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王键

月刊

1672-7134

cjtcm@163.com

0551-2821750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中医药临床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杉树皮夹板联合早期石膏托外固定治疗B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黄平陈先进戴俭华周晨...
    1391-1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联合早期石膏托外固定治疗B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对照试验,2020年6月—2022年5月芜湖市中医医院骨科急诊要求保守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2组,联合外固定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5~78岁,平均年龄68.3岁;夹板外固定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67.8岁.所有病例均行手法复位,复位后第3天及第1、2、6周来院复查,其中第2、6周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对线及愈合情况,评估患肢功能恢复、骨质疏松情况.结果:77例患者获随访3~12个月,平均随访6.2个月,3例失访.记录伤后6周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的改善情况,第2掌骨骨质疏松情况,采用腕关节患者自评量表和上肢功能评分表评价伤后6个月及1年功能恢复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能够较好地维持复位后骨折的对位,而早期联合石膏托外固定,可以维持复位后的特殊体位,且不影响后期功能康复,适用于要求保守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桡骨远端骨折老年人小夹板固定石膏固定手法复位

    中药单体干预骨肉瘤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张循儒李红专刘跃振张效收...
    1397-1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因其高度的局部侵袭性和转移倾向,所以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这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快速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和复发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放疗和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肉瘤的最常用方式之一,但长期的放疗和化疗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所以这种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往国内外大量学者研究发现,中药单体有效成分通过介导Wnt/β-catenin、Notch、NF-κ B、PI3K/Akt/mTOR、JAK/STAT、MAPK等经典信号通路,可以有效通过提高细胞外基质标志物的表达,来调控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凋亡和自噬,从而达到抑制骨肉瘤发生和发展的目的.而中药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不仅具有价格低廉、作用靶点多、治疗范围广等独特优势,且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该文通过研究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对上述信号通路的干预达到防治骨肉瘤目的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应用中医药治疗骨肉瘤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骨肉瘤中药单体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多维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研究进展

    王筠禹刘琼仪陈家骏方朝晖...
    1403-1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内分泌科常见病,又被称为桥本氏病,属于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患.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基础方、分型、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对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HT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总体来说,中医药在治疗HT方面具有诸多优势,相比于西药而言,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小,安全性更为完备.尽管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中医药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例如辨证分型的准确性和个体化治疗的落实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药研究进展辨证论治

    肌筋膜链理论探析及临床诊疗进展概述

    杨敏秦晓光毛宇宏焦陇鑫...
    1407-1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Thomas W.Myers以标准西医解剖学为基础,在其筋膜学专著《解剖列车(ANATOMY TRAINS)》中系统阐述了肌筋膜链理论和人体结构中最常见的12条肌筋膜经线在徒手与动作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该理论逐渐成为国内外运动康复、软组织损伤、疼痛等领域的研究新热点.作者梳理相关文献,对肌筋膜链理论及其相关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肌筋膜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肌筋膜链筋膜经筋理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

    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朱磊周正新徐寰韩士鼎...
    1412-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践技能培养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在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技能理论知识摸底考试中成绩相仿的本科生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实验组30人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对照组30人采用基于BOPPPS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授课后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价总分.结果:试验组学生授课后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可显著提高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本科生的成绩,强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很好的调动了本科生对课堂的参与性,提搞了对课堂的满意度.

    BOPPPS教学模式中医骨伤线上教学工具

    虚拟仿真情境式教学法结合PBL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柳星卢会琴黄莉尹刚...
    1415-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情境式教学法结合PBL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级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班5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7名,采用虚拟仿真情境式教学法结合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进行授课;对照组28名,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对两组学生阶段性理论及实践技能成绩、教学效果满意度(学习兴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学习效率、分析问题、自主学习)和教学方法满意度(教师基本功、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理解程度、教学方法接受度)进行评价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阶段性理论成绩(90.04±3.97)和实践技能成绩(81.59±5.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六个维度教学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组较对照组更高(P<0.01或P<0.05);四个维度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虚拟仿真情境式教学法结合PBL在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成效确切,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虚拟仿真情境式教学法PBL内科学应用研究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对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刘天阳黄传兵谌曦汪元...
    1419-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风湿病专业并轨专硕研究生43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2人,21人.两组经过专科规范化培训后进行理论成绩测试、技能操作考核,岗位胜任力综合能力测试以及教学效果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比较,评价学习成绩与教学效果.结果:培训结束后,观察组专科理论成绩、中医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临床思维能力、中医辨证思维能力、知识融汇贯通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医患沟通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住培教学质量,使其临床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对提升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岗位胜任力,优化教学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岗位胜任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中医风湿病并轨专硕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