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正理滴论》之逻辑结构

    谢敏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度逻辑作为世界三大逻辑起源之一,其对整个学术界的影响毋庸置疑。从足目初作《正理经》,经过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人的发展,最后到以陈那、法称为代表的新因明的产生,印度逻辑自有其严密的体系。而《正理滴论》作为法称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之于整个逻辑学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旨在梳理《正理滴论》文本源流,并分析《正理滴论》之逻辑结构,以期能够使其内在义理更好地传达于世。

    法称正理滴论逻辑结构

    从歌剧《国王与我》解读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差异——兼谈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

    彭小娟
    104-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国际上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间的交际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利于提高我们跨文化意识,本文以歌剧《国王与我》为例,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威观、行动取向、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同时从跨文化交际和汉语国际教育角度探讨文化差异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

    国王与我文化差异国际汉语教育

    弗雷格的痴心妄想——逻辑与心理的不可分离性

    何新宇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世纪初的弗雷格所建立的弗雷德逻辑体系中,仅重视逻辑本身的存粹性而排斥人的心理性,想要将人的心理从逻辑学中完全的排除出去,但是即使在弗雷格主义盛行的20世纪初,亦有重视心理学的直观主义逻辑存在,本文旨在从乔姆斯基的心理主义语言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及蔡曙山的认知科学的五层级理论几个方面,反驳弗雷格主义将心理从逻辑学中完全排除出去的主张,认为逻辑学没有办法独立于心理学存在,只有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分析,才能够探求人类心智的奥秘。

    弗雷格心理逻辑心理逻辑

    美国宪法成因考

    陈红权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宪法的发展大致历经英属殖民地时期、独立战争时期、联邦宪法时期与制定权利法案几大阶段,最终趋于成熟稳定,是世界历史上首一成文宪法,更是人类宪政史的杰出代表作。

    独立宣言联邦宪法人权法案

    人际功能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

    邱敏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系统为理论框架,以第7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综合课组特等奖获奖者授课视频为研究对象,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资源三方面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并从人际意义角度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构建组织者、示范者、学习同伴、鼓励者等角色。

    人际功能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匠精神长效机制的构建

    林林
    114-11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工程教育发展,培养专业技术知识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具有知识结构体系化、专业技能实战化和职业素质全面化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工匠精神是高校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全面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进行分析,为使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精神共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从工匠精神价值引领、专业教育支撑、创新创业融合、实践教育贯穿等四方面构建长效培育机制。

    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价值内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国际交流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万佳唯单斯琴张倩倩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已经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与文化变迁。"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组深入调查当前高校人文社科类本科生的国际交流能力现状,仔细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人文社科类本科生国际交流能力提升的策略,并将其成果应用于实践。

    互联网+高校人文社科本科生国际交流能力提升策略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英语课堂创新研究中的价值探讨

    吴文娟沈春蕾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高校英语教育行业的同行们也在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和改革,尤其是如何将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实现课堂效果最大化。本文将重点探讨虚拟仿真技术在大学英语在线课堂中的创新研究,探讨其理论以及现实应用价值,以期能够找到更为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育改革在线课堂虚拟仿真技术

    任务教学法在文化概论课中的应用

    金双平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文化概论课是一门基础课程,关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但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够,大多是由于内容枯燥乏味、方法老套过时。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内在激励。在文化概论课中使用任务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动机,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教学法文化概论思维方式价值系统

    也谈思维导图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张莉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建立在发散性思维基础上的崭新有效的教学辅助策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以达到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优质教学效果。同时,通过理解和构制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参与度,增进英语学习的效果。

    思维导图英语教学公共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