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病毒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病毒学报
病毒学报

侯云德

双月刊

1000-8721

bdxb@chinajournal.net.cn

010-63536460

100052

北京西城区迎新街100号

病毒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登载内容为人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噬菌体和病毒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成就,新进展。读者对象为病毒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者以及病毒学的医务工作者。是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在国外是MEDLINE、MEDLARS数据库,《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等的来源刊,在国内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等的来源刊。已经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主要栏目有论著、简报、综述、述评、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型流感病毒H1N1血凝素茎部亚单位疫苗与不同佐剂组合在小鼠中诱导的免疫应答与保护

    王瑭琪韩瑞雯程雪婷邴佳洛...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流感病毒H1N1血凝素(Haemagglutinin,HA)茎部,将其与不同佐剂联合免疫小鼠,评价其免疫原性及攻毒保护效果.本研究以密码子优化且结构修饰的甲型流感病毒A/Brisbane/59/2007(H1N1)的HA茎部为目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iniHA(H1),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Mini-HA.将Mini-HA分别与Al(OH)3、Al(OH)3+CPG ODN、AddaS03TM三种佐剂联合免疫小鼠,通过ELISA、ELISPOT和细胞内因子染色进行体液与细胞免疫检测,以H1N1-PR8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监测小鼠存活率、体重变化、肺病毒载量以及肺组织病理变化,评估其保护效果.结果显示,Mini-HA表达形成三聚体结构,Mini-HA各组初次免疫后即可检测到针对HA茎部及全长HA的特异性IgG,加强免疫后抗体滴度显著增高;Mini-HA 联合 Al(OH)3+CPGODN佐剂可以刺激Th1型细胞因子分泌,联合AddaS03TM佐剂可以刺激Th1/Th2型细胞因子分泌;攻毒保护试验中,Mini-HA联合Al(OH)3+CPGODN或AddaS03TM佐剂组小鼠存活率达100%,体重下降低于5%,其中Mini-HA联合AddaS03TM佐剂组肺组织结构完整,仅见小部分肺泡腔代偿性扩张以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本研究成功纯化了 HA茎部蛋白Mini-HA,联合佐剂免疫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AddaS03TM佐剂效果最好,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与细胞免疫应答,保护小鼠抵御H1N1PR8流感病毒的攻击,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肺组织病理损伤.

    流感亚单位疫苗佐剂血凝素茎部免疫原性

    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情况及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李丰辰蒋豪然夏百成马洪滨...
    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我国全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病例中人冠状病毒229E(Human coronavirus 229E,HCoV-229E)感染情况及病毒基因特征,本研究对2009-2021年间中国十一省份15,335例ARI监测病例中HCoV-229E核酸阳性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对HCoV-229E阳性病例的临床标本进行S基因扩增和测序,阳性序列用于病毒系统发育和进化分析.本研究中共检测出316例HCoV阳性病例,其中38例为HCoV-229E阳性.HCoV-229E检出率在不同季节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45,P=0.504);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x2=4.546,P<0.05);不同年龄组中,除了 5~17岁青少年组未检测到HCoV-229E,其他年龄组间HCoV-229E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27,P=0.588).在38例HCoV-229E阳性病例中有23例(60.53%)为混合感染病例,和HCoV-229E单一感染病例相比,包括肺炎病例在内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在混合感染病例中比例增高.本研究共获得9条2019-2021年HCoV-229E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基因序列,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90条HCoV-229E S基因代表性序列共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全球HCoV-229E序列可划分为Genogroup 1~6共6个组,具有明显的时间聚集性.Genogroup 6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优势谱系,位于HCoV-229E系统发育树的末端.本研究所获得的9条HCoV-229E序列均隶属于Genogroup 6,但位于不同分支.S基因分子进化速率约为7.32 ×10-4替换/位点/年,S蛋白处于负向选择压力下(ω<1),但仍有个别正向选择位点存在,S蛋白多个位点上发生氨基酸突变和N-糖基化位点突变,其中部分突变发生在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的3个受体结合环中.本研究通过开展中国大陆部分地区ARI病例中HCoV-229E感染情况和病毒基因特征分析,阐述了我国HCoV-229E流行病学特征和病毒分子进化特点,为我国HCoV-229E感染的控制与预防提供基线数据.

