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及区域差异性分析

    胡彩云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黄河流域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从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生态保育和经济效益等4个方面对该流域整体及各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进行区域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整体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不高,且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仅在2018年出现了降低.从分类指标来看,各分类指标之间的得分具有较大的差异,资源利用的得分最高,环境影响的得分最低,生态保育和经济效益的得分虽低于资源利用,但三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大.②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均值最高,中游次之,上游得分最低.从发展趋势来看,上游地区在样本期间内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但仍存在波动,中游地区相对较为平稳下游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分均值虽最高,但其发展趋势的波动性明显大于上游和中游.

    农业绿色发展熵权法黄河流域

    "一带一路"中国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评估

    彭杜云詹芳芳
    223-229,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一带一路"中国区域17个省(区、市)2010-2020 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超效率SBM模型评估水资源利用效率,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协同状态.结果表明:17 个省(区、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大体呈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的格局,且大致可划分为3个梯队,其中青海、重庆、广东和宁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在11 年间均超过1.000 0,均值最低的是新疆,仅为0.093 5.从核密度分布结果来看,整体区域内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分别以3 年和整个研究时段为窗宽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状态,结果显示适配状态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呈现较强空间差异;其中,吉林协同性最好,海南、青海、陕西、广西和重庆5个地区表现为强脱钩状态,其余省(区、市)大多为弱脱钩状态,需在确保经济增长和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一带一路"水资源利用效率超效率SBM模型Tapio脱钩模型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蔬菜出口发达国家的制约因素——基于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吴媛潘丽蓉王东叶明辉...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2013-2019年中国蔬菜贸易数据,分析我国蔬菜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及进口国的SPS通报数量的变化,采用引力模型研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进口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贸易地地理距离和SPS措施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蔬菜出口贸易额与进口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我国与出口贸易地的地理距离和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蔬菜出口额呈负相关,与发达国家的SPS通报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其中地理距离对我国的蔬菜出口贸易影响最大.为促进我国蔬菜出口发达国家的贸易发展,应改善蔬菜的储运条件,及时了解进口国的SPS措施和相关规章制度变化,提前做好预案以便减少出口损失,不断开拓市场,加强我国蔬菜产业内国际双循环,促进蔬菜产业协调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蔬菜出口引力模型

    基于CiteSpace的稻田湿地土壤磷吸附和释放研究可视化分析

    夏欣宋维峰
    234-239,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稻田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对磷的吸附和释放特征在作物生长以及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2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有关磷的吸附和释放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和计量分析,总结了稻田湿地磷的输入与输出概况、梳理磷的吸附和释放研究的发展脉络、利用普赖斯理论计算核心作者群体以及追溯探讨磷的吸附和释放在稻田湿地中的主要研究热点与应用情况.结果显示,1992-2022年有关磷的吸附和释放研究有1 130篇文献,发文量整体趋势呈波浪式上升状态,大量学者对该领域愈发关注.对核心研究人员进行分析发现,以上海海洋大学林伟健、詹艳慧等为中心的研究团队发文量居于榜首,但不同作者之间合作较少.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后可将磷的吸附和释放研究内容分为4类,主要涉及在磷形态分布、磷的吸附和释放的影响因素、土壤吸附和释放磷能力的评估以及利用数学模型探讨磷的吸附和释放过程4 个方面.稻田湿地中磷的迁移转化与磷流失的环境风险问题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覆盖技术和生物炭的使用是今后的研究趋势,将成为大量学者重点研究方向.有关磷的吸附释放研究愈发受到重视,发文量以及研究方向不断上升和扩散,在稻田湿地中的应用研究还不够广泛,各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要不断加强进一步的合作探讨,利用新技术促进稻田湿地的农业资源利用和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稻田湿地土壤吸附释放CiteSpace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林果业发展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朱雨含蒋桂容
    240-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新疆林果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新疆林果业"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软件,对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发文作者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文量总体波动较大,数量较少,近2年呈上升趋势;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类高校,部分集中在科研机构;以依米提·肉孜、司地克江·艾外力为核心的团队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但尚未形成较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集中在品牌建设、发展对策、特色林果、林果产品、产业发展、机械化等方面.未来研究应加强研究单位、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创新研究视角,拓展研究内容,推进多学科融合,将新疆林果业发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推动新疆林果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林果业CiteSpace机械化乡村振兴南疆

    基于生产托管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析——以安徽颍州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基地为例

    陈欢汪永武马斐曹承富...
    246-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系统阐述了目前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并综合分析了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成果属性、转化动力、转化机制及农技推广模式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新阶段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动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理论框架,并以安徽颍州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创新基地为例,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促进成果高效转化方面的正向作用,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系统、托管组织等主体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联动协作机制.提出了一条可行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基于生产托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期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农业新技术推广到位、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依据.

    农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生产托管安徽省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现状特征研究

    章志琴唐菲王宛茜
    252-257,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农业农村的具体体现,农民生态美学素养决定乡村振兴的广度和深度.为了解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现状,以江南Y地区农民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美学政策认知、理论认知和践行度3 个维度19 个指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农民中,其总体的生态美学素养和3 个维度的分值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农民中,70岁以上人群的生态美学政策认知、理论认知、践行度和总体的生态美学素养分值均显著(P<0.05)低于70岁以下农民,70岁以下人群的生态美学素养分值无显著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中,其生态美学素养呈现政策认知、理论认知、践行度以及总体的生态美学素养分值随学历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不同职业人群的农民践行度分值无显著差异,退休农民的生态美学政策认知分值、理论认知分值和总体的生态美学素养分值均显著(P<0.05)低于其他人群.从生态美学素养标准分的均分来看,农民生态美学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处于生态美学政策认知高水平区间的人群比例(57.83%)远高于生态美学理论认知高水平区间的人群比例(10.84%)和生态美学践行度高水平区间的人群比例(15.66%).研究结果为农民生态美学素养特征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为制定农民生态美学素养提升策略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农民生态美学素养政策认知理论认知践行度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彭成圆徐文涛赵建伟陈律...
    258-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普遍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农民标准化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应从政策、项目、制度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农业品牌,以品牌化驱动标准化等方式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示范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确保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可持续发展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村居民点布局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妍刘志有
    262-265,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遥感影响提取2010-2020年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数据,利用Fragstats软件、GIS技术等工具研究米东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从自然因素分析不同坡度和高程区间范围内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和面积,社会经济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农村居民点整体变化呈现出先减少再增加的趋势;②米东区农村居民点集聚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展现出分散到聚集的状态,密度整体分布由西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聚集;③米东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的数量以及占比随着坡度和高程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农民倾向于在低坡度、低高程地区设立居民点;④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现有基础设施满意度等9 个社会经济指标对米东区农村居民点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时空演变农村居民点影响因素米东区

    北屯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满意度研究

    高雪晨韩芳
    26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社员满意度是衡量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供给与需求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北屯市323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合作社提供的各项社会化服务以及各项体现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能力的内生因素的满意度来评价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及水平.结果表明,北屯市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水平中等偏上,合作社基本具备社会化服务供给能力,但并未完全发挥其作为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在节约购买成本、增加社员收益方面的优势.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增强服务能力,提升业务水平;发挥规模优势,降低服务成本;合理分配盈余,增加社员收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满意度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