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与环境学报
安全与环境学报

冯长根

双月刊

1009-6094

aqyhjxb@263.net;aqyhjxb@bit.edu.cn

010-68913997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安全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全与环境学科的学术性双月刊,主要刊载石油、化工、生态、环境、矿业、信息、网络、冶金、建筑、交通、勘探、国防等领域的相关论文。本刊的办刊宗旨:交流安全与环境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发展安全与环境科学技术,培育安全与环境科研队伍,为中国和全球的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服务。本刊主要读者对象:相关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大中专院校相关师生,政府部门管理及决策者,厂矿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本刊特别注重为博士生、硕士生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穿村镇公路交叉口车辆速度特性及行车安全评价

    戢晓峰詹换勤普永明覃文文...
    1237-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穿村镇公路事故治理是重大现实问题,而穿村镇公路交叉口速度特性分析与行车安全评价已经成为迫切的理论需求。选择云南省2个典型穿村镇公路交叉口为实例,采集无人机视频数据以分析穿村镇公路交叉口的车辆速度变化规律;构建危险性系数模型与Vague复合物元行车安全等级判定模型,评估穿村镇公路交叉口行车安全水平,并通过实例交叉口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穿村镇公路交叉口车辆运行速度总体呈现"减速-加速"模式,速度最低点位于交叉口中心附近;路况复杂的多路交叉口速度分布于[40,65]km/h,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相较于无路侧干扰的行驶场景,避让场景下交叉口车速离散度更大,车速差最大值为49。78 km/h。评价案例交叉口的行车安全性,发现车辆驶入时距交叉口中心越近,危险性系数越大,驶出时则反之;两个案例交叉口的危险性系数最大值均位于交叉口中心,该位置加速度变化最快,行车安全性最低;十字交叉口行车安全性更差,易发生交通事故,多路交叉口的行车安全性良好。研究成果可为穿村镇公路事故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安全工程行车安全评价Vague复合物元速度特性穿村镇公路交叉口

    基于时间间隔标准的尾流安全评估分析方法

    魏志强朱续辉
    1246-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地优化飞机间尾流间隔是提升机场吞吐量的重要举措,确保安全是尾流间隔实施的首要前提。首先,基于大涡模拟试验数据,对经典的两阶段消散模型(Wake Two-Stage Decay Model,D2P)模型进行改进,创建顶风对尾涡环量衰减的影响模型。然后,针对基于时间间隔(Time-Based Separation,TBS)未考虑顶风会影响尾涡移动和尾涡环量衰减,通过转化为飞机地速和构建改进D2P模型深刻分析两因素对尾涡遭遇严重度的影响。最后,计算实施TBS时不同风速不同机型组合对应的最小尾流间隔,并综合分析对应间隔的尾涡遭遇严重度。结果表明:虽然TBS未考虑顶风对尾涡移动和环量衰减的影响,但可以确保前后机安全性;在顶风8 m/s应用TBS方案时,各机型组合的尾涡遭遇严重度约为静风时的30%。TBS安全地缩减了顶风时的尾流间隔。

    安全工程时间间隔(TBS)尾涡环量衰减顶风影响尾涡遭遇严重度尾流间隔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评估

    张兆宁石峰
    1254-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迅猛发展,空中交通流量不断攀升,机场塔台管制系统的运行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正确识别和评估风险成为有效提高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水平的重要前提。为精准且有效地完成对塔台管制系统运行的安全评估,构建了基于模糊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熵权法-云模型的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评估模型。首先,通过流程图法并结合人-机-环-管的思想建立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DEMATEL法确定评估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绘制评估指标之间的网络结构图;然后,通过ANP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并通过博弈论方法计算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将权重结果与评语层云模型结合使用对各级安全评估指标进行安全评估,通过MATLAB软件完成算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等级在一般和良好之间,仍需采取有效措施对某些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同时验证了该模型在塔台管制系统运行安全评估中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对塔台管制系统安全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安全工程三角模糊数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熵权法云模型塔台管制

    基于数理统计和文本挖掘的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分析

    岑康魏源黎登辉张瀚月...
    1266-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燃气管道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准确认识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特征及致因,针对性开展风险管控,以某管道燃气公司2018-2021年共计1 338条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记录为分析蓝本,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失效总体趋势及管道敷设位置、压力等级、外防腐层类型、失效原因、管龄对应的失效特征;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共计提取26项埋地钢制燃气管道潜在失效致因,通过词云可视化方式分析高频失效致因;构建失效致因共现网络探索不同致因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根据特征向量中心性辨识主要失效致因。结果表明:中压庭院管道是风险管理的重点;腐蚀失效频次与管龄总体呈正相关,且从第4 a开始失效频次快速增长,在第19 a左右达到峰值;土壤腐蚀、防腐层破损、杂散电流、未安装阴极保护系统、管道服役年限较长、管体缺陷、防腐层老化和敷设环境发生变化是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主要致因,是风险管控的关键点。

