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文学(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文学(下半月)
安徽文学(下半月)

潘小平

月刊

1671-0703

ahwxzzs@163.com ahwxbjb@163.com

0551-2655245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宿州路6号国轩大厦1918

安徽文学(下半月)/Journal Anhui Literature
查看更多>>安徽文学为半月刊,26-177为下半月(文教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三维视角论教育政策研究

    李甜甜车丽萍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政策研究表明,从单一视角不能全面透彻的研究教育政策,需要采取多维的研究视角。经济视角是在产品供求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教育政策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文化视角,是分析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符号等与教育政策制定、内容和执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视角,是研究不同利益团体如何及怎样影响教育政策的过程。

    教育政策文化视角政治视角经济视角

    四维交际模型下教师的课堂行为

    陈琦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学法领域的语用转向,交际信息四维模型已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领域。该理论推进了交际模式由语符功能向人际交往功能的转变,为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开放式课堂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交际四维模型教师行为

    从性格审视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王贤龙黄飞瑜金环宇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缓慢的解释有许多观点,有从表面的经济总量去解释的,有从数学本身的缺陷去解释的,等等。这些观点基本上都是从内因外因的某个角度为出发点去解释古代数学发展的滞后,但也因为只是从某个角度去解释,虽有其合理的部分,却难免存在以偏概全的不足。笔者认为中国人的性格与古代数学的发展缓慢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性。从中国人的性格这个角度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从整体上阐释导致古代数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古代数学解释性格

    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以《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为例

    殷鸯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辨能力培养是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本文以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研究如何在基础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课程设计基于选择性教材探究和学生小组课题研究两方面;课堂教学活动从常规教学活动的改进、高阶思维问题的设计、课堂互动模式的改善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思辨能力基础英语课程设计课堂教学

    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廉洁教育的审思

    张文亚徐静
    130-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八大以来,持续的反腐倡廉工作逐渐步入新常态,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而高校是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其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教师的廉洁问题关系重大,意义深远。加强高校教师的廉洁教育既是新时期建设清廉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之义。文章就当前在教育领域尚存在的对高校教师廉洁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廉洁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加强以及廉洁教育的考评与反馈机制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与方法。

    新时期高校教师廉洁教育

    如何提高大学应用文写作课的趣味性

    赵万彬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应用文写作课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课,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四种办法来提高该课程的趣味性,一是从文字训诂入手,增加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二是列举反例,增强课堂的故事性和教育意义;三是穿插文学,增强课程的诗意性;四是打破枷锁,释放学生的自我,让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写作才能。

    大学应用文写作课趣味性

    论高校校园文化与特色品牌文化建设

    李霞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文化建设除了思想政治建设、第二课堂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在近几年还出现了在高校中,提倡的学科独立的学院的特色品牌文化建设,它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的密切,既是校园文化的子文化,又能彰显学院专业特色、凝练精神的特色文化,它与校园文化又重合的部分,其发展的内涵又和校园文化一致,都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但它又与校园文化有不同.

    校园文化特色品牌文化关系

    传统文化视域下听障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研究

    孟宪华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听障大学生作为较为特殊的人群,对社会发展产业了很大的影响。听障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身体上的缺陷,普遍面临着心理上的问题,从而不利于听障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本文基于传统文化视域下,对听障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进行研究,针对听障大学生的心理认知重要性以及听障大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特点展开分析,并指出传统文化视域下听障大学生心理认知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对策的提出,旨在促进听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听障大学生心理认知

    家庭教育之社会责任——促进个体社会化

    庄若一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教育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向孩子灌输何种社会责任感?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人,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当代社会各学科及专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每位普通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由此,本课题对家庭教育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做了探究,第一部分概述了家庭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学术定义及学界已经做过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阐述了当前社会由于个体社会化程度较低所产生的问题;第三部分基于上述问题对家庭教育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做了探究;第四部分对上述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办法,促使家庭教育能够提高个体社会化的程度,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家庭教育个体社会化社会责任

    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探索——以盐城工学院优培学院为例

    李长安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为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或继续深造服务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由此引起广泛的课程改革探索。作为地方高等院校,我们要立足学校实际,大胆尝试,努力实现课程教学模式由EGP向ESP改变,追求高效、实用的课程建设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