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机肥对云南曲靖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及产质量的影响

    王瑞宝吴剑曹深岭严国涌...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云南曲靖烟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性状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调查统计和常规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施用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烤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烤烟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常规化肥与单一施用常规化肥比较能显著提高烤烟农艺性状、降低病害发生、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施用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烤烟株高5.4%~11.1%,茎围3.5%~10.6%,最大叶面积4.6%~13.8%,分别降低黑胫病和根腐病发病率16.7%~33.4%和21.9%~42.1%,提高产量9.2%~22.0%,产值16.32%~30.54%,上等烟比例3.9%~6.3%.总之,在云南曲靖烟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增加烤烟田间长势、降低病害发生和增加烤烟产量产值.该研究为有机肥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烤烟有机肥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一株南方红豆杉内生菌HDSW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李平胡建燃郭春燕武玉珍...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南方红豆杉抗肿瘤内生菌HDSW,并初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基于16S rDNA测序鉴定菌株HDSW的种属,通过MTT试验、平板细胞集落形成试验、细胞黏附试验、划痕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DSW发酵液的有机溶剂提取物对胃癌细胞MGC-803的抑制活性,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探索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结果]菌株HDSW被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pumilus),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于胃癌细胞MGC-803可有效降低其存活率,减弱其黏附能力,抑制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凋亡.菌株HDSW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显著增强促细胞凋亡基因p53、Bax和Caspase 3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凋亡拮抗基因Bcl-2的表达.[结论]南方红豆杉内生菌HDSW可产生具有显著抗胃癌细胞MGC-803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且乙酸乙酯可将其提取出来,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南方红豆杉内生菌抗肿瘤活性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健康与患根腐病三七根际和根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丁子元赵学强李宁陈欣怡...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三七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内及根际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其与三七根腐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文山连作3年的健康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根腐病植株根内及其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健康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与根腐病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黄腐植株根际土中的优势微生物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周刺座霉属(Volutella),绿腐植株根际土中的优势微生物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短梗蠕孢属(Trichocladium).黄腐植株根内优势微生物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木霉属(Trichoderma),绿腐植株根内优势微生物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土赤壳菌属(Ilyonectria)和小不整球壳属(Plectosphaerella).[结论]三七根腐病的发生与植株根际及根内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

    三七根腐病根际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

    烟叶多肽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陈月星师叶琳杜雪婷冯利茹...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烟叶为原料,进行烟叶多肽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酶法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烟叶多肽,应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酶量、酶解pH、酶解时间、浸提温度、底物浓度5个单因素对烟叶多肽提取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确定烟叶多肽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烟叶多肽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烟叶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以处理样品质量1 g为基准,烟叶多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酶量4200 U、酶解pH 8.2、酶解时间2.5 h、浸提温度49℃、底物浓度4.2%,烟叶多肽提取量为88.23 mg/g.按照该条件所提取的烟叶多肽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3.09%和73.84%,表明烟叶多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结论]该研究为烟叶的药用价值和烟叶多肽的药物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烟叶多肽酶解提取工艺优化响应面法抗氧化活性

    壳聚糖-CMC复合膜对小贵妃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李进红李丽吴健华罗照西...
    164-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复合膜对小贵妃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壳聚糖和CMC为成膜剂,制备壳聚糖膜、CMC膜、壳聚糖-CMC复合膜,以这3种膜处理的小贵妃芒果分别为A、B、C组,并设置CK组.在室温(20±2)℃下贮藏,通过测定A、B、C、CK组的病情指数、腐烂率、失重率、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3种膜对小贵妃芒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贮藏20 d后,复合膜处理的小贵妃芒果病情指数、腐烂率和失重率最低,酸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复合膜交联良好,结构均匀致密.[结论]CMC膜对小贵妃芒果贮藏没有保鲜的作用,壳聚糖-CMC复合膜和壳聚糖膜对小贵妃芒果贮藏有防腐保鲜的作用,并且保鲜效果壳聚糖-CMC复合膜大于壳聚糖膜.

    芒果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贮藏保鲜

    辣椒贮藏性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拮抗菌对其抑制作用研究

    胡秀虹张廷辉欧明云宋敏...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自然病变的羊角辣椒为原料,采用组织培养法及回接法从中分离筛选优势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全序列分析对优势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一株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对优势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导致辣椒在贮藏过程中发生病变的优势病原菌为1株真菌,经鉴定为Botrytis cinerea.研究发现,生防菌Bacillus subtilis对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可达87.8%.

    辣椒病原菌分离鉴定生防菌拮抗作用

    新零售背景下咸宁特色农产品物流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钦方
    172-174,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零售概念的兴起和发展,农产品物流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咸宁作为中国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但在物流融合方面仍面临着一些挑战.研究了新零售背景下咸宁特色农产品物流融合发展的路径,对于促进咸宁农业现代化、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物流新零售供应链融合发展

    天坛公园节日花坛设计策略与应用研究

    李霞韩雪琳边广平于飞...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坛公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中轴线南端的重要遗产地.节日花坛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其设计策略和应用成为展示天坛、首都形象以及传递美好情感的关键途径.详细阐述天坛节日花坛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节日花坛的设计原则、形式、植物材料选择、辅助材料应用等方面总结分析天坛公园节日花坛的应用,同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天坛节日花坛设计提供参考.

    天坛公园节日花坛设计策略应用

    陇中黄土丘陵区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策略——以天水市为例

    陈玉玲
    18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全市农村居民地与高程、坡度、坡向、年平均气温、平均年降水量、河流等自然条件在空间分布特征显著,存在一定的梯度分布特征,与公路、河流呈明显带条状分布,全市农村居民地整体空间分布分散、聚集性差.该研究结果可为天水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

    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发展策略天水市

    宁夏扬黄灌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周洋赵如浪张文杰邢润东...
    189-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膜下滴灌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阐明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解决宁夏扬黄灌区玉米水肥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方法]在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以常规大水漫灌(6000 m3/hm2)为对照,在滴灌定额为3750 m3/hm2的基础上设置不覆膜滴灌和膜下滴灌2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玉米抽雄期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比漫灌处理分别提高1.5%、11.0%,比不覆膜滴灌处理分别提高6.1%、3.2%.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提高玉米收获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从而提高玉米产量,比漫灌处理增产8.6%,比不覆膜滴灌处理增产8.2%.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降低玉米耗水量,比漫灌处理降低28.4%,灌水利用效率提高73.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2.0%;同时提高了玉米氮磷钾肥偏生产力,比漫灌处理分别提高8.5%、8.6%、8.5%.与漫灌处理相比,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成本投入增加26.9%的基础上获得了最高的经济效益,比漫灌处理增加808.4元/hm2,收入提高8.1%,比滴灌不覆膜处理增收787.5元/hm2,收入提高7.8%.[结论]在滴灌定额为3750 m3/hm2基础上采用膜下滴灌施肥可在节水37.5%的基础上实现增产和增收,该技术在宁夏扬黄灌区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可以应用于该地区的玉米生产.

    宁夏扬黄灌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