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施方法研究综述

    孙鹏冯俊青邱林江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新兴农业技术,植保无人机以其高效、精准、灵活等特点在农作物疾病和虫害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施方法的关键技术,包括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路径规划算法、喷施器研究和漂移控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总结了植保无人机路径规划算法的特点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经典路归算法、遗传算法以及蚁群优化等元启发算法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喷施器研究和漂移控制研究的进展和挑战.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包括改进算法性能、优化路径规划策略、提高喷施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优化漂移控制算法等.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全面的研究概览,推动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无人机植保路径规划混药装置漂移控制

    玫瑰精油的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安比芳陈创业乔桂芳王露飞...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油价格昂贵,有"液体黄金"之称,香气浓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烟草中,研究玫瑰精油的提取及应用有助于提高精油产业的经济效益.综述了近年来玫瑰精油的提取方法及优缺点,介绍了玫瑰精油的抗氧化性、抗菌性、抗焦虑等多种功效,总结了玫瑰精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后续的精油应用发展提出展望,以期为玫瑰精油的提取及应用发展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玫瑰提取方法精油功效应用

    天敌螨类草栖钝绥螨的研究进展

    袁亦戈郭建军胡朝兴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Chant)]隶属于蜱螨亚纲Acari,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是一种具有本土优势的捕食螨.作为植绥螨中的典型代表,草栖钝绥螨具有食性杂、分布广、捕食能力和突破丝网能力强、有一定抗药性等优点,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天敌资源.为进一步明确其价值,深化对其价值的开发利用,系统地阐述了草栖钝绥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草栖钝绥螨的发展前景.

    草栖钝绥螨植绥螨捕食螨生物防治害虫防治

    结构优化对不同叶位烟叶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向羽周成黄楚天何辉...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结构优化对不同部位烟叶总酚、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寻求一种能有效提高烟草品质的烟草种植优化技术,为提高烟草香气品质,提升卷烟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在种植基地对烟叶进行结构优化处理(将烟株最下端3片和最上端3片摘除),分析评价结构优化处理对不同部位烟叶总酚、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构优化处理提高了烟叶中总酚和黄酮含量.烟草经结构优化处理后,第6、8、12、14叶位总酚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0.00%、21.70%、13.10%和5.00%,第4、10、12叶位烟叶中总黄酮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通过SPME-GC-MS共检测到22种主要的挥发性物质,结构优化处理有效提高了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叶位中以类胡萝卜素为前体合成的香气物质香叶基丙酮、β-大马酮、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巨豆三烯酮等物质含量均受结构优化处理的影响,且不同的叶位影响程度不同.[结论]结构优化处理可有效提高不同叶位烟叶烤后总酚、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提升烟叶品质,其挥发性物质含量也被显著提高,可为提高烟草香气品质,提升卷烟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烟草结构优化烟叶品质香气成分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58农艺性状及产量相关性分析

    马海涛付亮彭东王玲燕...
    21-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58在黄淮海南片麦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9—2022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海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新麦58的农艺性状和品质、产量构成、丰产性、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新麦58在国家冬小麦品种黄淮海南片水地组3年试验中成穗率较高,有效穗数为638.59万穗/hm2,穗粒数33.90粒/穗,千粒重43.44 g,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264.6 kg/hm2,比对照增产5.68%,增产点率100%.品质结果达到强筋小麦品质标准.产量三要素相关性和直接通径系数结果均表明,穗粒数是影响新麦58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生产上应保证适量的有效穗数,主攻穗粒数,稳定千粒重,进一步挖掘新麦58的高产潜力.

    新麦58农艺性状丰产性产量相关性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不同气候生态类型区甜荞麦品种(系)的评价

    穆兰海常克勤杜燕萍陈一鑫...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主选育和引进的5个甜荞麦品种(系)为材料,在宁南山区6县(区)不同气候类型区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了品种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表现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一级分枝数>密度>株高>主茎节数>千粒重;通过对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分析,结合生长期的抗病性、抗倒伏等抗逆性指标,筛选出适宜在当地种植的品种(系)为固荞麦1号和固荞3号,并建立了大面积生产示范区进行验证,其增产效果明显.

