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晚期胃癌中SEPTIN9甲基化情况、E-钙黏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单晨徐珊林千同黄美芳...
    1947-1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中SEPTIN9甲基化情况、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取52例晚期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SEPTIN9甲基化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cadherin的相对表达量,比较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不同临床特征晚期胃癌患者SEPTIN9甲基化情况和E-cadherin相对表达量.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随访期间的生存情况,比较不同SEPTIN9甲基化情况和E-cadherin相对表达量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并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晚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SEPTIN9甲基化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E-cadherin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SEPTIN9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E-cadherin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PTIN9甲基化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低于SEPTIN9甲基化阴性患者,E-cadherin高表达晚期胃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于E-cadherin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化程度、SEPTIN9甲基化情况、E-cadherin相对表达量均是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SEPTIN9甲基化阳性率较高,E-cadherin相对表达量较低.SEPTIN9甲基化情况和E-cadherin表达情况可反映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SEPTIN9E-钙黏蛋白晚期胃癌预后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 V600E基因突变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王明军薛源乔楠乔乐乐...
    1952-1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NA)细胞学、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V600E基因突变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评估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为98.06%,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8.43%,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2.31%,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测.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癌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极高(Kappa=0.950),高于BRAF V600E基因突变(Kappa=0.877)和FNA细胞学(Kappa=0.772)单独检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阳性(甲状腺癌)103例,阴性24例,分别作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患者FNA细胞学检测评分明显高于良性组,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CT值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NA细胞学、BRAF V600E基因突变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甲状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突变

    PERMA模式下协同行为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的影响

    成芸李红哲谢艳秋
    1956-1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ERMA模式下协同行为干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将108例淋巴瘤化疗患者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PERMA模式下协同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Piper疲乏量表(PFS)]、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研究组患者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LICP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研究组患者QLICP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RMA模式下协同行为干预能明显减轻淋巴瘤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PERMA模式下协同行为干预淋巴瘤化疗癌因性疲乏

    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王炎靳红领董嘉兴
    1960-1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00例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氨酸激酶(ROS1)及RET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驱动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100例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单基因突变中,EGFR突变44例(44%),ALK突变19例(19%),RET突变6例(6%),ROS1突变3例(3%).不同性别、吸烟史、N分期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EGFR突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N分期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ALK突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N分期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ROS1、RET突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腺癌伴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存在EGFR、ALK、ROS1及RET基因突变,以EGFR基因突变为主,EGFR突变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较小,ALK基因突变患者可能存在更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

    肺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临床特征

    单纯型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孙娜王健
    1965-1968页

    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预后

    恶性腹膜间皮瘤伴胸膜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刘佳敏孙建海
    1969-1971页

    腹膜间皮瘤胸膜转移

    《癌症进展》杂志稿约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