    人冠状病毒229E流行特征系统发育分析分子进化

    中国中南部G8P[8]型A组轮状病毒全基因组遗传特征研究

    熊光萍田毅范佳欣唐晓苹...
    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G8基因型轮状病毒已在我国出现并迅速增加.本研究拟对采集于中国中南部5岁以下急性胃肠炎患儿的7例G8P[8]型RVA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分析.对轮状病毒特异性扩增结合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中国中南部14 株 G8P[8]型 RVA 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MEGA11.0、Geneious Prime、Geneious9.0.2和DNASTAR软件对RVA毒株进行全序列及遗传变异和进化分析.7株G8P[8]型RVA的基因分型为G8-P[8]-I2-R2-C2-M2-A2-N2-T2-E1-H2,显示为DS-1样基因型.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国中南部7株G8P[8]分为两大谱系G8-I(13株)和谱系G8-Ⅱ(1株),VP7的最大分支可信度(MCC)树表明,G8的平均进化率估计为1.4×103替换/位点/年.G8P[8]基因型RVA在我国包括两个谱系,从该病毒在中国的出现到该病毒在中国的流行传播将经过1~2年,持续的全国RVA监测至关重要.

    轮状病毒G8P[8]基因型分子特征平均进化率

    朊病毒感染的仓鼠脑组织中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机制的初步探索

    周冬花武月章王远梁冬林...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炎症主要由活化的胶质细胞介导,是大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为了探究朊病毒感染后的大脑神经炎症反应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形成是否相关,本研究以朊病毒感染的仓鼠脑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Western blot、免疫组织荧光方法检测了脑组织中NLRP3的生成和分布;同时借助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了 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情况.结果显示:朊病毒感染后,仓鼠脑组织中大脑皮层和海马区NLRP3的合成均明显增加,海马区的含量明显高于大脑皮层;NLRP3与星形胶质细胞存在明显共定位的现象,与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细胞几乎不存在共定位;感染后的仓鼠脑组织中炎症小体的另外两种组成成分半胱氨酸蛋白酶前体(Procaspase1,proCas1)和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granuloid proteins,ASC)也明显高于正常仓鼠.这些结果表明:朊病毒感染后,仓鼠脑组织中NLRP3及炎症小体合成明显增多,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主要发生在星形胶质细胞中.

    朊病毒NLRP3炎症小体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炎症脑组织

    雾化吸入给药BD-77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及LPS致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

    孙静赵荣华孙建辉郭姗姗...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BD-77雾化吸入给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为BD-77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建立RSV及LPS滴鼻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采用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病毒载量、肺组织炎症因子等指标评价BD-77的药理作用.BD-77雾化吸入给药75 mg·mL-1、37.5mg·mL-1两个剂量组可显著降低RSV感染小鼠肺指数、病毒载量和炎症因子释放.BD-77静脉注射150 mg/(kg·d)、75 mg/(kg·d)两个剂量组对LPS引起的小鼠肺炎具有保护作用.BD-77对RSV及LPS致小鼠肺炎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BD-77呼吸道合胞病毒雾化吸入肺炎脂多糖

    小檗碱通过铁死亡途径的对RSV感染小鼠病毒载量及肺部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高莹邢军苗红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通路介导的铁死亡途径,探讨小檗碱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诱导的肺炎小鼠模型体内病毒载量和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雄性BALB/c幼龄小鼠建立RSV诱导的肺炎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浓度小檗碱组(30mg/kg)、中浓度小檗碱组(45mg/kg)、高浓度小檗碱组(60mg/kg)和阳性药(利巴韦林)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RSV滴鼻的方法制备肺炎小鼠模型,造模后各组分别予相应的药物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4d后处死小鼠,摘取肺组织并称重计算肺指数;RT-PCR检测肺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和 RSV-F 的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肺组织 Nrf2 和 Gpx4 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实验数据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肺指数升高,肺部Nrf2、Gpx4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RSV-F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肺部Nrf2和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的含量升高,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明显充血,并伴有大量炎症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浓度小檗碱组肺指数均下降,肺部Nrf2、Gpx4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肺部Nrf2和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6、TNF-α的含量均升高,且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阳性药组相比,高浓度小檗碱组肺指数、肺部Nrf2和Gpx4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肺泡灌洗液中IL-6和TNF-α的含量都无显著差异.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小檗碱可以通过铁死亡途径发挥抗RSV病毒和减轻肺部炎症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涉及到上调Nrf2和Gpx4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下调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降低肺部RSV病毒载量.

