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王键

月刊

1672-7134

cjtcm@163.com

0551-2821750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中医药临床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方朝晖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经验

    黄展鹏鲍陶陶方朝晖孟利亚...
    1888-1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单纯性肥胖的患者日益增多,中国面临的肥胖形势日渐严峻.现代中医认为,肥胖多与饮食失节、年老体弱、先天禀赋、劳逸失调相关.方教授认为肥胖病机的关键为脾虚痰湿,继而导致气郁、血瘀、内热壅塞.临床上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单纯性肥胖,往往疗效显著.

    单纯性肥胖五苓散名医经验

    刘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葡萄膜炎经验总结

    从承志刘健黄旦胡月迪...
    1891-1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发葡萄膜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对此疾病的治疗暂无特效药且多有副作用.刘健教授基于《内经》及新安医学痹证相关理论,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脾肾亏虚""湿热蕴结",从而确立了"健脾补肾""清热利湿"的治则治法.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并附验案1则,以期为该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强直性脊柱炎刘健葡萄膜炎经验总结

    黄传兵从虚热毒瘀辨治白塞病经验拾萃

    杜蜀徽黄传兵夏艳楠陈小涵...
    1896-1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塞病是一种复发性以血管炎为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影响全身的多个系统和器官,病情复杂多变,病势缠绵反复.黄传兵教授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湿热蕴毒为标,正虚为本,瘀血为重要病理因素.治疗早期常见肝脾湿热证和脾胃积热证,治宜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或甘草泻心汤合泻黄散加减、清胃散化裁.中晚期常见脾虚湿阻证和阴虚内热证,治宜攻补兼施,扶正祛邪,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或百合地黄汤加减.治疗全程重视活血祛瘀、随症加减,临床疗效佳.

    白塞病狐惑病中医药临床经验

    程晓昱从本虚痰瘀论治冠心病经验

    朱邈程晓昱
    1900-1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脉血管狭窄而导致的心肌供血障碍的疾病,若狭窄逐步加重,可导致心肌梗死和各种心律失常改变,病情发展严重后可导致心力衰竭等,直接危急人类生命.如何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目前治疗的重难点.程晓昱教授对CHD的病机及治疗有着独特见解,认为CHD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本虚痰瘀在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故治疗时注重化痰祛瘀,通痹培本,同时强调身心同治、中西结合、因时制宜,兼以中医特色外治法,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冠心病程晓昱临床经验

    刘丽芳治疗粉刺性乳痈临证使用黄芪经验选萃

    曹海琳葛安琪凌洁刘清...
    1904-1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刺性乳痈作为一种难愈性的慢性乳房疾病,其创面经久难愈,分为肿块期、脓肿期、瘘管恢复期.刘丽芳教授长期从事乳腺疾病临床研究工作,临床诊治粉刺性乳痈中擅长使用黄芪,认为其作为疮家圣药,发挥了消肿解郁、提脓去腐、益气生肌的作用,可贯穿于整个疾病阶段,疗效颇佳.文章总结了刘教授在治疗粉刺性乳痈中各阶段特点及各阶段中黄芪所发挥的作用及其用量、配伍、炮制之差异,以为粉刺性乳痈临证参考.

    粉刺性乳痈黄芪刘丽芳难愈性创面

    龙运光从湿论治痹证经验拾萃

    袁雪梅王秋燚罗丰李春香...
    1908-1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痹证是由风、寒、湿三种邪气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龙运光教授认为湿邪与痹证的发病具有密切的关系,贯穿痹证发生发展的始终.龙运光教授提出"痹证从湿论治"的观点,并善用药对、虫类药、藤类药、民族医药治疗痹证具有良好疗效.此外,龙运光教授强调痹病日久易损伤脾胃、肝肾,在辨证论治时不仅要注意顾护脾胃,健脾除湿,也常使用杜仲、桑寄生等药物以滋补肝肾.作者有幸跟随龙运光教授门诊研习,现通过归纳和整理龙运光教授治疗痹证的临证经验,希望为中医药治疗痹证提供更多理论的支撑.

    痹证名医经验民族医药龙运光

    骆云丰基于"五行立极"思想辨治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经验

    李海杰李芳睿骆云丰
    1912-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行立极"思想是以传统中医五行生克制化学说为基础的进一步灵变,其是指以主要病变一行为核心,其余四行根据与之生克制化关系进行排序,从而主治病变一行,兼调四行,从而恢复五行之稳态.骆云丰主任从"五行立极"思想辨治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时以土为极,认为其以土行虚衰为本,加之肝火乘袭、肺金亏虚、肾水泛溢,命火不暖、君火失煦,以致五脏皆病,痰湿、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相互胶着而成.基于此认识,骆主任在临床上常以健运土行为治疗核心,兼调四行(抑木、补金、制水、益火),从而复其形质,常获佳效.

    五行立极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名医经验骆云丰

    刘沈林"以补为通,通补兼施"治疗老年性便秘经验

    黄栋芳周静汶刘玲张小琴...
    1916-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且长期便秘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应引起一定临床关注.刘沈林教授对老年性便秘的治疗有独到心得.认为老年性便秘属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脾肾两虚为主,标实以气郁、肠燥为多.主张治病求本,强调健脾、补肾相结合,脾肾阳虚者多用济川煎、附子理中丸、温脾汤等方,肾阴不足者多用增液汤、六味地黄丸等方,脾气虚弱者多用黄芪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方,"以补为通";补虚的同时注重调气、润燥,标本兼顾,"通补兼施",从而解决便秘痼疾.

    便秘以补为通通补兼施刘沈林名医经验

    麻黄附子细辛汤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探究

    王成何长国
    1920-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方法:检索TCSMP数据库获取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药物靶点.检索OMIM、Drug Bank、GeneCards、TTD数据库,获取心律失常的疾病靶点.将二者共有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后经拓扑分析后获取关键靶点信息,同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利用Metascape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uckTool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进行视化处理.结果:总计获取中药活性成分51个,对应靶点252个,获取疾病靶点1650个,筛选出核心靶点118个,主要包括IL6、AKT1、TNF、IL1B等.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与循环系统流程、细胞运动的正调控等有关;KEGG分析得到203条相关通道,主要涉及PI3K-Akt、cGMP-PKG等通路.分子对接表明成分与靶点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心律失常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仙鹤草-鱼腥草-紫草"角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研究

    李杰陈延杰李帅军
    1925-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仙鹤草-鱼腥草-紫草"角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运用TCMSP和Genecards、OMIM数据库分别筛选药物、疾病的潜在靶点并取两者交集基因,导入String12.0数据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space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采用R语言进行交集靶点KEGG与GO富集分析.结果:从3味中药中筛选出22种活性成分,与放射性肠炎共有160个交集基因,预测潜在核心作用成分有鞣花酸、山柰酚、儿茶素、木犀草素、槲皮素;主要潜在核心靶点基因有TP53、AKT1、JUN、TNF、IL-6等.富集分析示作用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免疫应答、炎症反应、抗肿瘤等多种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基因与核心活性成分具有高度亲和性.结论:"仙鹤草-鱼腥草-紫草"角药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免疫应答、氧化应激、血管生长等相关基因发挥多靶点、多机制治疗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角药仙鹤草-鱼腥草-紫草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