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来自热带作物产业的证据

    郑旭芸黄铭柔赖汇霖
    193-196,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热带作物政策性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有利于促进热区农户稳固增收,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供经验启示.利用2022-2023年广州市热带作物产业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探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提高农户的家庭收入.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测算,相对于不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户,购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增加了约0.38万~0.39万元.异质性分析显示,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增加了农户的农业收入,而对非农收入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相比种植规模大户,政策性农业保险更能够提高种植规模小户的家庭收入.此外,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增加了中高龄农户的家庭收入.热带作物政策性保险总体上有助于提高农户收入,但对不同收入类型及不同农户群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建议持续推进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制度,同时针对不同农户的特征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管理和激励措施.

    政策性保险农户收入热带作物PSM模型

    强村公司研究:内涵·壁垒·对策与前景——基于浙江省强村公司高质量发展视角

    王升应瑶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浙江省若干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下的强村公司典型调查和实地调研为基础,系统分析强村公司科学内涵、存在壁垒、对策建议及其发展前景,形成高质量发展路径,为其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奠定理论基础.

    强村公司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研究

    喻芳玲鲍宏礼吴学兵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引导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熵值法、空间杜宾模型,以我国2005-2021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研究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区域内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的"减碳效应";新型城镇化对邻近区域农业碳排放也具有明显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地区间差异明显,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程度西部>东部>中部.据此,提出以下建议:重视空间效应,实施差异化的农业碳减排政策;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碳减排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技术进步.

    新型城镇化农业碳排放强度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

    2004-2021年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研究

    张配配刘松涛El-SAWY S M杨学龙...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为该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确定具体某一产业对宁夏农业总经济关联度大小,并进一步计算贡献度,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计算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2004-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副业与农业经济关联度计算结果分别为0.907 2、0.617 5、0.825 4、0.797 8、0.825 2;对农业总产值的逐年贡献率分别为:-0.19%、-2.63%、-0.10%、-0.73%、-0.41%、-0.60%、-0.11%、-0.16%、-0.10%、-0.10%、-0.44%、-0.20%、-0.05%、-0.07%、-0.66%、-0.27%、-0.35%;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和豆类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最高数值为1.64、2.35、1.15、1.87、1.63,优势地区分别是石嘴山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和固原市.种植业与农业经济关联度最强,表明种植业主要带动宁夏农业经济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贡献度低,促进经济的效果不显著.

    农业结构调整邓式灰色关联法贡献率综合比较优势法宁夏

    横州市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江钰杨艳秋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横州市是世界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生产中心,当地的茉莉花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促进横州市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种植、加工、品牌3个方面对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提出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横州市

    基于GIS技术的同仁市春小麦精细化农业区划研究

    赵显伟穆天红魏向成井梅秀...
    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同仁市春小麦种植结构,提高作物产量,推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在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土壤、地形因素的基础上,提取影响春小麦生长的若干区划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区划因子赋予不同权重,通过GIS技术得到同仁市春小麦精细化区划图.[结果]按照不适宜、一般适宜、适宜和最适宜划分同仁市春小麦种植区.同仁市春小麦种植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分布在黄乃亥乡、年都乎乡、隆务镇、保安镇西部、扎毛乡东北部、曲库乎乡中部地区.[结论]同仁市春小麦适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5%;同仁市现有春小麦种植区基本与区划结果适宜种植区一致,包括黄乃亥乡、年都乎乡、保安镇西部、隆务镇和曲库乎乡;当前未种植春小麦的扎毛乡东北部区域也适宜春小麦种植.

    GIS春小麦精细化农业区划层次分析法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李广顺马艳艳
    220-226,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查阅1992-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相关文献,从文献特征、研究热点、未来趋势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动态及变化规律.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分布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乡村旅游年均发文量表现出阶段性增长趋势;研究热点呈现出研究主题比较分散、研究方向比较多元、研究对象有所差异的特点;研究热点集中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旅游"等方面.未来研究可以从乡村旅游新兴概念、乡村旅游区域性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智慧化和信息化发展等方面延伸和拓展.

    中国乡村旅游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分析CiteSpace

    基于大数据的豆丹研究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杨婧瑶包转青项思程陈法军...
    227-23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推动豆丹产业发展,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豆丹科研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天眼查和抖音等,运用计量学研究方法和Graphpad Prism可视化分析软件,从中外文献、专利、标准、企业注册和抖音账号视频 5 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统计分析.建立了涵盖文献(中文173篇,SCI论文36篇)、专利(194项,其中授权101项)、标准(3个)、企业(365家,其中经营范围涉及豆丹养殖的有310 家,涉及豆丹销售的有202家,涉及豆丹加工的有75家)和抖音账号(粉丝数1 000以上的131个)的豆丹全产业数据库.豆丹相关文献数量随年代的演进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1世纪以来出现爆发式增长.豆丹相关专利数量逐年增加,发明专利占比较大,主要集中于豆天蛾防治和豆丹养殖领域.豆丹的食用价值被不断挖掘,2010年前后,研究方向逐渐从"豆天蛾防治"转向"豆丹养殖".豆丹相关的3 个现行地方标准均为养殖或种养结合领域.豆丹产业主要集中于我国华东地区,有以江苏省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且有一定的产学研协同促进,抖音等新媒体也助力其发展.豆丹产业已经形成了养殖、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条和相应的科研技术.该研究结果对豆丹产业的发展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促进和借鉴作用,以期改善人类未来的饮食结构.

    豆天蛾豆丹文献专利标准企业抖音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上部烟叶可用性知识图谱分析

    杨雪梁辉杨兴有高峻...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部叶质量对烤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是烟草行业亟待解决的热点难题.以中国知网(CNKI)中研究上部烟叶品质的文献为基础,通过CiteSpace软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构建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共现知识图谱,对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前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研究一直是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2020-2023年稳定在70篇左右.上部叶可用性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提升烟叶感官品质和外观质量、成熟采收、调制烘烤等方面.合理打顶留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是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关键技术措施,今后可更加关注有机肥施用、烟田质量提升等对上部叶可用性提升的研究机制.

    文献计量学上部烟叶烟叶可用性烟叶品质

    职业农民:职业认知与意愿形成——基于江西省619个农户调查数据

    温保强贺贝陈逸燊
    239-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深化使得农户拥有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户考虑将农业作为一种职业来选择和发展.因此,基于江西省区域 619 份农户调查数据与职业认知维度,建立Logit-ISM模型分析农户职业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并得出以下结论:①在农户的职业认知方面,职业认同感评价、规模经营风险感知、成功案例示范作用和相关政策了解程度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的职业化意愿.此外,控制变量对农民职业化意愿也具有显著影响,家庭人均收入、农业收入占比和村交通呈正相关,村地势呈负相关.②逻辑层次结构上,农业收入占比和家庭人均收入通过职业认同感评价、成功案例示范作用和相关政策了解程度进一步影响规模经营风险感知,从而影响农民职业化意愿.村地势和交通是深层根源因素,农户的规模经营风险认知为表层因素.

    职业农民职业认知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ISM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