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物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

何光存

季刊

1006-8376

AJSH@whu.edu.cn

027-68754846

430072

武汉大学出版大楼604室(武汉市武昌咯珈山)

生物资源/Journal Amino Acids and Biotic Resources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种以生物资源为主题,氨基酸为特色的科技期刊。分为生物资源研究、保护与利用;农副资源研究与利用;生物技术及制品;氨基酸生产技术;氨基酸和生物资源与人类健康;分析检测技术;氨基酸应用;生物产业和生命科学工作者等8个栏目。在生命科学、资源科学、生物工程、饲料科学、食品科学、医药学、营养学等领域深受欢迎。本刊被国内许多文摘和数据库所收录。读者主要为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技术人员和工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京草莓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曾文李强马毅楠马荣...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北京草莓种植区土壤微生物组群落动态与土壤质量的关系,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系统分析北京地区草莓根际微生物组.结果显示,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磷元素和钾元素是影响草莓根际菌群组成最主要的因子;扩增子测序分析表明,健康植株比发病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更稳定;网络分析发现了潜在的与草莓土壤健康相关的菌属,发病样品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芽胞杆菌属(Bacillus)占据重要位置.进一步对比健康草莓与发病根际微生物组成的差异,探究了病害发生与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之间的规律,并通过构建相关性网络发现了潜在的病害防治菌属,为北京草莓土传病害预警和防控奠定了基础.

    扩增子测序微生物组草莓枯萎病根际微生物土壤理化性质

    高粱秸秆的设施化代料栽培对香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罗霄天李森秦心儿李克彬...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重要的食药用木腐菌,在目前林业资源日渐匮乏的背景下,探寻合适的代料以支持香菇产业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不同比例的高粱秸秆替代部分木屑对香菇栽培进行设施化试验,并通过测定香菇菌棒的总糖、木质素、纤维素、钙离子、磷离子、pH以及香菇的蛋白质、总糖和产量等指标,来选择最优的配比以达到产量和品质的平衡.结果表明,高粱秸秆替代部分木屑后均能正常出菇且显著提高了产量,其中当菌棒中15%比例的木屑被高粱秸秆替代时,产量提高最为显著,每个菌棒的平均产量达到正常菌棒的约1.65倍,并且该比例下的香菇品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此结果表明高粱秸秆在香菇代料栽培的设施化产业中具有很好的经济和利用价值.

    高粱秸秆代料香菇设施

    一株腐臭假单胞菌P683的多功能特性测定与基因组分析

    王静顾婷郑洒洒马文新...
    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假单胞菌因其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突出的潜力.对一株腐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aetrolens)P683的防病能力、病原菌广谱抗性以及植物促生指标进行检测,进一步通过基因组测序及功能注释、antiSMASH预测了次级代谢物合成相关基因.结果表明菌株P683能够有效防治烟草野火病;具有广谱病原细菌抗性,能够拮抗植物病原细菌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rnpestris)、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以及人和/或动物病原细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平板共培养发现,菌株P683与枯草芽胞杆菌相比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植物促生指标检测发现菌株P683具有水解无机磷和有机磷、产嗜铁素、产蛋白酶、产纤维素酶、分泌吲哚乙酸(IAA)和产NH3的能力.基因组测序显示菌株P683基因组大小为4.96Mbp,编码4 477个蛋白;antiSMASH预测得到7个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基因簇,编码产物包含可能发挥抑菌活性的含内酯蛋白酶抑制剂和芳基多烯,为进一步解析菌株P683的抑菌机制以及开发菌株P683作为一种新型生防菌剂奠定了基础.

    腐臭假单胞菌拮抗促生生物防治

    高粱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品质、产量与优势分析

    李森罗霄天秦心儿李克彬...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粱秸秆和玉米芯为主要栽培基质原料栽培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在大棚中比较不同高粱秸秆含量基质中的营养成分,及不同栽培料配比对大球盖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粱秸秆代替玉米芯配方基质中木质素、纤维素、还原糖占比最高分别提升11.94%、12.55%、3.88%.较高含量的木质素、纤维素和还原糖基质有利于大球盖菇的生长和发挥大球盖菇分解木质素的优势;与对照相比,高粱秸秆培养大球盖菇子实体中脂肪和还原糖占比最高分别提升1.28%和1.39%;当高粱秸秆添加量达到49%时,基质中木质素和还原糖含量占比分别提升6.36%和1.44%,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无显著变化,脂肪和还原糖含量占比分别提升0.61%和0.89%,初潮菇产量增加0.85 kg.因此,添加49%含量高粱秸秆为大棚培养大球盖菇的最佳添加量.