    安全工程埋地钢制燃气管道失效特征失效致因文本挖掘共现分析数理统计

    模糊熵与灰云模型在既有玻璃幕墙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黄建华张翔
    1275-1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既有玻璃幕墙的安全评价问题,考虑指标信息的不确定性与等级归属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熵与灰云聚类模型的既有玻璃幕墙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通过识别既有玻璃幕墙安全风险因素,构建一套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可变模糊云与正态云模型进行评价指标的赋值;再次,运用极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引入灰云聚类模型与模糊熵,实现既有玻璃幕墙安全状态的二维评估。实例结果显示:该方法既能对玻璃幕墙的安全状态进行诊断,还能运用模糊熵,从复杂性的层面揭示既有幕墙的健康状况,进而为既有玻璃幕墙的安全评估提供可行思路。

    安全工程既有玻璃幕墙安全评价模糊熵灰云聚类模型

    集对模糊联系数构建与因素影响重要性分析

    李莎莎崔铁军
    1284-1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系统及其在因素影响下的安全性特征,必须考虑各方面的数据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需要一种能同时表示系统及数据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方法,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集对分析联系数的方法。首先,论述了两者的等效关系;然后,通过将各模糊语义分级中隶属函数的积分与总积分的比值作为该语义对应集对联系数的系数,建立单因素集对模糊联系数;使用同、异、反三状态逻辑真值表将单因素集对模糊联系数耦合形成多因素集对模糊联系数;最后,提出使用单因素集对模糊联系数的系统安全因素影响分析方法。通过两因素五级语义划分以系统安全为目标构建了集对模糊类联系数,并分析了两因素对系统安全影响的程度和排序。研究表明,将模糊数学隶属函数与集对分析联系数关联起来能同时描述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研究性质和前景。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模糊隶属函数集对联系数不确定性多因素

    证据实时更新的海上平台采油树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吴奇兵陈明新陈泽光李文涛...
    1293-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平台采油树系统是油气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为研究证据实时更新的采油树系统动态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物元理论和证据理论的海上平台采油树系统动态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根据采油树结构组成和故障率等,建立动态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和参数模型;其次,依据物元理论对各故障模式的失效后果进行量化分析;最后,将新加入的证据转化为风险区间,计算采油树系统的风险区间,并对风险进行预测。以某采油树为例,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失效后果最严重的关键部件是采油树本体;对于采油树系统的各类阀门,最主要的故障模式是开关故障和阀门外漏;随着新证据的增加,风险区间的不确定性减小;采油树系统的套管翼阀、节流阀和地面安全阀风险偏高,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采油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安全工程风险评估海上平台采油树动态贝叶斯网络物元理论证据融合

    暴雨灾害下的建筑施工现场风险评价研究

    李蒙陈诗明曾雅丝
    1304-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判断施工现场在突降暴雨情况下的安全状态,采用贝叶斯最优最劣法(Bayesian Best Worst Method,BBWM)和云模型方法,提出暴雨灾害下的建筑施工现场风险评价模型,以确定施工现场在遭受暴雨灾害时的风险等级。该模型利用了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ure-State-Response,PSR)和灾害系统理论,在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4方面的基础上,构建18个风险因素的施工现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市某施工现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施工现场的减灾能力抵御性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做好现场减灾应对措施对灾害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案例项目的评价结果处于一般风险状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安全工程施工现场风险暴雨灾害云模型贝叶斯最优最劣法风险评价

    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关键风险分析的改进DEMATEL方法

    李红兵夏瑶徽谢定坤胡军...
    1314-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缺失、演化路径不清的共性问题,提高施工安全科学管理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的关键风险识别与演化路径分析方法。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Combination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C-OWA)改进直接影响矩阵,建立DEMATEL模型决策矩阵,并通过因果关系图识别关键风险因素,探究关键风险演化路径,以武汉市某工程项目为背景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存在X1(工人的专业水平与素质差)、X5(工人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不到位)、X15(人员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X18(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X19(风险意识缺乏)等关键风险因素;在4条基础路径和2条复合路径中,复合路径的权重高于基础路径,随着关键风险之间直接和间接作用的复杂化,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将逐步增加;复合路径除了通过基础路径与关键风险耦合得到以外,还可以通过基础路径的相互作用演化得到。

    安全工程装配式建筑塔吊施工决策试验与实验室评估法(DEMATEL)关键风险演化路径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杨文安李佳欣
    1328-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期间风险影响因素多、不确定性高及风险状态随时间动态变化等问题,提出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动态分析方法。首先,根据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特点和事故致因理论,从"人、物、环、管"4个方面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引入时间维度建立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利用模糊理论和专家打分法量化网络节点的概率,并结合Leaky Noisy-or Gate扩展模型修正条件概率。最后,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双向推理功能对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动态风险分析。由实例分析得到某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时序变化曲线,通过反向推理得到导致吊装事故发生的关键风险因素。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和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提供新思路。

    安全工程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动态贝叶斯网络(DBN)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