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药材中6种指标性成分的影响

    李扬胡悦王蓉刘耀武...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UPLC法测定亳白芍中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丹皮酚6种成分含量,研究水煮时间、去皮、去皮水煮顺序等初加工方法对亳白芍中6种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白芍初加工方法.结果表明,水煮后白芍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含量增加,在15 min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53、3.11 mg/g;丹皮酚含量降低,水煮20 min含量由0.065 mg/g降至0.006 mg/g;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15 min时含量最高,分别为14.21、38.33、1.66 mg/g.去皮后没食子酸含量稍有增加,而其他5种成分含量下降.水煮后去皮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含量高于去皮后水煮,而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含量较低.白芍初加工方法为沸水煮15 min取出,冷却,刮去外皮,干燥.

    亳白芍初加工方法指标性成分UPLC法主成分分析法

    野生和栽培岩陀药材的质量等同性研究

    戚淑威杨杰周国华王坤粉...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野生岩陀和栽培岩陀的岩白菜素含量差异,探讨野生岩陀与栽培岩陀是否具有质量等同性,确定最佳栽培年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野生岩陀和栽培岩陀的岩白菜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丽江宁蒗县的野生岩陀岩白菜素含量最高,为5.84%,曲靖马龙县野生岩陀岩白菜素含量最低,为4.32%,丽江栽培岩陀岩白菜素含量在3.93%~5.19%,且各基地间栽培岩陀岩白菜素含量差异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同一乡镇的野生岩陀大多呈正相关,不同地区间野生岩陀相关性有很大差异,3年栽培岩陀与野生岩陀岩白菜素含量差别不大,不同基地相同年份栽培岩陀岩白菜素含量差异不大.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岩陀样品可分为3类,第1类均为栽培品,第2类均为野生品,第3类野生品、栽培品都有.栽培年限与岩陀岩白菜素含量分析表明,栽培年限与岩白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栽培岩陀可作为野生岩陀的替代资源使用,栽培岩陀最佳栽培年限为3~4年.

    野生岩陀栽培岩陀岩白菜素含量质量等同性

    基于特征溶剂残留鉴别绿茶中香精

    郝莉花巩凡罗莉潘鹏云...
    191-193,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绿茶香精溶剂的组成,探索通过测定绿茶中溶剂残留鉴别绿茶中添加香精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绿茶香精组成,确定香精中主要溶剂.绿茶样品用乙醇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外标法定量,测定溶剂残留量.[结果]绿茶香精主要溶剂是1,2-丙二醇;采用气相色谱方法检测茶叶中1,2-丙二醇残留,方法检出限为0.05 g/kg,定量限为0.10 g/kg,1,2-丙二醇质量浓度在13.4~1340.0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加标水平为0.1、1.0、10.0 g/kg时,加标回收率为95.6%~11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7%~4.45%(n=6).[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准确性和灵敏度较好,可实现绿茶中1,2-丙二醇残留检测,并辅助判断绿茶中是否添加香精.

    绿茶香精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特征溶剂残留

    北京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可提取态标准物质研制

    袁建王亚平许春雪安子怡...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配合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计划,使测试数据质量得到监控,研制了2个北京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标准物质,样品采自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德仁务村、平谷区刘家店孔城峪村,样品类型覆盖了北京市农用地土壤的主要类型.经检验表明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选择不同系统具有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的10家实验室参与定值测试工作,定值参数12项,尽量选用2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已知准确的可靠的分析方法,按照规范要求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异常值剔除,给出了2个候选物样品的推荐值和不确定度.

