防治

    广州文化公园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丁丽君卓定龙李冰敏刘世晗...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文化公园作为广州历史名园之一,研究其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结合的方法,调查该公园的物种组成、植物生活型、乡土和适生树种、古树后续资源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结果表明,研究区文化公园共有植物59科118属150种,植物多样性丰富,其中乔木类植物种类数明显多于灌木类和草本类;桑科、棕榈科和天南星科分别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最优势科;植物生活型较为均衡,乔灌草植物搭配较为合理;乔、灌木中乡土和适生树种分布较为均衡,乔木中适生树种占比较高;园内共有40株胸径80 cm以上古树后续资源和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珍稀濒危植物,保存良好.研究为园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园林绿化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文化公园优势种物种组成乡土植物

    苏中地区某通江河道汛期水质保障策略分析

    张蕾凌虹江野立李婉逸...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苏中地区某通江河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21-2023年河道考核断面的水质数据,以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为研究因子,结合区域气象数据,探讨因子浓度与降水量的关系,分析通江河道汛期水质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为保障汛期通江河道水质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2021-2023年该河道断面水质月均达标率分别为83.3%、72.7%和58.3%,超标月份主要集中在汛期(7、8月)和枯水期(1、2和12月).考核断面在汛期的水质指标浓度升高明显,其中总磷、氨氮浓度增幅较大,2023年尤为突出,总磷、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浓度较汛前分别提高2.92倍、17.33倍和0.94倍.究其原因,主要受污水管网、农业面源污染及生活污水地表径流等影响.为保障汛期通江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建议从加强水质加密监测,强化拦蓄污水排查整治,推进农业污染治理,推动乡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深化工业企业执法监管,以及强化船舶港口污染监管等方面加强管控.

    考核断面汛期水质指标生态环境

    植物凝集素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和生物医药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周琳吴立峰杨柳燕张永春...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凝集素是一种可识别特异碳水化合物的蛋白质,其抗各类病毒的功能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植物凝集素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和生物医药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涵盖其来源、分类以及在农业和医疗等领域的具体功能与应用.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植物凝集素在抵抗害虫、病原真菌、细菌和病毒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在植物促生长方面具有实际应用.在生物医药学方面,玉竹凝集素(POL)、槲寄生凝集素(ML)和伴刀豆凝集素A(Con A)在抗肿瘤活性研究取得新进展,在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为提升育种质量,实现稳产、增产和提质,以及促进抗肿瘤活性生物医药学研究提供参考.

    植物凝集素病虫害防治植物防御病原菌生物医药学

    苏中地区传统村落白蚁为害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杜尚根李冬虎陈正峰郭仁霞...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在深入进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苏中地区传统村落白蚁为害现状,分析了其为害成因,以及白蚁防治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传统村落中白蚁种类较多,主要有台湾乳白蚁、黑胸散白蚁、黄胸散白蚁、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等,其为害隐蔽性强,主要为害古建筑的木质结构.自然环境、建筑特点及人为活动是发生白蚁为害的主要诱因.目前白蚁防治在防治系统性、防治经费、防治技术和防治意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出构建全面的防治工作体系,加大投入与强化防治力量,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防治技术,加强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以及提高居民参与度等策略.目的是为传统村落白蚁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白蚁传统村落为害现状综合防治

    小型水库及4、5级堤防白蚁防治技术

    尹立志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蚁为害综合治理是小型水库及4、5级堤防日常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和文献,分析了此类水库及堤防出现白蚁为害的主要原因、活动规律和防治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其防治策略.白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原基础的旧隐患,以及堤坝适宜的环境条件及繁殖蚁纷飞等,其活动与温度、湿度有较大关系.小型水库及4、5级堤防白蚁防治包括常态化防治方法(打孔注药、劈裂灌浆、诱杀法和挖巢法等)和除险加固工程白蚁预防措施(如化学防蚁沟和化学防蚁层).基于此,提出加强白蚁防治队伍建设,开展白蚁为害普查,加大白蚁防治经费投入,以及加强白蚁防治技术培训等策略,为此类水库及堤防白蚁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小型水库堤坝白蚁综合治理诱杀打孔注药劈裂灌浆

    基于CiteSpace的土壤生态研究热点与趋势可视化分析

    侯蕊琪陈佚暄阿合阿沙刘静婷...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土壤生态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93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11 月 10 日收录的土壤生态学相关文献,分别纳入 1 978 和 2 499 篇文献,运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该主题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CNKI数据库2019年以前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2022年发文量呈下降趋势,各作者团队、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不密切;研究热点集中于土壤、土壤生态、生态环境和土壤养分等领域;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保护修复和农作物经济效能等方面.(2)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作者团队、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密切;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diversity(多样性)、ecology(生态学)、community(生物群落)和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等领域.为开展土壤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土壤生态可视化分析CiteSpace软件生态学

    滨河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袁徐安董晨露李银关开朗...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三亚海棠河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工程实践为例,从整体规划、生态修复、文化赋能和长效运营4个方面探讨了滨河公园规划建设策略.滨河公园旅游规划设计注重整体规划,强调区位效应和交通可达性;注重修复自然资源和地域特色,包括土壤改良、红树林修复和草坪建植等,维护生态资源可持续性;赋能文化内涵,融合黎族文化等地域文化特点,营造公园场景;建设长效可持续化的公园活力运营,提供丰富的聚集、体验和消费空间,营造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为具有一定建设规模、生态基础优良且承载着旅游建设等多重功能的滨河生态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滨河景观生态修复园林文化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