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庆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庆师范学院

张群

季刊

1007-4260

xuebaoaq@126.com

0556-5301218,5300176

246133

安徽省安庆市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庆师范学院主办的、刊登科学研究论文的学术理论刊物,分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种。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10月,1985年公开发行,199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面向高校文科师生、社会科学工作者和中学文科教师;主要刊登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文艺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重点栏目和特色栏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陈独秀研究"、"皖江文化研究"等。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10月,1995年公开发行。该刊面向高校理科师生、自然科学工作者和中学理科教师;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已出版87期,被国内有影响的文摘报刊转摘294篇(不完全统计),2001年被转摘21篇,在全国高师院校学报中排名第31位,居本省同类院校学报第一位。自然科学版已出版48期,多篇文章被《化学文摘》、《物理学文摘》摘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的指针网络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

    唐娇娇左烔菲陈逢林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行商问题是组合优化问题中的经典问题,而深度强化学习的发展为该类问题的求解提供了新思路。在基于指针网络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中,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的编码器都采用了复杂的长短期记忆网络结构,这在求解大规模旅行商问题时会造成训练时间过长的现象。鉴于输入节点间位置顺序的无关性,本文对指针网络中编码器的循环神经网络进行了修改,将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编码器中的长短期记忆网络都替换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最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指针网络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其在相同求解问题规模上所需要的训练时间比原模型减少12%~15%,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本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旅行商问题深度强化学习指针网络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策略梯度

    图像检索中融合扩展码字软分配的图像描述符

    陶勇艾列富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像的局部聚合描述符向量VLAD的检索精度可以通过增加码书中聚类中心数量来提高,但会增加向量维度和存储空间。为此,本文提出IM-VLAD,其结合基于码字扩展的软分配和二层码书结构,在保持向量维度不变的同时提高了图像检索精度。在训练码书阶段,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图像局部特征训练第一层视觉码书,然后根据隶属于各个聚类中心的特征训练第二层码书。在计算图像描述符阶段,设计基于码字扩展的软分配方法,根据图像每个局部特征的第二层码书中近邻码字来扩展新的码字,并将其权重分配到近邻码字,进而计算并累加局部特征对应的残差向量。在此基础上,各局部特征的残差向量从第二层向第一层对应的码字逐层聚合成各子向量,并进行串联得到IM-VLAD。实验结果显示:当第一层码书大小为64时,在Holidays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较VLAD从0。526提高到0。628,在UKBench数据集的Recall@4结果从3。17提高到3。50,在Holidays_Flickr1M数据集的平均精度由0。513提高到0。604,表明IM-VLAD在多个数据集上均展现出了更高的图像检索精度。

    图像检索图像描述符码字扩展特征分配

    基于多层注意力机制的RGBT目标跟踪

    吴毅翟素兰刘磊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挖掘热红外和可见光数据的互补信息,可以有效提升复杂环境下视觉跟踪的鲁棒性。然而大多数方法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只是独立提取单模态特征,忽略了多层特征建模对准确定位目标位置的重要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层注意力机制的RGBT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将多模态图片对输入骨干网络以提取两种模态的深度特征,同时在各层特征提取中引入模态注意力模块,用于过滤不准确的多模态信息,有效实现多层次多模态特征建模。此外,为了抑制多模态融合特征中的噪声和冗余信息,本文提出了模态融合模块,并利用该模块进一步实现多模态特征的自适应融合,从而获得更具有判别性的多模态特征。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RGBT目标跟踪任务上实现了高精度和快速跟踪。

    RGBT目标跟踪特征建模注意力机制多模态融合特征自适应融合

    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匹配的通用智能问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武凌黄淑芹陈劲松周健...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FAQ问答系统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场景,但传统问答系统的搭建通常需要将相关领域的知识转化为一系列的规则和知识图谱,且构建过程重度依赖人力,换个场景或用户都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Bert模型和向量搜索引擎Faiss,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匹配的FAQ问答系统的解决方案,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流程,可以方便快速地搭建面向特定领域的问答系统,有效地减少了文本预处理的过程,实现了秒级的查询响应。系统测试发现,可以很好地对用户的查询进行语义匹配,并返回正确的答案,为构建各种问答系统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解决思路。