    甜荞麦AMMI模型GGE-biplot稳定性适应性

    基于SPAD值的不同海拔烤烟采收成熟度研究

    汪薇王振华唐经祥徐经年...
    30-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不同海拔下烟叶成熟度采收标准及采收时间,以张家界市主栽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使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了400和600 m海拔区域下上、中、下各部位不同成熟度鲜烟叶的SPAD值,分析不同成熟度下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找出不同海拔下各部位烟叶适宜采收的SPAD值.结果表明:400 m海拔下部烟叶适宜采收的SPAD值为26.57~29.99,中部鲜烟叶SPAD值为15.48~23.08,上部鲜烟叶SPAD值为17.19~20.81;600 m海拔下部烟叶适宜采收的SPAD值为21.60~24.06,中部鲜烟叶SPAD值为19.82~24.40,上部鲜烟叶SPAD值为13.49~16.65,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表现较优,感官质量属于较高档次.

    烟草海拔SPAD值成熟度烟叶质量

    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田润189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卢亚妮侯青光李宏滇黄柄壬...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主选育玉米新品种田润189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密度,设3个密度水平处理(A1处理42000株/hm2;A2处理48000株/hm2;A3处理54000株/hm2),副区为施肥量,设4个施肥水平处理(B1处理为常规施肥,施用复合肥750 kg/hm2和尿素150 kg/hm2;B2、B3和B4处理分别施用缓释肥600、750和900 kg/hm2),探究田润189在3个密度4个施肥量水平条件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表现.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施肥量及肥密互作对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田润189的产量以A3处理最高,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1处理,但与A2处理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田润189的产量以B4处理最高,且极显著高于B2处理,但与B3和B1处理差异不显著;在肥密互作中,春播以A3B1处理的产量最高,达8494.50 kg/hm2且显著高于A3B2处理,但与A3B4和A3B3处理差异不显著,而秋播以A3B4处理的产量最高(8276.50 kg/hm2),显著高于A3B2处理,但与A3B1和A3B3处理差异不显著.从经济效益上看,施用缓释肥处理(B2、B3和B4处理)的收益均比常规施肥处理(B1处理)高,尤其B3处理的收益最高,达12353.59元/hm2,比B1处理平均增收10.77%.综上所述,田润189玉米的较佳种植密度为48000~54000株/hm2,在此密度下施用750~900 kg/hm2缓释型复合肥(N-P2O5-K2O=24-6-10)可获得较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田润189施肥量种植密度农艺性状产量

    种植密度和品种对荞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

    李倩刘小进封伟邢燕...
    39-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品种对荞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5个品种,3种种植密度,共有15种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荞麦的抗倒伏性,包括第1、2、3节间长度和外径、重心高度、表观倒伏率、茎秆抗折力等指标,比较不同处理株粒重、百粒重、小区产量等经济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西农D4103的表观倒伏率显著低于其余品种,且P5M3处理的小区产量显著高于P1M3、P3M3处理,但相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间的表观倒伏率和产量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荞麦倒伏率与植株的株高、重心高度、主茎节数、第2节间长度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3节间长度和第1节间外经与荞麦的表观倒伏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小区产量与第1节间长度和第2节间长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品种对荞麦表观倒伏率和产量的影响较大,西农D4103的抗倒性较好,可用作以后研究抗倒伏的品种材料,资TQ13-05品种在75万株/hm2播种密度下的产量最高,适宜在陕北地区种植.

    荞麦种植密度品种表观倒伏率产量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曾玉兰吴学莉孙志伟李舒展...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绿苣生菜(Lactuca sativa L.)生长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植物工厂条件下生菜的种植生产提供合适浓度的营养供给.设置不同的营养液浓度EC 1.0、1.5、2.0、2.5、3.0 dS/m(CK、T1、T2、T3、T4),分别在定植后14、21、28 d对生菜进行生理指标、产量及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定植14、21、28 d时,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地上部干鲜重、根部鲜重、叶片数、叶片厚度、植株伸展度、茎粗、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影响,可溶性糖含量在定植21~28 d时差异较小.综合以上测定指标,在定植28 d,T2、T3处理下绿苣生菜生长状况较佳,产量及品质最优,是比较合适的营养液灌溉浓度.

    营养液浓度采收期植物工厂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