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口腔鳞状细胞癌耐药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进展

    严心悦王雅梅
    349-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易侵袭、易复发、预后差的特征,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是其疗效降低的重要原因.近年的研究发现,肿瘤耐药过程中表观遗传学修饰变化显著,表观遗传学药物已成为耐药抵抗的研究热点.相较于以手术为主的常规治疗,基于表观遗传调控联合靶向治疗将成为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本文综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染色质重塑对OSCC耐药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OSCC耐药抵抗研究提供参考.

    口腔鳞状细胞癌耐药机制表观遗传学

    长链非编码RNA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王明尧靳峰
    354-358,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细胞快速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等特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其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主要通过调控编码蛋白基因的表达、染色体重构、组蛋白修饰以及作为小分子RNA的前体分子在人类肿瘤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lncRNA水平可以影响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耐药和新生血管生成等.本文对lncRNA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长链非编码RNA胶质瘤治疗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马冬梅刘华
    359-361,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2是卷曲蛋白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SFRP2作为经典WNT通路的抑制剂及非经典WNT通路的激活剂,参与胚胎发育、骨形成、心肌重构、心肌纤维化和肿瘤等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有研究表明,SFRP2既可以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抑制实体瘤及非实体瘤细胞的增殖,也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因此成为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靶点.目前,关于SFRP2在肿瘤中发挥促癌作用还是抑癌作用尚无定论.因此,本文对SFRP2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肿瘤促癌抑癌新生血管生成

    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研究进展

    佘明金孙登群
    362-36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亟需系统药物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迅速发展,使晚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靶向治疗药物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多纳非尼等,而免疫治疗包括免疫单药治疗和免疫联合治疗.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核心的治疗策略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治疗肝癌的成功,开启了肝癌的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在过去20年,晚期肝癌的全身治疗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系统治疗方案的增加,合理的治疗顺序及一线治疗的选择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肝癌一线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细颗粒物2.5致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兰川刘进于鹏蔡永林...
    368-37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气细颗粒物(PM)2.5来源广泛,组成成分复杂,其表面积较大,可与有害物质结合,通过直接摄入、皮肤接触、呼吸作用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PM2.5可通过诱导细胞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造成组织损伤、纤维化,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PM2.5污染的空气中,人类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肿瘤等疾病的负担日益增加,PM2.5对健康的影响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PM2.5的致癌成分、致癌作用以及PM2.5暴露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PM2.5致癌机制的研究和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细颗粒物2.5肿瘤致癌作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冯岩程嘉孟景茜
    372-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5例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105例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良性49例,恶性(早期乳腺癌)56例,其中导管内癌34例,小叶原位癌13例,乳头湿疹样癌9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6.19%,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2.45%,均高于超声检查的78.57%、91.84%、84.76%、91.67%、78.9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早期乳腺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价值

    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傅钢唐东润张玉梦段海珍...
    375-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眼睑基底细胞癌(EBC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66例EBCC患者的病历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跨膜蛋白16A(TMEM16A)、Ki-67和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表达情况.随访2年,记录EBCC患者的复发情况,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随访2年,66例EBCC患者复发20例,未复发46例,复发率为30.30%(20/66).复发与未复发EBCC患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TMEM16A表达情况、Ki-67表达情况、ILK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有饮酒史、IL-6≥70 pg/ml、TMEM16A阳性表达、Ki-67阳性表达、ILK阳性表达均是EBC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有吸烟史、有饮酒史、IL-6≥70 pg/ml、TMEM16A阳性表达、Ki-67阳性表达、ILK阳性表达均是EBC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眼睑基底细胞癌跨膜蛋白16AKi-67整合素连接激酶复发危险因素

    心理干预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飞飞杨静王丽会
    380-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46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3),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1h,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及Cor、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Cor、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理状态,降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心理干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应激反应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效果比较

    洪伟刘慧娟苏武
    385-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与CO2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EGC)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EGC患者分为对照组(n=40,CO2激光)与研究组(n=40,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嗓音功能[振幅微扰、谐噪比(HNR)、基频微扰]、生活质量[嗓音障碍指数(VHI)]、吞咽功能[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局部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24hVAS评分明显低于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周,两组患者HNR均高于本组术前,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均低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HNR高于对照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HI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VFSS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VHI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O2激光相比,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EGC的效果更好,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同时对患者嗓音、吞咽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声门型喉癌CO2激光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

    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

    孙桢申小燕方晓瑞
    389-391,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肠道菌群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7.14%(32/56)、76.79%(43/56),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6.54%(19/52)、57.69%(3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72-4、MMP9与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A72-4、MMP9与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大肠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XE-LOX方案治疗可有效提高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与VEGF水平.

    阿帕替尼XELOX方案晚期结肠癌肿瘤标志物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