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伦

双月刊

1001-2443

xbysq@mail.ahnu.edu.cn

0553-3869664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资源学、环境科学、体育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论文。本刊现已被美国《数学评论(MR)》、《化学文摘(CA)》德国《数学文摘(ZBI.Math)》、俄罗斯《文摘杂志(AJ)》摘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卫星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湿度方法研究

    何善宝庞晶晶程星谢珩...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水分是全球水循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探测土壤湿度对于生态规划、水文模型构建、农业生产、干旱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土壤湿度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重量法、电阻法、时域反射计法等,存在监测区域小人力成本高等缺点,而卫星遥感能大范围探测土壤湿度变化趋势且时空分辨率高,是目前土壤湿度监测的主要方法.本文首先归纳了卫星遥感监测土壤湿度的方法类别,对卫星遥感中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两大类土壤湿度反演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其次分别概述了两类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反演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包括对优缺点、适用区域、反演精度的分析;最后讨论了每类方法在土壤湿度反演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并对土壤湿度反演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土壤湿度探测反演方法卫星遥感

    基于集体离群点挖掘的电网潜在故障检测算法

    黄晓地吴淑慧陈诚胡中峰...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电网故障早期阶段的隐蔽性、潜伏性特点,通过构建"集体离群点-故障模式"的度量规则,对电网系统中全等级异常电流波动信号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将区域性潜在故障检测问题转换为挖掘故障信号数据中的集体离群点问题.为提高检测效率,设计了 一种基于不动点迭代法的层次聚类改进算法(Fixed point iteration based k-medoids,FPK-medoids),利用不动点较强的局部搜索能力提高聚类收敛速度.在测试数据集和实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收敛性能优于传统算法,检测模型能够精准识别电网中的区域性潜在故障.

    潜在故障集体离群点不动点层次聚类FPK-medoids算法

    基于区块链的学分信息上链模型及实现

    陶昀翔王钧
    20-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分银行作为重要的学分数据信息平台,应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学分银行系统数据安全尤为重要.传统的学分银行系统无法避免人为的删除、篡改等恶意操作,难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系统,是天然的数据存储平台,其以链表结构将数据关联,衍生了数据难以篡改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学分信息上链模型,制定了数据序列化方法,解离数据类型与数据元素,以"协议+数据"模式,设计协议链码和批量上链的数据链码,实现了基于区块链的学分银行系统并进行了上链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可以有效保障学分银行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并且可以提升上链存证业务性能.

    区块链链码学分银行信息存证

    650V高压型超结结构MOSFET器件设计与性能研究

    赵勇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率 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作为绝缘栅控制的开关型器件,因其功率大,驱动简单,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深槽刻蚀填充技术设计的650 V高压型超结结构MOSFET器件,主要应用于汽车充电桩等电源管理,力求在保持参数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导通电阻.通过工艺仿真技术测试功率MOSFET器件的性能,研究了槽偏移距离以及掺杂浓度对导通电阻和击穿电压的关系.结果表明,槽偏移会导致超结部分的电荷不平衡,槽偏移不论正负,只要是在同一水平位置,那么两者的总电荷数就是不同的.在柱宽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击穿电压和导通电阻都缓慢下降,并且导通电阻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而降低.本研究对半导体领域器件设计优化和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超结MOSFET工艺仿真深槽刻蚀填充技术半导体

    基于Sentinel-1和Sentinel-2的不同物候期农作物识别研究

    常竹李虎陈冬花刘玉锋...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农作物提取过程中受光学数据成像质量的影响,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采用Sentinel-1和Sentinel-2数据,分别对小麦越冬期、返青期、孕穗期、成熟期四个物候期进行小麦和油菜的识别.使用随机森林方法对构建的光谱特征、植被指数特征、红边指数特征、纹理特征和极化特征共34个特征进行优选,构建特征集;并对比最小距离、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四种分类器在四个物候期的识别结果,确定最优的分类器;同时还验证了极化特征在四个物候期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四个物候期中最优的分类器均为随机森林,其中识别精度从高到低的物候期分别为小麦的孕穗期、成熟期、返青期、越冬期,总体精度(OA)分别为92.91%、91.93%、90.24%、87.69%,Kappa系数分别为91.00%、89.92%、87.61%、84.53%.在四个物候期中加入极化特征均能提高识别的精度,其中在小麦的返青期和成熟期更为明显.

    物候期农作物识别Sentinel-1Sentinel-2GoogleEarthEngine随机森林

    社会交往对旅游小企业主获取经营资源的影响

    尹寿兵顾明旭杜彬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交往是个体或组织获取所需资源的重要途径.旅游小企业主在企业经营、日常生活和休闲过程中与不同群体开展社会交往,可从中获取经营所需资源.以旅游小企业集聚的皖南宏村为案例地,分析小企业主社会交往对资源获取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小企业主社会交往类型可以分为情感性交往、混合型交往和工具性交往.旅游小企业主通过社会交往能获取到知识资源、运营资源、政策性资源和心理性资源,进而影响旅游小企业成长.研究结论丰富了社会交往的研究内容,也为旅游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社会交往旅游小企业主资源获取宏村

    典型旅游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以婺源县为例

    蔡梅芳周俊鑫黄志强翟健程...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典型旅游目的地婺源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统计年鉴、高德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热点分析、核密度分析方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旅游要素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婺源县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2000-2020年间旱地、其他林地、中覆盖草地面积减少显著,其它建设用地、城镇用地、水库坑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婺源县生境质量总体较好,均值呈微幅下降且加速下降的趋势,后十年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前十年.低值区沿人类活动密集区呈带状或斑块状分布,高值区以北部丘陵、中部平原最为显著,热点分析显示为"北热南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婺源县整体低生境质量占比增大,高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3)旅游活动是影响生境质量变化的外在动力,旅游要素核密度高值区与生境质量退化区域空间吻合,核密度值越高区域,低等级生境质量占比越大.高等级旅游资源聚集、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区域生境退化更为显著.

    生境质量空间分布演化特征旅游城市婺源县

    庐山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刘新圣孙叶根汪青姚有如...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野外实习是植物地理学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技能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综合多年的教学实习经验,本文对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专业庐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中的植物地理学模块进行了系统梳理.重点对植物区系地理、植被地理和群落演替的实习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具体要求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总结.同时,归纳了野外教学实习线路及相应的实习内容.最后,针对目前实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科发展背景下对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的最新要求,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或改进方案.

    野外实习植物区系地理植被地理教学设计庐山

    深度掩码下的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轮廓识别方法

    柏宁孙永梅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图像分割方法,在发球动作的轮廓提取上不够精确,导致图像分割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深度掩码的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图像分割方法.首先,输入需要配对的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图像,生成伪标签,将具有形状先验信息的标签作为辅助掩码,对图像进行标注处理,使用深度掩码,根据技术动作图像的标注结果,对具有完整轮廓的网球运动员发球动作类目标进行阈值分割,精确提取发球动作的轮廓,并使用Canny边缘支持方法,构建轮廓的边缘矩阵,形成分割后的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对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动作图像分割精度达到97.61%,能实现较高精度的发球技术动作图像分割,应用效果较好.

    深度掩码网球运动员发球轮廓识别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李祝青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将信息化与体育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课题.对此,文章指出了现阶段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对信息化教学改革重视程度不足、体育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意识、未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思路:内容趣味性、形式新颖性.基于此,文章还列出了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路径,以期参考.

    "互联网+"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