    小檗碱铁死亡途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过p38MAPK途径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李玲梁霄杨茂蒲盛蓝...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CAEC)损伤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发生相关.CMV感染可引起细胞损伤及p38MAPK磷酸化,但对HCAEC的损伤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因此,为研究CMV通过p38MAPK途径对HCAEC的损伤作用,本研究培养HCAEC并分组,对照组用不含病毒及药物的培养基处理,CMV组感染HCMV AD169病毒株,SB203580组用30μmol/L p38MAPK 抑制剂 SB203580 处理,CMV+SB203580 组感染 HCMV AD169 病毒株并用 30µmol/L SB203580处理.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p-p38MAPK、裂解型 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MV组的细胞活力、SOD、T-AOC 含量降低,凋亡率、LDH、MDA、IL-1β、ICAM-1、TNF-α 含量、p-p38MAPK、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P<0.05),SB203580组的p-p38MAPK表达水平降低(P<0.05),其与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MV组比较,CMV+SB203580组的细胞活力、SOD、T-AOC含量增加,凋亡率、LDH、MDA、IL-1β、ICAM-1、TNF-α含量、p-p38MAPK、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 CMV感染引起HCAEC损伤及凋亡、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激活,这一作用与促进p38MAPK磷酸化有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巨细胞病毒内皮损伤p38MAPK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2型糖尿病共病联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黄泰于琦穆俊芳刘格良...
    6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转录组数据研究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的相互作用机制,寻找疾病的潜在功能模块,为其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收集了来自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的10个COVID-19和T2D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并按照4∶6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的富集分析和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模块化分析,找到了与COVID-19和T2D最紧密相关的关键基因和蛋白质特征模块.基于各组织的DEGs交集结果,本文发现43个共有DEGs,并确定了 5个关键基因(HSP90AA1、SRC、EGFR、MAPK3、CDK1),其中CDK1表现出最高的网络连接性.通过XGBoost等6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性能检验显示了关键基因对诊断COVID-19和T2D的潜在价值,并通过qPCR实验证实了关键基因在COVID-19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BMC中的表达差异.此外,本文基于模块划分算法得到了 PPI网络的6个潜在功能模块,这些模块主要与糖类、脂类代谢和细胞复制相关联.最后,本文建立了 miRNA-TF-mRNA调控网络,并筛选出TP53和NFIC作为调节共有基因转录的枢纽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总之,本文分析了 COVID-19和T2D之间共有的表达特征、生物学通路和调控因子,并探索了基因在转录和翻译中的复杂相互作用,为未来COVID-19和T2D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生物信息学新冠疫情二型糖尿病基因表达谱炎症

    广西桂林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人博卡病毒流行特征及基因特征分析

    朱人和王璐璐程迁宫悦...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例中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流行特征及病毒基因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对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收集的638名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鼻咽拭子样本进行了 15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对HBoV核酸阳性的样本进行VP1基因巢式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不同国家和地区HBoV1的VP1序列进行病毒基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638例ARI病例样本中,有50例(7.84%)为HBoV阳性,96%(48/50)HBoV阳性病例均为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以1~2岁患儿的占比最高(40%,20/50).HBoV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夏、秋、冬3个季节,但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例HBoV阳性病例中有29例(58.00%)为混合感染病例,HBoV的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均可引起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所获得的16条HBoV序列均属于HBoV1,Ⅰ a和1 c分支中各分布有1条,其余14条均属于Ⅰb分支.HBoV是2021-2022年桂林地区导致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住院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存在Ⅰ a、Ⅰ b、Ⅰ c三种型别共同流行的特点,其中Ⅰ b分支为2021-2022年广西桂林市HBoV的主要优势流行株.

    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博卡病毒基因特征

    徐州市本土新冠病毒流行趋势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魏丹杜阳光杜昱邢菲菲...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徐州市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型别流行趋势,从基因组水平分析其分子学特征及氨基酸突变差异,本文选取了徐州市2023年1-5月共117份本土COVID-19患者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测序标本中"≥80"年龄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男性患病比例总体高于女性,患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将测序结果上传Pangolin和Nextclade网站得到病毒型别及变异位点信息.测序分型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及其亚分支30株,BF.7及其亚分支58株,XBB及其亚分支29株.BF.7及其亚分支为1-3月徐州市主导流行株,XBB及其亚分支为4-5月徐州市主导流行株.17株不同型别的SARS-CoV-2共检测到125处氨基酸突变位点,S蛋白区氨基酸突变位点数量最多(52处).XBB及其亚分支与其它分支比较,存在着3处不同方向的氨基酸突变,13处独有氨基酸突变,7处氨基酸突变缺失.系统进化树显示:BA.5.2及其亚分支、BF.7.14及其亚分支、XBB及其亚分支分成了三簇,与Pangolin网站分型结果基本吻合.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SARS-CoV-2进行追踪溯源及分子特征分析,对徐州市疫情研判、防疫政策的制定和变异株的监测意义重大.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全基因组测序氨基酸突变系统进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