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蕲艾食用历史追溯调查与安全性评价

    杨芳李苏火彤辉秦晓燕...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蕲艾的可食用性,为湖北省蕲艾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典籍中艾的食用历史考证、蕲春及周边地区食用历史调查及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艾的食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湖北省蕲春及周边地区居民均有食用蕲艾的习惯,成年人的平均食用年限35.14年,每日食用量9.04 g.食用方式主要包括鲜艾叶、艾草糕点、艾草面食、泡茶、药用、泡酒等,未出现不良反应.鲜嫩蕲艾叶高温处理粉大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其LD50 大于7.5 g/kg,属实际无毒物质.[结论]鲜嫩蕲艾叶可作为一种安全的潜在食药两用资源,为全方位多途径开发新的食品提供思路.

    蕲艾食用历史急性毒性试验安全性

    复合生物酶制剂处理对陕南烤烟陈化过程中烟叶品质的影响

    张傲杰胡鑫王平平郑杰...
    149-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外源喷施生物制剂处理烟叶,探究烤烟调制和复烤陈化阶段经生物制剂处理后对烟叶品质带来的影响及差异,从而形成陕南烟叶陈化过程中提质增香的技术手段,明确添加生物制剂后不同陈化时间的烟叶化学成分及品质变化规律.[方法]选用陕西SXC-4复合生物制剂,包含不同水解酶系、氧化还原酶系以及增香细菌,在烤烟调制和复烤阶段通过雾化喷施方法,研究复合生物制剂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和多酚等特殊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不同阶段生物制剂处理后,烤烟中的还原糖、总糖、淀粉含量均低于对照处理,烟碱和总氮含量略高于对照处理,烤烟中的有机酸、新植二烯、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不同处理烤烟陈化过程中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经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后的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均显著大于对照处理.随着陈化过程的进行,香气物质总量均降低,感官质量总分均有提升.[结论]2 个阶段经复合生物制剂处理后均可以提升烤烟的化学品质,增加香气物质,提升烤烟的香气量和香气质,降低杂气和刺激性.随着陈化时间的进行,不同处理的陈化效果不同,在陈化90 d后,复烤阶段陈化烟叶的化学成分更为协调,致香物质含量更高,烟叶的感官质量评价更高,优于调制阶段生物制剂处理的烟叶.

    调制复烤陈化生物酶

    不同品质类型海岛棉可纺性研究

    白玉林刘露王承强杜斌...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常规棉纺精梳工艺,评价不同品质类型海岛棉的可纺性.结果表明:纺高号纱时马克龙值较高的品种能有效控制棉结,纺低号纱时纤维细度和断裂比强度更有利于纱线强力的提升,纤维长度长有利于棉结的控制,而较高断裂比强度有利于提升纱线强力.

    海岛棉可纺性纤维品质纤维细度成纱质量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在菜豆晕疫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刘晓宇钱茱希郭静杨静...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菜豆晕疫病菌(Pseudomonas savastanoi pv.phaseolicola)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方法,实现菜豆晕疫病菌的高效率、高精度的检疫鉴定和疫情监控,以菜豆晕疫病菌为研究对象,以位点特异性重组酶作为靶标基因,SSRP_F、SSRP_R、SSRP_P为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建立菜豆晕疫病菌dd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菜豆晕疫病菌的ddPCR检测体系的绝对定量检测低限为0.6 copies/μL,ddPCR的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2个数量级.同时研究了种子携带菜豆晕疫病菌是否具有活性,提高了疫情检出率.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菜豆晕疫病菌快速检测

    14个叶用芥菜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莫传园唐兵付文苑赵丽芬...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4个叶用芥菜的含水量、维生素C、蛋白质、总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及矿质元素(Fe、Ca、P)等主要营养成分及维生素C、类黄酮、总多酚、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用芥菜营养成分丰富,含水量为 89.74%~94.28%,纤维素含量为 13.46~24.30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7.80~30.90 g/kg,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16~0.48 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60%~6.53%,P含量为191.67~474.00 mg/kg,Ca含量为152.67~1 303.67 mg/kg,Fe含量为2.36~11.96 mg/kg,维生素C含量为247.33~907.00 mg/kg,类黄酮含量为5.54~14.54 mg/g,总多酚含量为0.22~1.46 mg/g,抗氧化能力(FRAP值)为2.14~12.12 μmol/g.Ca、Fe、总多酚含量最高及抗氧化能力最强的品种为紫叶青菜,纤维素、总氨基酸、类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为ML11-2,黔青4 号P含量最高,威宁青菜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