    重金属农用地土壤可提取态标准物质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当归中35种禁用农药残留量

    吴福祥李坚朱仁愿闫君...
    198-20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同时测定当归中35种禁用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P-5MSUI(30 m×0.25 mm,0.25μm);载气流量1.2 mL/min;进样量1μL,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280℃;程序升温.样品以乙腈直接提取,采用GC-MS/MS的多反应监测分析模式,通过基质匹配标准溶液降低基质干扰,内标法定量.[结果]35种禁用农药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852,检出限为0.1555~7.1739μg/kg,定量限为0.5132~23.6739μg/kg,精密度RSD均小于14%(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3.86%~122.80%,RSD为3.8%~24.6%(n=5).[结论]该方法快捷、准确,可用于当归中禁用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当归禁用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碰撞/反应池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硒含量

    刘涛李彪熊小辉黎申英...
    203-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碰撞/反应池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RC-ICP-MS)测定食品中硒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对茶叶、鸡蛋、保健食品、婴幼儿乳粉进行微波消解,于180℃赶酸至近干,定容至50 mL,采用甲烷作为反应气体,以最大丰度80Se作为质量数,用DRC-ICP-MS测定上述样品中硒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在0.5~100.0μ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49);检出限分别为茶叶、婴幼儿乳粉0.0023 mg/kg,保健食品0.0009 mg/kg,鸡蛋0.0005 mg/kg;加标回收率为93.3%~108.8%,精密度为0.7%~4.7%.应用该方法对茶叶中硒质控样(CFAPA-QC485B-6)中的硒进行了测定,结果符合给定的标准值.[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消除40 Ar40 Ar对80 Se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并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广、检出限低、快速简便等优点.

    碰撞/反应池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甲烷硒含量茶叶鸡蛋保健食品婴幼儿乳粉茶叶中硒质控样

    淋洗后污泥对3种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彭岗常红黄丽
    206-210,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种污泥(SA、SB)为材料,研究皂角苷和柠檬酸联合淋洗后污泥(LSA、LSB)对萝卜、白菜和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根伸长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洗后污泥(LSA、LSB)中的重金属(Cd、Cu、Ni、Cr、Pb和Zn)和养分(有机质、N、P)均降低.随污泥添加量(总干质量的5%~50%)的增加,3种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减小;而淋洗后污泥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淋洗后污泥添加量为50%时,3种蔬菜种子的发芽率均在90%以上.3种蔬菜种子的发芽指数随淋洗污泥(LSA、LSB)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SA、SB相比,添加淋洗污泥后,3种蔬菜种子的根伸长抑制率增大,小白菜根伸长抑制率增加了32%~35%.

    污泥淋洗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根伸长抑制率

    沉水植物氧化塘技术对村镇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效果

    陈斌
    211-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沉水植物氧化塘技术对村镇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18~26℃、水力负荷1.20 m3/(m2·d)的条件下,沉水植物氧化塘对尾水表现出较好的处理效果,对NH4+-N的去除率达到97.07%,TP去除率为30.43%,CODCr去除率为43.60%.在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环境质量提升的背景下,沉水植物氧化塘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领域.

    沉水植物氧化塘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改造工程

    不同滴灌量对黄花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李金泽伏海中侯峥唐瑞...
    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灌水量对黄花菜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灌水量梯度,研究黄花菜土壤含水量、生长指标、产量特征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灌水量为1800~2700 m3/hm2时,不同处理下黄花菜株高差异不显著.当灌水量为2475 m3/hm2时,株高表现最好;黄花菜花薹粗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长,灌水量2700 m3/hm2处理黄花菜花薹粗表现最优;黄花菜花期耗水量在各生育阶段内最大,超过了全生育期耗水总量的40%.综合各项监测指标可知,处理T4表现较优,推荐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滴灌灌溉定额为2475 m3/hm2,全生育期灌水10次.

    黄花菜灌水量产量灌溉制度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以湖北省为例

    范文康
    219-22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农业已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如何有效落实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通过从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率、产业结构、绿色生态、农村发展和投入保障等6个方面,选取了20项评价指标,构建了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北省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法探析了2011—2020年湖北省的农业发展现状,并运用障碍因素诊断模型探究了阻碍湖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围绕阻碍湖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从完善农业区域分工协调发展,提升地区农业生产竞争力、优化全农业资本投入机制,强化规模效应、统筹农业投入要素,优化地区农业生产大环境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湖北省及其他地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农业发展质量熵权TOPSIS障碍因素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