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安徽中医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安徽中医学院

马宗华

双月刊

2095-7246

ahxbbjb@163.com

0551-65169048

230038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中医学院内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刺颈痛穴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张万云吕子萌张宇陈迪...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颈痛穴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观察组予以针刺颈痛穴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部活动受限评分,颈部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aire,SF-MPQ)评分及颈椎前屈、后伸、旋转、侧屈的活动度,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颈部疼痛、肢体麻木、颈部活动受限评分,SF-MPQ的视觉模拟量表、现时疼痛强度、疼痛等级指数评分,N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颈椎前屈、后伸、旋转、侧屈的活动度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在降低上述评分和提高颈椎前屈、后伸、旋转、侧屈活动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颈痛穴联合推拿治疗CSR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颈椎活动度和减轻临床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颈痛穴推拿

    腕踝针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王海凤沈毅刘举达经文善...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腕踝针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结合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待手术结束患者苏醒时,即行腕踝针干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胃肠激素分泌水平、创面疼痛评分和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进食时间均较治疗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清胃蛋白酶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胃蛋白酶Ⅰ、胃蛋白酶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17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3 d创面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3 d两组患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踝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腕踝针消化道肿瘤术后胃肠功能

    黄芪多糖调控Bcl-2/Bax信号通路抑制卵巢腺癌Caov-3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张永跟颜小飞刘锋贾学昭...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调控Bcl-2/Bax信号通路对卵巢腺癌Caov-3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黄芪多糖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10、50、100 mg/mL黄芪多糖,流式细胞术检测10、50、100 mg/mL黄芪多糖作用Caov-3细胞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Caov-3细胞凋亡情况和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药物作用Caov-3细胞后对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及对Bcl/Bax的影响;同时,比较阿司匹林联合黄芪多糖与单用黄芪多糖对Caov-3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对Caov-3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0%、50%、65%,黄芪多糖的IC50为50 mg/mL,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对Caov-3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联合阿司匹林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黄芪多糖(P<0.05).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对Caov-3细胞周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Caov-3细胞凋亡的数目显著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Bax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多糖能有效抑制Caov-3细胞的生长,联合阿司匹林效果更好.其机制可能与黄芪多糖调控Bcl-2/Bax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黄芪多糖Bcl-2/Bax信号通路卵巢腺癌Caov-3细胞细胞凋亡

    肉桂酸—小檗碱共晶长期给药对小鼠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高文恒李孟孟何勇何仔昂...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肉桂酸—小檗碱共晶(cinnamic acid-berberine cocrystal,CBBR)和小檗碱(berberine,BBR)长期口服给药对小鼠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CTL)组、BBR组和CBBR组,每组6只;给药组小鼠每天灌胃相应药物(BBR:70 mg/kg;CBBR:100 mg/kg),连续灌胃9周.每周称量小鼠体质量,9周后麻醉处死小鼠,测定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AB-PAS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液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Occludin)表达水平;16S rDNA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与CTL组比较,BBR组和CBBR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减少(P<0.05);各组小鼠结肠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和AB-PAS染色结果显示,小鼠结肠组织结构、杯状细胞及黏液量无明显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多样性分析和主坐标分析显示,BBR和CBBR改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组成,显著升高另枝菌属(Alistipes)、臭杆菌属(Odoribacter)、罗氏菌属(Roseburia)、瘤胃球菌属(norank-f-Ruminococcaceae)、优/真杆菌属(Eubacterium-xylanophilum-group)的丰度(P<0.05);与BBR组比较,CBBR组臭杆菌属(Odoribacter)、优/真杆菌属(Eubacterium-xylanophilum-group)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 CBBR和BBR长期给药可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能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某些菌属的丰度,对小鼠肠道屏障无显著影响.

    小檗碱肉桂酸—小檗碱共晶肠道屏障肠道菌群

    人肝癌Huh7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与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的相关性及华蟾素的调控作用

    叶明君吴晓红陈诗雨李白坤...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华蟾素(cinobufagin,CBG)注射液对人肝癌Huh7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自分泌信号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的影响.方法 通过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成球实验检测人肝癌Huh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成球能力;免疫荧光双标实验对人肝癌Huh7细胞VEGFa/VEGFR2进行共定位分析,ELISA法检测人肝癌Huh7细胞上清液中VEGF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肝癌Huh7细胞中VEGFa/VEGFR2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BG注射液能显著抑制人肝癌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成球能力;人肝癌Huh7细胞可能存在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CBG注射液能抑制VEGFa的分泌,降低下游p-VEGFR2、p-PI3K、p-AKT及间充质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CBG注射液可能通过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调控人肝癌Huh7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华蟾素肝癌增殖侵袭上皮间充质转化VEGFa/VEGFR2自分泌途径

    黄精通过调控拓扑异构酶Ⅱ-α抗胃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余静刘启伟阚红星杨银凤...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揭示黄精调控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 Ⅱ alpha,TOP2A)抗胃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借助"limma"R包对来源于癌症基因组中胃癌与正常组织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然后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CytoHubba的度值和邻域组件中心性算法筛选Hub基因,并基于Hub基因对黄精中抗胃癌成分进行虚拟筛选;最后应用动力学模拟对筛选出来的关键化合物和靶基因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验证,并揭示其抗胃癌的分子机制.结果 共鉴定出382个差异表达基因和6个Hub基因,即TOP2A、CDK1、AURKB、BUB1、CCNA2和MCM4;虚拟筛选发现黄精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与TOP2 A结合能力较好;分子动力学模拟证实,薯蓣皂苷元可稳定结合并抑制TOP2 A的表达,验证了虚拟筛选结果的准确性;生物学功能富集发现TOP2 A主要干预细胞周期通路、p53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结论 黄精主要通过薯蓣皂苷元调控TOP2A并作用于细胞周期通路、p53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而达到抗胃癌的作用.

