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康美花王希肖苏军况虹敏...
    1-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水稻旱育技术的推广,秧苗立枯病的发生十分严重,立枯病已经成为水稻秧田高发的毁灭性病害,大大阻碍了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明确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对有效控制水稻立枯病的发生进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水稻立枯病的主要致病菌、发病症状和发生规律,从病原菌的积累、低温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和空气相对湿度、秧苗质量及苗床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因素,从控制播种密度、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立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从种子处理、苗床消毒、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主要药剂防治措施.认为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应在以合理选用品种、控制育秧、科学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适时采取种子处理、苗床消毒、农药喷施等药剂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治模式,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保障我国水稻安全生产.

    水稻立枯病发病症状流行规律防治技术

    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及其对水产动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李腾卢怡凝冼健安鲁耀鹏...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的发展推动塑料的使用,塑料被排放并积累于水环境中严重危害了水产动物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不可降解的微塑料在水环境中进入水产动物体内可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综述了水中微塑料的分布及种类以及其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组织结构的影响,旨在为微塑料对水产动物影响研究和水产动物的健康生态发展提供参考.

    微塑料水产动物生长免疫功能组织结构

    药用植物地下部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林熠锋吴萍郭俊霞王晓宇...
    11-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的地下部不仅是植物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植物体内多种有机酸、氨基酸和激素合成与转化的重要场所.以地下部为主要药用部位的药用植物,其地下部生长状况直接影响药材的产量与品质,间接地影响到种植农户的收入、疾病的临床用药治疗效果、民众的健康水平等.近年来随着药用植物地下部研究的深入,与其生长发育有关的影响因子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因此,围绕环境因子、激素对植物地下部的影响以及地下部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等内容进行综述,以供药用植物地下部的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药用植物地下部环境因子植物激素分子机制

    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36的选育研究

    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麦36(参试品种名宁麦7342)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扬麦20为母本,宁麦14为父本配制杂交,后代采用改良集团选择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2019—2022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企淮南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4.81%和5.99%.宁麦36有效穗数538.5万/hm2,穗粒数40.8粒,千粒重42.2 g.中抗赤霉病,弱筋.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穗粒数次之,千粒重较小.宁麦36的高产栽培技术应是主攻穗数,兼顾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

    弱筋小麦产量栽培技术宁麦36

    民勤荒漠区油莎豆种质资源筛选研究

    康才周朱淑娟安红燕王家奇...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适宜在民勤荒漠区推广种植的高产高油油莎豆,对民勤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引入10个不同种质资源油莎豆,观测其出苗率,测量产量和油脂含量,同时运用SPSS软件对比分析不同种源地油莎豆种质资源的产量、油酸含量,以及人体不能合成而必须从膳食中补充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结果]不同种源地油莎豆种质资源之间产量有差异;不同种源地油莎豆种质资源之间油酸、亚油酸含量差异显著;引入的10个不同种源地油莎豆种质资源中,出苗率均超过90%,产量均超过6000.0 kg/hm2,其中有4个油莎豆种质资源的油酸含量位于最佳食用油脂肪酸组成区间,其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河南油莎豆、西班牙油莎豆、中科院油莎豆6号、武汉1号.[结论]适宜在民勤荒漠区推广种植的高产高油油莎豆种质资源依次为河南油莎豆、西班牙油莎豆、中科院油莎豆6号和武汉1号.

    油莎豆种质资源筛选荒漠区推广

    生态因子对薄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于翠香张海燕安仕博赵福顺...
    24-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6个甜瓜品种在海南露地栽培、吉林露地和大棚栽培模式对比分析,测定叶纵径、叶横径、叶面积、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果肉厚度等指标.结果显示,海南露地栽培的甜瓜叶片纵径、叶片横径、叶柄长、叶面积、果肉厚度及单瓜重均小于北方大棚和露地种植,而可溶性固形物相反,品种之间也具有一定差异,其中DG-2014-93、MX10表现较好.表明甜瓜的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和叶面积等主要性状受品种遗传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这为今后甜瓜品种的跨区引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甜瓜生态区主要性状相关性

    不同辣椒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分析

    裴艳婷魏龙雪李娜娜白静...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36份山东地方辣椒种质资源的品质性状进行了不同果形和聚类类别的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隶属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辣椒种质资源材料间品质性状变异系数为14.37%~110.26%,其中辣椒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110.26%);不同果形中,粗纤维含量平均值组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13∗),其中线形椒变异系数最大(165.22%);5个品质指标的平均隶属度在0.18~0.65,综合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平均隶属度超过0.60且排名前3的辣椒种质资源按由大到小为L949(0.65)=L958(0.65)>L951(0.64)>L933(0.61)=L945(0.61)=LP220(0.61);该6个辣椒种质材料品质性状表现较好,可应用于药用、饲用及食品加工业等.

    辣椒种质资源果形品质性状山东

    根际细菌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刁风伟黄琰哲许子荣王保平...
    32-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阿须贝氏无氮培养基在番茄根际土中筛选到5株细菌菌株,鉴定菌株生物学分类;然后以番茄为供试植物,分别添加5株菌株菌液为处理,研究根际细菌对番茄幼苗生长和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5株菌株均显著降低了番茄幼苗的株高和SPAD值.FN2和FN6菌株显著降低了植物的干重、鲜重和地上部的投影面积.FN6菌株还降低了植物的根总表面积和根总体积.5株菌株都未呈现出正向促进效应.该研究为开发根际细菌存在的潜在风险提供警惕.

    根际细菌番茄根系结构抑制生长

    复合菌剂在强化污泥和秸秆的好氧堆肥中应用研究

    方春玉郑丹萍于佳祎吕枫...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好氧堆肥是能同时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最有发展潜力的处置方式之一,为强化污泥的好氧堆肥进程和提高堆肥质量,将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等比例混合组建为复合菌剂,污泥与玉米秸秆按体积比1:1.5混合,烘干调节混合物的含水率至60%后接种10%的复合菌剂,装入堆肥装置中,调节空气流量为0.20 L/min进行通气发酵15 d,所得堆体的TN、TC、TP、TK分别为(23.20±0.21)、(230.80±0.56)、(3.13±0.03)、(1.55±0.01)g/kg,发芽指数为(129.95±5.42)%.比较于未加菌剂空白组,营养基质含量均有提高,且重金属含量均大幅度降低,除As外,其他重金属指标均低于有机肥国标的限值.复合菌剂发酵的堆料中总氮减少量降低,总磷含量增高,重金属含量减少,表明该混合菌剂具有固氮、聚磷和钝化重金属的作用,有助于解决市政污泥堆肥中存在的堆肥效率低、营养流失大、重金属超标等瓶颈难题.

    市政污泥污泥堆肥秸秆复合菌剂

    新形势下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与等别转换的应用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张雅芹孔胃杜芩吴闯...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在2021年度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灰靶模型和指标赋分求和法2种等别转换方式将济南市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转换为等别数据.结果表明:改进的灰靶模型兼顾了耕地的自然本底特征和耕地的粮食产能,在赋权和评价过程更为客观、科学,转换后的等别成果更为合理,济南市质量较好的耕地主要位于中部和北部平原地区以及沿黄地区,等别主要为3等和4等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7%,符合济南市实际情况;采用指标赋分求和法转换的等别整体较为合理,但主观性较强,评价结果区域内部差异性较小.因此,改进的灰靶模型在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与等别衔接研究中应用性更强,转换成果可为耕地占补平衡与进出平衡等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耕地资源质量分类等别成果转换改进的灰靶模型指标赋分求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