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阳市花溪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设计方案探讨——以贵阳花溪区行知生态文化示范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

    高怀军
    160-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阳市花溪区行知生态文化示范园为例,分析贵阳市花溪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把握休闲观光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原则,进行共性到个性的研究,结合实例探索适宜在行知生态文化示范园进行综合开发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景观设计方案,为贵阳市花溪区及其他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休闲观光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景观规划设计示范园

    烤烟井窖式移栽中"井窖"对烟草根结线虫数量的影响

    范成平代飞李熙全左锐...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烤烟井窖式移栽中"井窖"对烟草根结线虫数量的影响,跟踪测定"井窖"内与"非井窖"土壤温湿度差异,以及"井窖"内部和"非井窖"土壤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结果 表明,"井窖"内微环境的温度、水分含量相对稳定,外界日平均气温为4.15~13.63℃,"非井窖"土壤日平均温度为3.13~7.24℃,"井窖"口日平均温差在1.53~4.04℃;"井窖"土壤水分含量比"非井窖"平均高18.9%;5—8月"井窖"土壤根结线虫数量普遍高于"非井窖"土壤根结线虫数量,平均高2.67倍.

    烤烟井窖式移栽井窖根结线虫

    我国茉莉病害的发生种类及综合治理

    杜婵娟杨迪潘连富李春牛...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了近年来发生在茉莉上的15种病害,包括12种真菌性病害(白绢病、顶枯病、枝枯病、炭疽病、叶斑病、煤烟病、褐斑病、灰霉病、污叶病、花腐病、白纹羽病和紫纹羽病),1种病毒性病害(黄环斑花叶病),1种生理性病害(黄化病)以及1种附生性病害(地衣).分别从病原及症状、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茉莉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为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茉莉病原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中草药水浸提液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影响

    蒋晶晶彭沛穰苏锋锋周昭旭...
    172-17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中草药.[方法]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黄连、黄芩和大黄水浸提液单剂及其复合剂不同浓度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结果]60%黄连、黄芩和大黄水浸提液对辣椒疫霉病菌和西瓜蔓枯病菌抑制率分别达97.7%和88.2%、87.3%和84.3%、73.5%和84.5%,抑制效果均较好;大黄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黄连和黄芩,抑制率可达59.0%;黄连对葡萄炭疽病菌和玉米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效果优于黄芩和大黄;除葡萄灰霉病菌外,不同浓度的水浸提液复合剂对其他4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高于大黄,低于黄连,总体抑制效果及趋势与黄芩相近.[结论]黄连水浸提液抑菌范围最广、效果最好,可进一步为新型天然杀菌剂的研制和开发提供新途径.

    黄连黄芩大黄水浸提液抑菌率

    不同施肥方式对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陈书健陈京都许美刚谢成林...
    175-17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优质食味水稻南粳5718和南粳9108为材料,采用常规毯苗机插移栽,在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设置大户配方施肥(纯氮262.5 kg/hm2)和常规施肥(纯氮307.5 kg/hm2)2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毯苗机插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种植大户种植优质食味水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达到减少施肥次数和生产成本、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结果 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大户配方施肥优质食味水稻的产量有所降低,同时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均降低,但其外观品质更好,商品性更优,蒸煮食味品质更佳.2种处理条件下,南粳5718的产量及稻米加工品质均低于南粳9108,但其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均高于南粳9108.

    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南粳9108南粳5718产量品质

    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研究

    胡雅芹魏好程何传波李志强...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天然栀子黄色素为材料,以色素损失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不同pH、温度、光照强度和常见食品体系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条件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pH、高温、日光照射、Fe3+、H2 O2和Na2 SO3等因素对色素稳定性破坏程度,同时开展了食品体系中栀子黄色素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栀子黄色素在pH 3~11内稳定性良好,短时耐热性良好,避光稳定性良好,0.3% 浓度的H2 O2氧化剂或Na2 SO3还原剂环境中色素稳定性良好,在NaCl、Na2 CO3、CaCl2、CuSO4盐溶液体系中性质稳定,但在Fe3+环境中易于褪色.建议通过提高色素纯度,降低栀子苷含量和利用β-环糊精、EDTA-Na2等食品胶体共混体系包埋、鳌合特性,避免使用金属铁制容器和工具等方法,提高栀子黄色素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栀子黄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参考依据.

    栀子黄色素色素损失率稳定性

    大豆油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及苯并(a)芘含量变化研究

    马利杰蔡佳琦陈霄
    182-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煎炸过程中大豆油的极性组分及苯并(a)芘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在190℃对含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大豆油进行连续煎炸试验,连续煎炸14 h,分别在煎炸0、0.5、1、2、4、6、8、10、12、14 h时取样,测定煎炸油中的酸价、极性组分、苯并(a)芘这3个检测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在煎炸过程中,酸价随煎炸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极性组分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上升趋势逐渐加快;而苯并(a)芘浓度先升高,然后稍有下降,之后又继续升高,整个煎炸过程中苯并(a)芘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煎炸店选择适当的煎炸时间,最大程度减轻煎炸油对人体的损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煎炸油酸价极性组分苯并(a)芘

    蔬菜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模式初探——基于池州市实证

    朱国英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蔬菜是人们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蔬菜的质量安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风险防控.对安徽省池州市在蔬菜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中"产前隐患排查、产中安全检测、产后监督预警"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蔬菜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了借鉴.

    蔬菜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模式

    一株植物乳杆菌MMB-03的筛选鉴定及抑菌特性研究

    赵永慧杨杰朱卿正郭长明...
    189-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发酵酸鱼中筛选鉴定得到一株产植物乳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MMB-03,通过研究植物乳杆菌素的酸、温度稳定性及抑菌效果,确定了该植物乳杆菌素的抑菌特性.[方法]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DNA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采用打孔法测定植物乳杆菌素的抑菌效果.[结果]该植物乳杆菌素在pH 4.0~7.0时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121℃ 处理20 min仍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对指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植物乳杆菌MMB-03在水产饲料和食品保藏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植物乳杆菌鉴定细菌素理化性质抑菌

    山东省兰山区野生中药资源调查分析

    宋师花王幼鹏诸葛绪才张强...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调查兰山区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蕴藏量等情况,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提供完整可靠的数据,为该区政府统筹发展中药产业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样线调查、植物采集与腊叶标本制作等方法获取普查原始数据,整理输入系统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此次普查共完成37个样地、185个样方套、111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341种,隶属82科268属,制作腊叶标本1600余件.[结论]基本摸清了兰山区野生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找出了兰山区野生资源丰富但蕴藏量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普查成果得到共享.

    野生中药资源蕴藏量调查分析兰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