    高粱秸秆大球盖菇代料大棚

    祁连山青海云杉叶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杨朝丽曼范必成张琪刘永俊...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内生真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是中国特有植物,也是祁连山的主要建群树种,而对其叶内生真菌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对青海云杉叶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描述菌落形态特征,并结合rDNA ITS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分离的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青海云杉叶分离获得32株真菌,隶属于1门4纲6目11科12属12种,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其中,卡氏圆酵母(Torula camporesii)菌株数量最多,占分离菌株总数的18.75%,其次是澳大利亚小光壳(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占15.63%.有14株菌是植物病原菌,其中有2株均为青海云杉枝枯病的病原菌——云杉壳囊孢(Cytospora piceae).揭示了青海云杉可培养叶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获得了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菌种资源,其研究结果是祁连山青海云杉相关研究的重要补充,为进一步研究青海云杉内生真菌潜在的生态与应用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祁连山青海云杉叶内生真菌分离鉴定

    西藏麦地卡湿地三个核心区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黄倩李明燕朱时应李天顺...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纤毛虫是土壤原生动物的一部分,对土壤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了深入了解麦地卡湿地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9年7月,根据西藏麦地卡湿地地理特征,在3个核心保护区随机选取6个样地,用"梅花五点法"进行采样,共收集30个土样,采用"非淹没培养法"和"活体观察法"进行培养和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到土壤纤毛虫76种,隶属9纲18目33科44属.优势纲为旋毛纲(Sporadotrichia),共计27种,占总物种数的35.5%;核残迹纲(Karyorelictea)最少,仅为1种.C/P系数(0.23)<1,说明麦地卡湿地土壤环境良好.多样性指数在3个核心区间均无显著差异.6个样地Jaccard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07~0.31,属于极不相似和中等不相似之间,说明各样地群落分布差异性较大.Mantel分析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显示,含水量是影响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

    麦地卡土壤纤毛虫多样性理化因子

    云南威远江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与季节性变化研究

    王羽丰李新宇王斌熊朝永...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2021年8月-2022年9月进行调查,主要采用不定宽样线法及样点法对云南威远江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调查.在调查范围内,共设置了 12条监测样线,基本覆盖保护区内所有生境类型.保护区共记录鸟类209种,隶属17目62科139属.其中,物种组成以雀形目(Passeriformes)为主,共记录137种,占记录鸟类的65.6%.鸟类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共有141种,在保护区内占据了最大的比例,为67.46%;留鸟为主,共有167种,占保护区鸟类的79.90%.珍稀濒危及重点保护鸟类有44种,其中,记录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coronatus).基于不同季节分析,春季的物种种数(200种)、香农威纳指数(5.02)、辛普森指数(0.99)最大,而夏季的均匀度指数(0.81)最大;林地生境的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在4个季节均显著高于农田和湿地.

    威远江鸟类多样性群落组成季节性变化多样性指数

    西藏地区水稻病毒病及其病原初步调查与分析

    王泽潘虹伯孙桂鸿郭明雄...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自治区的低海拔地区察隅县和墨脱县分布着多种农作物植区,其中水稻是主要的育种作物之一.水稻病毒的存在严重威胁着水稻产量.因此,系统、科学、准确地掌握西藏地区水稻病毒病的种类和发生状况是必要的.本研究首次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和墨脱县采集疑似病毒感染的水稻样本,通过RT-PCR方法分析西藏地区水稻病毒种类.实验结果显示,西藏地区的水稻病毒主要有6种,分别是水稻矮缩病毒(RDV)、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SV)、水稻白叶枯病毒(RHBV)、水稻坏死花叶病毒(RNMV)、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RRS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其中RDV检出率最高,遍布最广,危害也最严重,在部分田块甚至造成绝收.研究结果首次对西藏地区的水稻病毒病的感染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将来进一步探究该地区水稻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提高水稻产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藏水稻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防治

    海南习用药材酸藤子的质量标准研究

    庄重沈青邱秀儒刘洋洋...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定海南习用药材酸藤子的质量标准,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质量鉴定基本原则为指导,采用性状观察法、显微观察法、薄层色谱法、烘干法、总灰分测定法、水溶性热浸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酸藤子的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以及总黄酮含量.明确了酸藤子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建立了其薄层鉴别方法;拟规定酸藤子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3.0%,总灰分不得超过12.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20.0%,总黄酮含量不得少于1.3%.初步拟定了海南习用药材酸藤子质量标准,为酸藤子进一步的质量控制和药用开发提供参考.

    酸藤子质量标准习用药材

    铁皮石斛DobHLH33转录因子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杨莎黄园陈春伶王健...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初步探究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家族成员DobHLH33基因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从铁皮石斛中克隆了 DobHLH33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结果显示,克隆出DobHLH3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启动子序列1821 bp,经PlantCARE预测分析该序列包含逆境胁迫顺式作用元件、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TATA-box、CAAT-box和CAAT-box核心启动子元件等.构建了 DobHLH33启动子的β-葡萄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GUS)融合表达载体并通过花序浸染获得拟南芥转基因植株.GUS染色结果显示,该启动子能够驱动GUS基因在幼苗及各器官部位叶、花、果、柱头、花粉和叶脉中表达,其中在幼苗中表达最强;转基因幼苗在甘露醇和氯化钠胁迫下,DobHLH33启动子活性受诱导,转基因幼苗GUS染色明显加深.综上所述,DobHLH33可能参与铁皮石斛生长发育以及高盐和渗透胁迫响应,为铁皮石斛bHLH家族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依据.

    铁皮石斛启动子DobHLH33基因组织化学染色逆境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