    叶用芥菜品种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

    扰动空隙对稻谷电容式水分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方壮东孙彬益彭远璇范琴...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扰动空隙对电容式稻谷水分传感器检测精度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Ansoft Maxwell 静电场分析模块,建立并试验验证了稻谷群粒电容分析模型;基于上述模型,分别对平行极板式、同轴极板式、平面极板式电容谷物水分传感器开展了扰动空隙模拟试验.[结果]稻谷含水率为11.39%~30.30%,群粒表观介电常数随含水率升高而增大,平均变化范围为5.74~41.13;稻谷群粒电容分析模型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证实了该分析模型的有效性;扰动空隙模拟试验显示,扰动空隙越大,引起的水分检测误差越大;相同扰动空隙下,含水率越大,检测误差越大,扰动空隙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对检测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分布在电容器中电场线越密集的区域,引起的误差越大;此外,模拟试验获得了3种不同类型的电容式稻谷水分传感器的平均检测极差分布规律,表明平行极板水分传感器检测精度受扰动空隙影响最小,同轴极板次之,平面极板受影响最大.[结论]研究结果对优化电容式谷物水分传感器设计、降低扰动空隙引起的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稻谷水分传感器电容扰动空隙AnsoftMaxwell

    引江济淮大型弃土场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及模式选择

    徐迎春程志远李勇刘伟...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型弃土场对当地生产、生态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对引江济淮工程大型弃土场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复垦为耕地功能的基本要求,开展了引江济淮工程96个弃土场的农耕用地复垦适宜性分级评价,提出了以农耕复垦利用为主,兼顾复垦为设施农业、经济林、现代牧场、生态旅游及科教文化基地、光伏+土地综合治理、建筑工程材料等利用模式的选择,为弃土场土地复垦利用的可行性和可选择的利用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

    引江济淮大型弃土场复垦适宜性评价模式选择

    旱地改水田障碍因子识别与诊断

    郭飞周晓艳张帅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生态位理论,以建设高产水田为目标,选取影响旱地改水田的生态因子,构建旱地改水田障碍因子识别与诊断评价体系,根据限制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确定其阈值或最适值,结合具体项目,进行障碍因子识别与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识别与诊断的旱地改水田障碍因子和提出的消减措施,可切实解决具体到某一项目"能不能建、怎么建、建什么"的问题.研究可为旱地改水田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可行的思路与方法,对于保障旱地改水田成功实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旱地改水田障碍因子识别与诊断规划设计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王警洁赵晶刘延彬朱琳...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植被指数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机制,利用 2000-2022 年的MOD13Q1数据,结合降水量、气温等资料,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法、Theil-Sen Median 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和相关系数分析法等,从时间和空间2个尺度分析延边州NDVI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来看,2000-2022年延边州植被ND-VI多年平均值为0.539,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斜率为0.003 6/年.各县(市)植被NDVI存在差异,但总体均呈现相似的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和龙市年均NDVI最高,为0.560,延吉市最低,为0.515.图们市NDVI年均值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为0.004 3/年,和龙市NDVI年均值上升趋势最慢,为0.003 1/年.空间分布上来看,延边州植被整体覆盖状况较好,植被NDVI年均值大于0.6 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22.93%,NDVI年均值在0.4~0.6的占67.16%;植被NDVI年均值小于0.4 的面积仅占9.91%,主要分布在各县(市)中心及周边区域.植被NDVI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23%,其中,呈极显著上升趋势的面积占71.80%,呈下降趋势的面积仅占研究区面积的2.48%,零星分布在部分耕地区域.植被NDVI对气候因子响应方面,延边州大部分地区NDVI与气温、降水量呈正相关,约有67.23%的地区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大于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区域(59.49%),表明全州范围内NDVI与降水量和气温均以正向促进为主,且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强于气温.

    NDVI时空变化特征气候因子响应程度延边州

    基于DEA的山地烤烟家庭农场生产效率研究

    赵鹏李小芳柯美福陈昌海...
    192-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适宜山区农村现状的烤烟家庭农场生产组织模式,以农场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和农场主职能差异为标准,将山地烟区烤烟家庭农场分为4类,分别为模式1(投资管理务工型家庭农场)、模式2(投资管理带工型家庭农场)、模式3(投资管理型家庭农场)、模式4(投资型家庭农场);采用随机调查法进行布点追踪调研,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方法对4 种模式的经营效益、投入结构、生产效率等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山地家庭农场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越高,经营纯利润率和生产效率越低.从模式1到模式4,经营纯利润率依次为26.14%、21.29%、14.75%、9.51%,综合技术效率依次为0.78、0.53、0.36、0.21,单位面积经营纯收益依次为18 082.82、13 570.52、10 084.05、4 740.42元.利用前沿分析测算出各模式的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路径:模式2是山地烟区当前最佳生产组织模式,模式3为未来发展方向;提高山地烤烟农场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是与农场职业经理、带工组长建立利益链接机制,与物资供应商签订稳定的供销协议,对普通工人实施分类差异化管理.

    山地家庭农场组织模式DEA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