    黄精胃癌虚拟筛选分子动力学分子机制

    复方补肾活血颗粒含药血清经β-catenin/TRIB3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

    胡芷苜王久香江渟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补肾活血颗粒(Compound Kidney-invigorating Granule,CKG)含药血清基于β-catenin/tribbles假激酶3(tribbles pseudokinas 3,TRIB3)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成脂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纯化原代BMSCs;BMSCs转染β-catenin-siRNA,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观察BMSCs成骨分化情况,q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β-catenin、TRIB3、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AL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KG对BMSCs中β-catenin及TRIB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BMSCs转染β-catenin-siRNA,CKG含药血清培养后,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BMSCs成骨成脂分化情况,q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β-catenin、TRIB3、OPN、RUNX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adiponec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BMSCs转染β-cate-nin-siRNA后,ALP活力金氏单位值显著降低(P<0.05),矿化结节生成减少,TRIB3、OPN、RUNX2、AL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KG能促进BMSCs中β-catenin、TRIB3蛋白的表达(P<0.05).BMSCs转染β-catenin-siRNA并用CKG含药血清干预后,5%含药血清+siRNA组细胞中钙钴染色结块与红色钙化结节数量多于0%含药血清组,低于5%含药血清组;5%含药血清+siRNA组细胞中脂肪粒数量多于5%含药血清组,低于0%含药血清组;5%含药血清+siRNA组TRIB3、OPN、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ALP活力金氏单位值显著高于0%含药血清组(P<0.05),低于5%含药血清组和5%含药血清+阴性对照组(P<0.05);5%含药血清+siRNA组中PPARγ、adiponect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0%含药血清组(P<0.05),高于5%含药血清组和5%含药血清+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内源性敲低β-catenin抑制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降低TRIB3的表达;CKG含药血清促进BMSCs中β-catenin与TRIB3的表达;CKG含药血清可以调控BMSCs成骨成脂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β-catenin/TRIB3通路相关.

    骨质疏松症复方补肾活血颗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β-cateninTRIB3成骨成脂分化

    线叶蓟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方虎强徐腾徐少伟何兵...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线叶蓟Cirsiumlineare进行生药学研究,为线叶蓟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采用性状、微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线叶蓟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 经性状观察,线叶蓟叶上下表面异色,茎、叶及苞片被有蛛丝毛,茎叶上还存在多细胞长节毛.根部显微可观察到具缘纹孔导管、分泌道及菊糖等特征.茎横切面可见有若干分泌道和草酸钙针晶.叶部显微可见多细胞非腺毛、分隔石细胞.花及果实粉末显微中可见花粉粒、果皮薄壁细胞等.结论 通过性状、微性状及显微特征可对线叶蓟进行准确鉴别.

    线叶蓟性状显微鉴别研究

    基于化学计量学与灰色关联度—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模型的知母药材质量评价方法

    张正王洪东喻璐喆赵梦琦...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化学计量学结合灰色关联度—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法模型建立综合评价知母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黄酮特征图谱及水分、总黄酮、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不同批次知母样品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利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TOPSIS构建知母药材质量评价模型.结果 建立的知母黄酮特征图谱、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HCA、PCA和OPLS-DA可将10批知母样品分为2类;灰色关联度—TOPSIS模型综合得分显示,S10号知母样品质量较好,评分靠前.结论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与灰色关联度—TOPSIS分析方法,能客观评价不同批次知母药材质量,为中药质量综合评价与控制的方法学建立提供参考.

    知母特征图谱质量评价化学计量学灰色关联法逼近理想解排序

    基于UPLC-Orbitrap-HRMS法的多成分测定结合化学计量学的虎地肠溶胶囊质量评价研究

    陈紫琪刘金鑫董义伟陈慧婷...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虎地肠溶胶囊多成分定量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Orbitrap-HRMS)测定10批虎地肠溶胶囊中没食子酸、虎杖苷、甘草酸、白藜芦醇、鞣花酸、甘草素、甘草苷、大黄素、绿原酸、异甘草素、咖啡酸、木犀草素、芒柄花素、芹菜素、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样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6个成分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平均加样回收率实验均符合标准.10批虎地肠溶胶囊被分为2类,甘草素、木犀草素、白藜芦醇、鞣花酸、槲皮素、山柰酚、咖啡酸、绿原酸和大黄素9个成分对样品质量的差异影响较大;以质量优劣情况对样品进行排序,第Ⅰ类样品的质量普遍劣于第Ⅱ类,木犀草素、鞣花酸、槲皮素、山柰酚、绿原酸和大黄素6个成分的含量偏低可能是第Ⅰ类样品质量低劣的原因.结论 建立的虎地肠溶胶囊多成分定量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可用于该药物的质量评价.

    虎地肠溶胶囊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化学计量学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