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曹大文

双月刊

1671-9247

xbskb@ahut.edu.cn

0555-2311674

243002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安徽工业大学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正确方向,开展社科研究,注重期刊质量、办出自身特色”为办刊宗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交流和推广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融学术性、导向性、可读性为一体,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为推进高等教育和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营造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氛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产业链视角下中国高技术产业安全评价

    张婷朱克朋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全球产业链视角,以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空间链四条"内含链"构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AHP-熵权法对 2010-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安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2年后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安全性上整体表现为上升,但其中的空间链得分有所下降。高技术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链和价值链得分不高,但空间链得分较好;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依赖于少数国家或地区,在空间链上的得分有所下滑,应引起警惕。建议:继续加强对高技术产业研发的政策支持;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完善国内供应链;鼓励企业在进出口地域方面实行多元化战略,化解进出口过度集中的风险。

    全球产业链高技术产业产业安全

    中国农副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障碍因子诊断

    魏一青李丽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副食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本文在明确农副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科技创新、绿色环保、安全稳定、产业组织、产业效益五个维度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利用 2001-2019年的数据,测度并分析了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主要制约因素;从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保障供给与质量安全、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副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农副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障碍度

    知识产权保护视角下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促进策略

    蒋帛婷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快速发展的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加复杂、系统的要求。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促进意义出发,阐释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增加农业产业收益、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和提升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了深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完善知识产权审查机制以及健全知识产权海外援助机制等建议。

    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全链条保护维权援助

    基于改进樽海鞘群算法的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

    张洪亮曹恒婉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构建了以最小化总能耗、最小化生产成本及最小化惩罚值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并设计改进的多目标樽海鞘群算法(IMSSA)进行求解。改进算法主要由樽海鞘领导者和樽海鞘追随者两部分构成,其中,领导者位置更新结合正余弦算法来实现,追随者位置更新基于线性微分递减的惯性权重方法来完成。此外,引入食物源存储库用于保留非支配解。最后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了所提策略及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多目标优化樽海鞘群算法

    提升马鞍山城市软实力的战略研究

    笪鸿雁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实力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体。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创发展优势,是促进马鞍山新的更大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马鞍山城市软实力发展现状,对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在充分借鉴我国一些软实力较强的城市发展战略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马鞍山城市软实力发展的SO和ST战略、WO和WT战略。

    软实力硬实力SWOT分析法策略

    《庄屈合诂》与钱澄之的遗民体认

    郝苗杨延平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澄之在诂《庄》《屈》的同时,也通过遗民视角对庄、屈二人的形象进行重塑,进而表达个人的节中型处世原则。在钱澄之的解读下,庄子和屈原分别象征了明清之交弃世型和求进型两类遗民——于前者而言,钱氏赞同其明哲保身而否定其一味避世;于后者而言,则认同其执着进取而反对其无益于事的殉国之举。钱氏的判断标准则是其在身存即国存的思想观念及坎坷复杂的人生经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节中型遗民体认。由此,钱澄之所提出的会通庄屈的主张,并非仅就学术意义而言,其更重要的用意在于借庄、屈二人的人生抉择为处于明清夹缝中的遗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路。

    钱澄之《庄屈合诂》遗民体认节中

    生态文明建设中"天人合一"生态思想探讨

    江春明周玉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体现了生命观和宇宙观的统一、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的统一、现代理念和历史思维的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彰显的绿色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发展思想,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新时代的追求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是社会发展理念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阐述。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探索

    共在·共视·共情:闽台游神活动中的文化共同体构建

    吴欣万丽慧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研究视角,解读福建、台湾地区的游神民俗活动。通过闽台地区游神民俗文化活动,可以建构群体团结感、激发个体情感能量,并生成闽台地区游神文化中的社会关系符号及道德标准。这些游神仪式的结果,又会成为下一次游神仪式的组成要素,如此不断地反复循环,使游神互动仪式逐渐形成强而有力的闭环模式,不断地进行仪式的生产与再生产,为闽台两地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稳定的基础。

    互动仪式链文化共同体游神文化闽台地区

    文化生态视域下山东郎庄面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赵玉梁立立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查阅、田野调研等方法,结合文化生态学理论,从艺术载体与自然环境、民俗功能与文化环境、文化认同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分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郎庄面塑的文化生态系统构成以及内部的耦合关联性。从"受众客体""传承主体""民俗功能"三方面总结了郎庄面塑文化生态的失衡表征,并提炼出当前的内、中、外文化生态系统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构建出郎庄面塑的文化生态保护路径:基于注重本体创新性发展的内生力强化、基于落实现代非遗教育体系的主体源优化和基于营造传承发展氛围的外生态环境构建。

    文化生态学郎庄面塑非遗传承

    QFD/TRIZ理论在太白IP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魏伦于洺珠宋依凡曾赫男...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展示与传播太白文化辉煌的历史和重要的文化社会价值,提出一种基于QFD/TRIZ理论的太白IP形象设计方法。首先通过用户访谈法,确定用户需求指标;之后根据QFD理论得到用户需求满意度,然后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需求,并得出矛盾冲突,同时计算各设计需求的重要度。最后运用TRIZ理论解决设计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并结合高重要度设计需求,提出太白IP形象设计方案。将QFD理论与TRIZ理论,应用到太白IP形象设计,有助于聚焦设计因素,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QFD理论TRIZ理论太白文化IP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