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村现代化经济领域研究的演化路径及未来展望

    董新奇
    222-225,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1992—2023年CNKI和WOS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利用知识图谱从演化路径角度剖析了农村现代化经济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发现,中央尚无文件对"农村现代化"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国内外学者在探索过程中对其内涵进行主观理解并开展相关研究.农村现代化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关键词从"以工建农""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逐步动态聚焦到"农民教育""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投资""农业保险".为农村发展切实提供保障的同时深入渗透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农村现代化演化路径CiteSpace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透视——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调研

    毛平张禧
    226-228,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促进弱,产业发展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主体性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参与不足,政治参与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主体性要求;社会地位制约,家庭及社会建设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积极应对,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重视法治及社会支持,保证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主体性妇女乡村振兴彝族凉山

    乡村振兴视阈下推动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萨其拉
    229-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总方针,也是内蒙古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但是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农牧业结构单一、乡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着重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内蒙古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意义,并提出具体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

    扶贫车间潜力挖掘及其对接乡村产业振兴的途径

    赵天刘松
    23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贫攻坚期间建设的扶贫车间很大程度上占用了贫困地区最佳的产业要素资源,充分发挥其潜力对支撑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至关重要.基于对湖北省某贫困市现场调查的扶贫车间运营现状、扶贫车间负责人和乡村群体访谈信息,回溯了该市调查扶贫车间建设模式和实际成效,分析了扶贫车间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结合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要求,提出贫困地区扶贫车间后续发展对策及其与乡村产业振兴对接的5种主要途径.

    扶贫车间转型升级乡村产业振兴产业融合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牧区振兴的路径选择

    包玉珍明霞苏雅拉图
    240-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减少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等优点,是改善收入不均衡,加强金融包容性的有效方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牧区数字普惠金融,具有促进牧民消费升级、激发牧民创新创业的活力、改善牧区社会信用环境等重要意义.分析了增强金融知识教育并提高牧民金融素养、优化牧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建设等数字普惠金融助力牧区振兴的路径选择.

    数字普惠金融牧区振兴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毛太田陈佳妮马家伟
    243-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结合工作绩效影响机理公式P=f(S,O,M,E)进行影响关系梳理.[方法]基于文献调研法与专家调研法抽取并识别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从技能(S)、机会(O)、激励(M)、环境(E)4个维度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DEMATEL决策实验室法进行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计算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研究得出,激励(M)、环境(E)主要为原因要素,技能(S)、机会(O)主要为结果要素,其中沟通技能(A1)、学习机会(A6)、政策机会(A4)、组织技能(A2)与专业技能(A3)中心度较高,相关研究应予以重视.[结论]研究结果为深度识别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的显著性与差异性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演进与研究综述

    屈虹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对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三权分置"制度的探索与实行必将得到深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明确实行"三权分置"的必要性,对乡村振兴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演进和研究综述进行梳理,结合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研究的展望.

    乡村振兴战略"三权分置"农村承包地内蒙古

    湖南省城镇土地利用多样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研究

    张林赵清林卢吟咏秦雅静...
    253-259,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人口密度降低已经成为制约部分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选取湖南省为案例区,在定量刻画湖南省城镇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多样性格局基础上,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索两者的关系,并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探索湖南省城镇土地利用多样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湖南省城镇人口密度、城镇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多样性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但聚集趋势相反;②单一化的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方式既不利于湖南省城镇土地利用多样性的提升,也不利于湖南省城镇人口密度的提升,工业布局可以引导湖南省城镇人口密度的提升,注重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能力是提高城镇土地利用多样性进而提高城镇人口密度的有效方法;③湖南省二、三产业增加值与城镇人口密度呈现弱负相关且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④湖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人口密度的相关性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并在长沙市中心城区一带出现正相关与负相关的分界.最后,从优化城镇职能体系对应对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人口密度有序提升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多样性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湖南省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阜阳方案研究

    秦金龙
    26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迎来契机.阜阳市深刻认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理论逻辑,利用好安徽省第一农业大市的资源禀赋,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政策红利,不断提升农业农村事业发展质量,强力助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蜕变.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我国苜蓿草种植情况及发展困境——基于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的实地调查

    永海文明额尔敦乌日图
    263-265,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鲁科尔沁旗优质牧草种植基地作为内蒙古牧草产业核心地区,在发展牧草种植与相关产业、保护和治理沙地生态、发展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面临着发展受制进口种子设备、土地和水资源的制约、优质牧草供需不平衡等困境.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应在持续推进牧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合理规划种植规模,从全国范围内优化优质牧草产业布局,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牧草"芯片"和设备的攻坚,完善相关主体利益联结机制.

    苜蓿草种植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中国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