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吴惠敏

双月刊

1009-2463

ahndskxb@ahau.edu.cn

0551-65786465

230036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安徽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类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作物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林学、茶学、蚕学、园艺、土壤与农化、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农业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学术报告、研究论文。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反映该校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食物观的内涵及发展要义

    杜志雄龚俊梅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食物观要求把牢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约束加剧、供需数量与质量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一系列挑战,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面临诸多考验,树立大食物观具有强大的时代必要性和紧迫性.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础,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为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提供要素支撑.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居民调整膳食结构,优化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大食物观粮食安全食物需求食物供给

    征稿启事

    10,封4页

    习近平关于合作经济重要论述的三重考察

    韩玉洁王雅芹徐旭初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合作经济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在理论逻辑上,这些重要论述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合作社的经典论述为理论基石.在历史逻辑上,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合作社工作的继承与发展.在实践逻辑上,这些重要论述源于我国合作经济发展的广泛实践,既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身经历,也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市场型合作社、联盟型合作社以及村社型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实践.

    习近平合作经济理论阐释历史脉络实践发展

    场域理论视角下返乡精英帮扶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逻辑——以北京市延庆区K村为例

    生吉萍鲁嘉任陈叙洁董英杰...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返乡精英能够有效对接外部市场并承接政府资源,在乡村产业振兴实践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基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从场域、资本和惯习的视角切入,以北京市延庆区K村为例,阐释返乡精英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所发挥的精英帮扶作用,并剖析其形成机制、实践逻辑与影响模式.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场域中,返乡精英利用政治势能、资本支持,通过对乡村内生惯习的激活,加强了基层治理水平,发挥了政群纽带、合作桥梁的作用,最终实现了对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因此,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应重视返乡精英的正向影响,积极引导返乡精英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起返乡精英帮扶乡村产业的良性机制.

    场域理论返乡精英精英帮扶乡村振兴产业振兴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

    刘云涛
    3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建设用地市场的供应以政府为主,农村土地难以直接进入用地市场,因而农村集体可获得的土地收益较为有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让制度,需要立足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的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安排以及实际出让情况.当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面临出让主体制度不完善、增量范围不清晰、出让收益分配制度不明确、处分权能不健全、统一交易市场未形成等方面的制约.为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当从完善出让主体制度、增量机制、出让收益分配制度,以及保障处分权能、构建统一用地市场等方面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制度加以完善,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助力乡村振兴.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制度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用地市场乡村振兴

    长三角地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慧管国锋
    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域城乡融合是中国城乡关系演进新的阶段,是实现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关键.测度2010—2021年长三角地区152个县级行政单元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对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表现出生态融合>人口融合>空间融合>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的维度差异.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动态演变进程中呈现出低水平融合区逐渐向中等水平融合区的转变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财政自给率显著地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失衡、金融借贷比则与其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县级行政单元人口规模和经济区位中均存在异质性.

    长三角地区县域城乡融合时空特征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欧盟农业生产和贸易:发展、应对与启示

    宗义湘李璨高一丹
    5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对欧盟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造成了冲击.欧盟面临着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和产量的下降,以及主要农产品出口量的减少.为应对突发事件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带来的影响,欧盟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支持政策,通过直接支付等财政政策、优惠贷款等金融工具及国家临时援助计划,确保农业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援助政策在短期内关注市场稳定性,长期来看,保障了农业韧性和可持续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欧盟农业企业的经营压力,减少了农民的经济损失,实施效果明显.我国应借鉴欧盟的危机应对经验,促进农业投入品多元化,确保供应链弹性,加强农业研发,注重农业发展模式转型.

    突发事件欧盟农业生产欧盟农产品贸易政策措施

    数字普惠金融、过度负债与家庭财务风险

    郑美华孔的漩
    6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在降低家庭金融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财务风险.基于CHFS2013-2019年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家庭过度负债为研究重点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务风险的影响,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部门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家庭高风险型债务的方式扩大家庭过度负债风险,进而导致家庭偿债能力与资产流动性降低,增大家庭财务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中低收入家庭与农村家庭等财务弱势家庭更易受到数字普惠金融影响从而导致过度负债与财务风险扩大.政府应完善数字金融监管制度,加强社会金融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家庭负债行为过度负债数字普惠金融财务风险

    企业集团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田涛王庆陆丹丹
    7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企业集团这一组织视角,关注如何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对于中国企业绿色转型、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结构决定战略"的理论视角和资源基础理论,以200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集团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集团通过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和改变成本结构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分产权性质和地理位置进行异质性讨论,发现企业集团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对国有企业显著,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效果最弱.

    企业集团组织形式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

    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许建明吕良瑞
    8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6年和2018年两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和渠道分析法,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养老保险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人际交往,对社会适应具有明显的改善效应,在对内生偏误进行有效处理后,所得结论依然稳健;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改善效用具有性别、年龄和居住方式差异;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是社会养老保险影响农村老年人社会适应的重要路径.因此,应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并建立稳定持续的增长模式、强化社会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精准施策、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并重视农村老年人的社会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养老保险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人际交往社会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