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以63个典型红托竹荪菌株为试材,采用40%、50%、60%和70%不同含水量基质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含水量处理对各菌株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形态特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具有抗旱特点的菌株.结果表明:基质含水量40%和50%为干旱条件,菌丝体萌发率低,且生长缓慢、稀疏细弱;基质含水量60%较适宜菌丝生长,菌丝体萌发率高且萌发时间短,长势旺盛;基质含水量70%为稍涝条件,菌丝体虽萌发早,但生长不均匀,杂菌感染率上升.对筛选得出的2株耐旱品种ZS57和ZS59进行生理生化检测,菌株ZS57在干旱胁迫时更多更迅速的积累可溶性糖(SS),其次是可溶性蛋白质(SP)及脯氨酸(Pro)来应对干旱导致的膜损伤和渗透压失衡;菌株ZS59则更迅速的积累SP应对干旱.在抗氧化系统方面,2个菌株均是主要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次是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 S H)活性,以减少活性氧对细胞的损伤.