    深度学习FAQ系统向量搜索语义匹配Bert模型Faiss

    土地利用对淮河流域安徽段产水量时空演变影响

    徐玲慧章磊蔡俊陈笑雨...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淮河流域安徽段为研究区,利用InVEST模型分析了其产水量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0—2020年淮河流域安徽段产水量总体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其中2000—2010年产水量深度下降幅度为29。63%,而2010—2020年降水量明显增加,产水深度增加趋势明显,增加幅度为67。44%。研究区产水量空间格局由"西高东低"逐步转为"南高北低"。同时,2000—2020年淮河流域安徽段耕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减少,草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增加,其中耕地降幅最大,为3。31%,而建设用地增幅最大,为18。80%,规模扩大1513。55 km2。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产水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单位面积产水量按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水域。此外,预估到2030年,耕地仍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但面积呈现递减趋势,而减少的部分多流向建设用地。在假定气候条件不变的情景下,这种土地利用的变化会导致产水量增加。

    InVESTCA-Markov产水量土地利用时空演变

    改进MobileViT轻量级网络的电网危害鸟种鸣声识别

    宋超邵明玉
    97-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识别输电线路上的危害鸟种对电网涉鸟故障的差异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鸟鸣识别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有模型存在参数大、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引入轻量高效的MobileViT网络在MV2模块中融入压缩和激励(Squeeze Excitation,SE)机制,提出了具有更强识别能力的改进模型——MobileViT-SE模型。该研究以典型电网危害鸟种的音频作为实验样本,对MobileViT和MobileViT-SE模型的识别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典型的深度学习模型,MobileViT和MobileViT-SE模型在参数量更少的条件下识别平均准确率更高,分别达到95。5%和97。2%,且后者提高了1。7%。

    电网涉鸟故障鸟鸣识别MobileViT-SE模型压缩和激励机制

    猪粪施用对农田土壤肥力及其特征重金属的影响

    汪楠楠潘芳慧张艳华罗洁...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猪粪施用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特征重金属的污染风险,对安徽省怀远县一家规模化养猪场的饲料、猪粪及周边农田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并以未施用猪粪的农田土壤作为对照,研究了施用猪粪后农田土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施加猪粪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施粪土的有机质、电导率和pH相较对照土显著升高,且土壤酶活性也有所提高。然而,由于猪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猪粪中的铜、锌含量分别是欧盟有机耕种标准的1。96倍和1。31倍,因此施用猪粪会显著增加土壤中铜、锌含量,甚至达到轻污染水平。曲线回归分析发现,当猪粪的施用量控制在15。58 t·hm-2以下时,不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猪粪土壤肥力特征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环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王会姣王建超宋艺凡卜庆伟...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学习的基石,但常因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显得繁琐枯燥、脱离实际。本文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探索了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环境专业基础课中的设计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工具,引导学生建立系统清晰的知识框架;案例式教学融入科研项目案例和课程思政,解决授课内容与工程实践的脱节问题;探究式教学将授课内容与热点前沿、时政方针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创思维。这一"与时俱进、产教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路,旨在培养学生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认同感,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环境工程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多元化教学方法专业基础课

    浅谈有机化学(1)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

    庞韬夏宏宇杨永久秦迎...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长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栋梁之才,亟待构建多维思政教育模式。该论文基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环保理念、健全人格等模块,统筹挖掘、梳理、归纳有机化学(1)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融入方式和途径两方面来解决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表面化""硬融入"的突出问题,并以"酚"的化学性质为例,严格优化内容,精准设计教案,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矛盾的对立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团队协作精神"等思政元素与载体无缝对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总结反应规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分析、推导、总结、应用的能力,力图实现润物细无声般的"教书"+"育人"同步同向而行。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思政教育元素教学设计

    基于seq-GDINA模型的高等数学认知诊断研究

    张红梅田莉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认知诊断模型的发展与应用,运用多级评分的seq-GDINA模型来诊断学生对高等数学中"定积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构建认知属性及其层级关系,基于Qc矩阵理论编制认知诊断测验卷并进行改进,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从整体、不同班级、个体层面对其认知属性掌握情况进行诊断分析,优化了高等数学教学的评估方法,便于教师展开补救性教学和个性化辅导,从而提高了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认知诊断seq-GDINA定积分教学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